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复习材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78860487
  • 上传时间:2019-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1. 十三经注疏:p4172.反切、如字p47p427反切: 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 (或‘翻’)”、“某某切”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反切的原理 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 调相同例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可分析为:誇(kuā)==苦 (k-)+瓜(-uā)但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演变,许多反切材料用今天的读音很 难拼出其读音来 反切法是汉魏之际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标音方法,它用两字给一字注音,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调 《广韵》:“毛,莫袍切取“莫”的声母和“袍”的韵母、声调相拼,就是“毛”的读音 如字:这个术语常用来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它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释的字要按它本来的读音来读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一).古书术语1.曰、为、谓之 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 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 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都可译作“叫”、“叫做”等;“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命吏诛之。

      《吕氏春秋·至忠》高诱注:“下陵其上谓之暴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 《尔雅》:“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论语·先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论语·学而》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3.“谓”与“谓之”的差别:使用的位置不同 解词的内容不同谓”这个术语,往往是在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 4.读若、读如“读若”、“读如”法 “读若(读如)”是汉代人常用的注音方法,它比前一种方法有进步,以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比拟所注字,读者有比对,能知其仿佛例如:《吕氏春秋·至忠》:“非怒王,则疾不可治”高诱注:“怒读如强弩之弩 表示注音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段玉裁:“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 《吕氏春秋·制乐》:“饬其辞令高诱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说文》“宄读若轨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5.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礼记·檀弓》:“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指出:“‘夫’字衍也,‘二人’两字合为‘夫’6.浑言、析言 “浑言”是笼统地说,即只就两词的共同点而言,又称“统言”“通言”析言”是分析地说,即只就两词各自的特点而言这组术语常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同义词的“同”和“异《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3.宾语前置p256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 疑問代詞作賓語;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賓語用代詞復指;强调介词的宾语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三类:①指人的:谁、孰;②指物的:奚、曷、胡、何;③表示处所的:安、焉、恶 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

      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孟子问陈相)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君子离开了仁,从哪儿成就名声呢?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没有例外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击他们呢?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么样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

      這種句式需要同時具有兩個條件: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賓語必須是代詞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三)賓語用代詞復指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 “焉”、“斯”等词作标志的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比较:“是”是判断词吗?即“四方是维护” “是”是前置宾语吗?即“四方维是”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比较:“是”是判断词吗?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 “是”是前置的宾语吗?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由疑問代詞“何”作定語的定中結構短語,那麽復指的指示代詞一般用“之”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孔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语句中常见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是之谓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通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此之谓不朽:这就叫做不朽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惟余马首是瞻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这种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都是这种格式 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5.词类活用使動用法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

      使動用法是古漢語的重要語法現象之一,它實際上是用動賓式的結構去表達兼語句式的內容使動用法的內容主要包括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等甲、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带宾语,古汉语中不及物動詞后面带宾语的多用作使动例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又例如:·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既食而後食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季氏》予,天下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孟子·萬章下》乙、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用作使動的及物動詞相對較少根据语境判断)例如:﹡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二年》﹡止于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見:使拜見) 《論語·微子》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戰國策·齊策四》(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

      同上)﹡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三)名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使賓語成爲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将孙膑”是说使孙膑为将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吾見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诸稽郢行成于吴》)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西南其户”是说使门户向着西或南﹡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东其亩”是说使田垄都东西走向﹡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庄辛谓楚襄王》)是说使州侯居左,使夏侯居右四)數詞的使動用法數詞的使動用法是指,數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後其意義是使令性的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其自身所代表的數目或特點例如: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二三之:使德行反復無常《左傳·成公八年》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 《左傳·成公十三年》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衛風·氓》意動用法 表示“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Unit2 Health and Fitness语法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ppt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因式分解(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正方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实数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压轴专练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综合测试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原卷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