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酶工程.ppt
64页酶 工 程 编:陈 守 文 酶工程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 《 酶工程 》 (第二版) 陈守文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15 课 程 简 介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 《 酶工程 》 (第三版),郭勇,科学出版社, 2009 《 现代酶学 》 (第二版),袁勤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 酶学原理与酶工程 》 ,周晓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 酶工程 》 (第二版) ,罗贵民,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课 程 简 介 课程主要内容 酶工程(第一章) 酶的生产 酶的发酵 (第二章) 酶的分离工程(第三章) 酶的改性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第四章) 化学酶工程 (第五章) 生物酶工程 (第六章) 非水相酶催化(第七章) 酶的应用 酶反应器和酶传感器(第八章) 酶及酶制剂的应用 (第九章) 课 程 简 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酶学的内容为基础,酶的工程应用为主,融入各章节内容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系统地掌握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 理解和掌握酶工程的主要理论、概念,掌握酶工程的研究方法,熟悉工程应用 了解相关的新进展 考核方式 期末笔试(闭卷) 70分, 实验: 20分,平时成绩: 10分 课 程 简 介 酶 工 程 一 章 酶 工 程 第一节:酶工程概述 第二节:酶的催化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酶的活力测定 第四节:酶反应动力学 第一章 酶工程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及酶工程的研究意义 酶 白质 , 能够在生命体内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催化化学反应,维持生命特征。
第一 章 酶 工 程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 酶的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 在 食品、轻工、医药、化工、能源、环保、科研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强 反应条件温和 第一 章 酶 工 程 : 基因拼接技术和 : 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 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 酶工程 —— 利用酶或细胞的催化作用,在特定的生物反应器,将原料转化成所需的产品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第一 章 酶 工 程 酶及酶工程的研究意义 酶的研究简史 最早 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 —— 酿酒技术 公元前 10世纪 —— 豆酱的制作 2700年前的周代 —— 利用麦芽制麦芽糖 2500年前 —— 利用酒曲治疗消化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 —— 漆酶制作油漆 中国古代 第一章 酶 工 程 最早 6000年前 —— 古巴比伦人利用麦芽酿酒 古埃及时代 —— 酵母发酵面包 磨粉、去糠、打碎 麦芽萌发、浸润 成酒发酵、装瓶 酶的研究简史 第一章 酶 工 程 古巴比伦人 巴斯德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李比希 有机化学创始人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发酵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裂解释放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章 酶 工 程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论战 1833 帕耶恩和珀索兹从大麦芽中分离出淀粉酶 酒精处理麦芽水抽提液,得到白色无定形粉 末,命名为 变构模型”,定量解释某些酶活性可以通过与效应物结合进行调节,揭示了酶的调控作用 1961 莫诺提出“变构模型” 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研究简史 近代 —— 酶作用学说的提出 1894年, — 锁钥学说 酶分子和底物在结构上需有严格的互补关系 底物须契合到酶活性中心,如钥匙插入锁中 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研究简史 1913 米彻利斯和曼吞建立米氏方程。
从刀豆种子里分离出一种纯结晶体 ,然后把结晶体放进人尿中 ,这时人尿素便很快就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氨 它的作用和脲酶一样 证明这种结晶体就是脲酶 萨姆纳证明脲酶确实是一种蛋白质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研究简史 1926 萨姆纳得到尿酶结晶,证实酶的蛋白质本质 近代 —— 酶的本质和结构研究 1926年, J. 刀豆中提取脲酶( 首次获得酶的结晶体 1937年又获得过氧化氢酶结晶 证实了酶是蛋白质 获得 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H 2 N N H 2 OU r e a s H 3 C O 2+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研究简史 现代酶学 —— 快速发展时期 核酸类酶( 发现 1982年, 26S 化得成熟的 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研究简史 酶工程发展概况 酶工程开始于人类有意识地去生产酶和酶制剂,并进行工业应用 1894年, 峰让吉) 利用米霉菌固体培养法生产 第一个商品酶制剂 ), 并用作消化剂,开创了酶生产和应用的先例, 其方法至今仍被采用 1908年,胰酶 皮革的软化 1908年,细菌淀粉酶 纺织品褪浆 1911年,木瓜蛋白酶 啤酒的澄清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工程发展概况 酶生产方法的突破加速了酶工程的发展 从天然生物提取 生物发酵生产 —— 质的飞跃 1949年,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细菌 1960年,操纵子学说 酶生物合成的调控 揭示酶合成机制 1980s,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扩展了酶的来源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工程发展概况 酶的改性和固定化技术是酶工程发展的里程碑 最早的固定化酶 —— 1916年,发现吸附在骨碳上的蔗糖酶仍显示催化活力 物理法 1953年,用重氮化聚氨基苯乙烯树脂共价结合水解酶 化学法 1969年,固定化酶的工业应用 —— 氨基酰化酶拆分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在美国召开 1973年,以 E. 载体固定天冬氨酸酶生产 1978年,固定化细胞生产 1980发了固定化原生质体技术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催化特点及影响因 素 酶的催化特 点 1. 极高的催化效率 酶的催化速率是没有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 1012~ 1020倍,比一般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速率高 107~ 1013倍 。
例如: 分解反应 催化,效率为 6× 10-4 s) 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为 6× 106 s) 过氧化氢酶将 解反应的活化能从 kJ·kJ·一章 酶 工 程 C a t a l y s t 1 22 2 2 2H O H O + O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催化作用效率高 酶与非酶催化时所需的活化能示意图 图中酶催化反应和非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差异显著 非酶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 活化能 反应过程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催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酶的催化特点 2. 高度的专一性 绝对专一性:只作用于一种底物; 相对专一性: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类化学键; 立体异构专一性: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催化作用专一性的相关学说 “ 三点结合 ” 的催化理论 酶与底物的结合处至少有三个点,而且只有一种情况是完全结合的形式只有这种情况下,不对称催化作用才能实现 E n z y m e E n z y m 酶 工 程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催化作用专一性的相关学说 锁-钥学说 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 刚性 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 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 “ 钥匙 ” 对一把 “ 锁 ” 一样 E n z y m eE n z y m eS u b s t r a t e d o n o t m a t c ht h e b i n d i n g s i t eS u b s t r a t e c a n m a t c ht h e b i n d i n g s i t 酶 工 程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催化作用专一性的相关学说 诱导契合学说 该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由于底物的诱导才形成了互补形状 E n z y m e E n z y m e+ +S u b s t r a t e P r o d u c t - 1P r o d u c t - 2T r a n s i t i o n s t a t ec o n f o r m a t i o 酶 工 程 3. 活性的可调节性 4. 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促反应受一系列外界理化性质的影响,如: ①底物浓度及酶与底物的相对浓度; ②温度; ③ ④激活剂; ⑤抑制剂; ⑥强酸 /强碱; ⑦重金属盐; ⑧紫外线 酶活性调控 酶含量调控 酶的催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催化特点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1. 底物浓度的影响 υ S m 1/2形双曲线:一级反应;混合反应;零级反应。
底物抑制:有些酶在高底物浓度下,速度没有维持较高水平,反而下降的现象 第一章 酶 工 程 酶的催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 酶浓度的影响 υ=κ· [ E ] 底物浓度够高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2. 产物浓度的影响 反馈调节作用:许多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 是酶的变构剂,使酶变构从而影响其反应速度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第一章 酶 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