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西湖“苏堤白堤”的来历.docx
2页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白堤白堤”“苏堤苏堤”的来历的来历人到西湖说二堤人到西湖说二堤丁启阵、 凡到过杭州西湖者,大约极少有人是不曾徒步走过“白堤” “苏堤”这两条著名长堤 的;凡徒步走过这两条长堤者,大约极少有人不知道它们的得名之由是:分别由唐宋两朝 著名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地方长官时主持修筑的 其实,细究两堤来历,上述知识并不准确 位于西湖北边,东起“断桥残雪” ,经“锦带桥” ,西至“平湖秋月” ,这一条连接杭 州市区跟西湖风景区的著名堤岸,通常被称为“白堤” 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唐朝著名诗 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修筑了这一条堤岸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期间,的确曾经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但不是这一条它位于旧钱塘 门外的石涵桥附近,曾经被称为“白公堤” 但是,那一条堤岸由于城市地理的变迁,今天 已经无迹可寻了现在这一条“白堤” ,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 “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 ;到了宋代,又有“孤山路” 、 “十锦 塘”等名称 “白沙堤”虽然也修筑于唐代,当初是为了储蓄湖水用于农业灌溉,但是时间 显然早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
从白居易一首诗《钱唐湖春游》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 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他在杭州西湖的活动,主要范围似乎是孤山以西,今 天曲院风荷一带白沙堤并非如今天这般游人如织,而是相对比较荒凉的地方不然,白 居易也无法在那里骑马驰骋总之, “白堤”的修筑,跟白居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相比之下,位于西湖西侧、南北贯穿西湖的苏堤,为苏轼所建筑,则于史有证 《元 史》记载,元祐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 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 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 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 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 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 (《轼在颍州》 )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 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 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 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 林。
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 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 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 手 可见,西湖的两条名堤,得名之由,一条完全是张冠李戴,一条则是以偏概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白居易、苏轼都是不错的 地方官,都曾经有过造福一方的德政,令当地百姓念念不忘;二、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 的诗人(文人) ,当地人说着自豪,外地人听着神往,且都很容易记住,容易成为公众话题; 三、他们都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表现西湖美景的诗词,游西湖、吟诵其诗词,很愿 意他们以地方长官的身份有功于创造西湖美景 换一个角度说:人们把两条堤岸当作两位曾造福一方的封建地方官的纪念碑或曰: 人们请两位著名诗人代言这一处举世无双的山水美景位于杭州西湖北侧的纪念岳飞的岳 王庙里,有一幅著名的对联,道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于整个杭州西 湖而言,也可以仿作一幅对联,可以是“西湖有幸来白苏,宋都无辜容秦贾” 白指白居易, 苏指苏轼;秦是秦桧,贾是贾似道201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