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docx
6页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张海云【摘 要】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方面的应用价值,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多所高校2013年(健康教育实施前)、2014年(健康教育实施后)中分别选择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大学生传染病发生率情况以及大学生传染病知识得分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后对比实施前,大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大学生传染病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有統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预防并降低学校传染病发生率、提高学生传染性疾病认知,为学校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关键词】 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传染病;相关知识评分;健康成长传染病是病原体引起的,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均可互相传染[1]基于传染病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传染病都有恐惧意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倡导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传染病发生、流行对于社会以及家庭而言均有严重影响和危害,所以强化传染病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而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2]相关资料指出,健康教育的实施降低了艾滋病、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发病率,保证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3]。
另外,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了人们对于传染病的正确认知基于此,本文作者就多所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对传染病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013年200名学生未实施健康教育,2014年200名学生实施健康教育2013年、2014年学生人数相同,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1.2 健康教育方法1.2.1 健康教育内容 1)管理传染源:对比于一般疾病,传染病需要利用已知方法进行尽早的诊断、隔离以及治疗,对发热以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处理若确诊为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要求按照制度及时上报:甲类情况下城镇<2h上报,农村<6h上报;乙类情况下城镇<6h上报,农村<12h上报;丙类情况下上报时间1.2.2 健康教育方式 1)口头教育:此教育方式普遍且快捷,形式上包括授课、演讲以及门诊咨询等,预防上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特点以及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特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选择口头教育形式,实现健康教育最大化价值,提高学生传染病正确、客观认知,实现传染病最佳预防效果2)书面文字教育:对比口头教育的方式,书面文字教育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包括图片、板报、传单等多种形式,便于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能够随时浏览传染病知识,更好地理解相关传染病信息、预防措施,更好的规范日常生活,提高教育效果。
3)先进技术教育: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声电光学越来越先进学校传染病预防方面,可以以先进设施进行健康教育,以技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有多样化特点,包括播放视频、传染病知识展览等,达到强化学生传染病认知的效果,并在学生全面掌握传染病知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实现传染病预防效果4)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融合:学校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可以综合学校条件、学生成长特点以及时间、地域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口头、书面文字教育以及先进技术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融合,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提高传染病预防效果[6-7]1.3 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多所高校大学生2013年、2014年期间传染病发生率情况以及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传染病疾病认知程度越高,预防效果越好,呈正比关系)情况[8]1.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2013年、2014年学生传染病观察指标的计算,传染病发生率等计数观察指标以(%)的形式表示,进行卡方检验;传染病相关知识认知评分等计量观察指标以(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P<0.05的情况下,证明相同观察指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标准2 结果2.1 传染病发生率情况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的2013年、2014年期间学生相关传染病发生率情况见表1。
经统计学计算,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学生相关传染病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2 传染病相关知识评分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的2013年、2014年期间学生相关传染病知识评分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评分明显提高,P<0.053 讨论传染病类型多样,基于疾病特殊性,患者对传染病的恐惧意识以及偏见认知明显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向普及传染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规范日常卫生、生活以高校为例,水痘与肺结核等传染病有明显多发趋势,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明显心理伤害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传染病知识,叮嘱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学生能够在发现自身异常情况下及时向教师汇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保证学生自身有效治疗的同时,避免了对其他学生的传染综上所述,学校传染病预防中落实健康教育,在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基础上降低了传染病发生率,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刘云.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24.[2] 王桂英.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26):56.[3] 秦艳春.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1):184-185.[4] 陈道俊,王效国,荣青秀,等.安徽省部分城市在校学生生物安全及传染病知信行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05):464-466,489.[5] 王德富.探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7):1375-1376.[6] 陆源.探讨如何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与蔓延的重要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322,328.[7] 汪彦,李宁秀,何毅,等.成都市中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1):2905-2907.[8] 王海龙.山东济宁一中学生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07):17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