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法及检验评定标准送审.doc

37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7745621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51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000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法及检验评定标准(送审稿)2000- - 发布 2000-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TB/T××××—2000目 次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高速梁静载试验检验项目及质量指标 ………………………………………4 试验梁条件及龄期 ………………………………………………………………5 试验设备及仪器 …………………………………………………………………6 加载点间距及数量 ………………………………………………………………7 加载方法及其控制方式 …………………………………………………………8 千斤顶配套标定及线性回归计算 ………………………………………………9 梁体变形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要求 ………………………………………………10 裂缝分类及标记方法 ……………………………………………………………11 支座及安装要求 …………………………………………………………………12 检验类别及试验梁抽样办法 ……………………………………………………13 试验梁安装就位及试验前准备 …………………………………………………14 静载试验计算单 …………………………………………………………………15 加载程序及操作方法 ………………………………………………………16 受力裂缝的验证及判定 …………………………………………………………17 试验结果分析及试验结论评定标准 ……………………………………………18 试验记录及试验报告 ……………………………………………………………19 不合格的加倍试验 ………………………………………………………………20 加倍试验不合格梁的处理 ………………………………………………………21 安全及防护措施 ………………………………………………………………附录A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附录B 静载弯曲抗裂试验表格附录C 等效荷载加载图示修正系数附录D 未完成的应力损失计算用表TB/T××××—2000前 言高速(含准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是混凝土结构性能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检验桥梁使用性能这一关键项点、综合指标的重要技术手段,而静载试验方法是试验所必须遵从的技术标准;检验评定标准是正确判定桥梁合格与否的唯一技术依据。

      运输安全要求铁路桥梁必须百分之百地达到百年寿命,又因其不易更换特性,因而决定了桥梁静载试验方法及检验评定标准的极其重要性本标准是为了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及准高速铁路单箱单室箱梁及多片式T梁制造、验收及使用性能检验的需要,参照TB2092-89《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而编制的它规定了有关于静载试验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试验条件、试验设备、加载方式、裂缝判定、变形测量、评定标准、加倍试验等21项内容本标准由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本标准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部专业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孙金更、王振华、殷宁骏、陈良江、杨梦蛟、孙法林本标准由铁道部科教司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000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法及检验评定标准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铁路(时速>200km)和准高速铁路(时速=200k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以下简称高速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1.2 本标准适用于按标准轨距、中国客运铁路荷载(即ZK标准活载)设计、制造的高速铁路(含准高速铁路,下同)先张法及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箱形截面简支梁、两个并置的单线箱形截面简支梁及多片式T形截面简支梁,其它非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可参照使用。

      1.3 本试验方法的加载点均设在梁腹板中心线上,未考虑梁顶面板的制造质量检验1.4 对于多片式T梁,采取分片单独进行静载试验,未考虑施加横向预应力后的整体刚度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B2092-89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TB10415-98 《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J106-91 《铁路部分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TBJ2-96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GB50152-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J321-90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时速200公里(秦沈客运专线)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 铁道部铁建管[1998]279号文《京沪高速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 铁道部建技[1999]1号文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现场预制施工工艺》 铁道部基施[1989]90号文3 高速梁静载试验检验项目及质量指标3.1 静载抗裂性 静载弯曲抗裂系数 Kf≥1.25。

      3.2 变形 竖向挠度 在静活载作用下的梁体竖向挠度限值:跨 度跨 式Kf=1.25(V=200km/h~300km/h)L≤24m单 跨L/1248多 跨L/172824m

      注:现场制梁出场检验应对不同跨度梁30榀抽验1榀,不足30榀按30榀计4.2 试验梁龄期 高速梁静载试验的龄期,应在混凝土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行试验梁终张拉至试验日期的最短时限,以使试验最大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钢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极限,其值不得早于设计要求4.2.2 为满足某种特殊需要,试验龄期若小于30天,须经设计部门检算合格后,方准予进行试验4.3 试验梁温度试验梁的温度不得低于0℃4.4 试验梁缺陷 试验梁受力截面尺寸严重超差 试验梁梁体下翼缘跨中及其邻近部位,不得有明显浇筑 缺陷5 试验设备及仪器 5.1试验时应具有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试验台、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位移计等试验装备、加载设备和计量器具静载试验台与千斤顶的工作能力应控制在1.5~2.5倍的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须经法定计量管理部门或有权量值传递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之内使用5.2 静载试验台 试验台应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承方式、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试验台不应分担试验梁所承受的试验荷载,且不应阻碍梁体变形自由发展。

      静载试验台的设计及制造应具有与试验最大控制荷载相适应的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且能够满足不同梁形、不同标准梁跨、不同梁高、不同桥面宽度的各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弯曲抗裂试验5.2.4静载试验台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0,其加载变形量应满足加载千斤顶最大行程的要求静载试验台宜采用YZJ2099图设计的《预应力拼装桁梁自平衡式静载试验台》5.3 加载千斤顶宜选用精密压力试验千斤顶(建议采用顶力200t,行程300mm,双作用自锁式精密压力试验千斤顶)千斤顶的摩阻系数不得大于1.05在Kf=0.80以下各级荷载,其每级标定摩阻系数可略高于1.05,但不得大于1.065.4 精密压力表a) 精度等级:0.4级标准压力表;b) 最大量程:使试验控制最大荷载显示在测量范围的75%~80%;c) 最小刻度值:0.2Mpa;d) 最小表盘直径:Ф200mm5.5 变形测量仪 竖向挠度测量仪 竖向位移计采用位移计或百分表测量,其测量精度小于1mm;位移传感器的准确度应小于1.0级,指示仪表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所测总挠度的1.0%,示值误差应为1.0%F.S,百分表精度等级为1级注:F.S表示量测仪表的满量程。

      采用传感器或百分表测量竖向挠度时,其标距误差为±1.0%,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被测挠度总值的1.0%其测误差应不大于1mm 水平仪和经纬仪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3级精度和2级精度 水平仪采用普通水平仪或自动安平水平仪,其测量精度应不大于1mm;5.5.2 扭转角测量仪 采用经纬仪测量扭转角时,经纬仪精度等级不应低于2级,转角测量误差应小于1′ 倾角仪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5″,电子倾角仪的示值误差应为±1.0%F.S 当采用倾角仪测量扭转角时,其测量误差应小于1′5.6 放大镜 观测初始裂缝或受力裂缝,采用直径不小于Ф50mm、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的普通放大镜5.6.2 量测裂缝宽度必须使用刻度放大镜,其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0.05mm,放大倍数应不低于10倍5.7 钢卷尺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其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mm须经法定计量管理部门进行悬空及平铺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8 弹簧式拉力测力计 配合钢卷尽测量跨度用弹簧式拉力测力仪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2.0%F.S,示值误差应为±1.5%6 加载点间距及数量6.1 静载试验加载方案采用异位试验加载图式(即:加载点间距及数量)的设置原则6.1.1 荷载效应等效的原则,用等效集中力加载模拟均布线载;6.1.2 内力图相似内力值相等的原则;6.1.3 跨中截面首先达到弯曲抗裂极限的原则。

      6.2 加载点间距及位置6.2.1 纵向间距:一般为4.0m;6.2.2 纵向位置:在跨中设1个集中荷载,其余向跨中左右对称分布;6.2.3 横向位置:各种梁形均加在梁腹板中心线上6.2.4 横向间距:单、双线箱梁横向加载点间距尺寸具体由图纸确定6.3加载点数量6.3.1 箱梁加载点数量6.3.1.1 跨度32m、24m整孔箱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