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6.4《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docx
3页《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课 题《在钟表店里》课 时1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歌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体会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店里热闹的场景2、能辨别歌曲中不同的音色,如钟表发出的各种声音与歌唱的声音,增强对音乐音色的感知能力艺术表现】1、学生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在钟表店里》,并能跟随音乐律动,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运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简单的伴奏节奏,并自信地进行演奏,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情境,用绘画、表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钟表店里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1、了解歌曲《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的作品,初步感受德国音乐文化的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音乐如何通过声音来表现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学重点1、 准确演唱歌曲《在钟表店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2、 引导学生为歌曲设计简单的伴奏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乐段的理解和初步判断2、 如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使其与歌曲旋律和谐搭配教法学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各种打击乐器(如木鱼、三角铁、铃鼓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钟表走动的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引出 “钟表” 的话题2、展示各种钟表的图片(如图片中的布谷鸟钟、挂钟、座钟等),提问学生钟表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3、教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钟表,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你们想去吗?” 从而引出歌曲《在钟表店里》二、聆听歌曲1、初次聆听u 教师播放歌曲《在钟表店里》,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绪听完后,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如 “快乐”“开心”“热闹” 等2、再次聆听u 教师边播放歌曲边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展示的钟表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与钟表的联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不同的钟表声音,如布谷鸟钟的叫声、钟声等聆听结束后,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了哪些钟表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三、 识读乐谱1、出示乐谱,教师带领学生模唱:教师采用模唱法,先唱一句乐谱,学生模仿一句,依次进行,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模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旋律走向2、跟琴演唱:学生跟着钢琴伴奏,轻声演唱乐谱,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四、 学习歌曲1、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认真聆听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要求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五、 乐段探究1、概念回顾: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乐段?” 引导学生说出乐段是由若干乐句组成的段落然后,教师通过简单的图示或举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乐段的概念2、聆听划分: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在钟表店里》,让学生仔细聆听,尝试说一说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在学生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哼唱或弹奏歌曲的不同部分,帮助学生感受乐段的变化,如旋律的重复、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转换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乐段的划分方法六、 节奏设计与伴奏设计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的打击乐器(如木鱼、三角铁、铃鼓等),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为歌曲设计简单的伴奏节奏2、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伴奏,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然后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伴奏节奏,让全体学生一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用钢琴伴奏,共同演唱歌曲。
七、 课堂小结1、 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识读乐谱、演唱歌曲、了解乐段、设计伴奏等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在钟表店里》这首好听的歌曲,还学会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继续喜欢音乐,发现更多音乐中的乐趣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识读乐谱、演唱歌曲、节奏练习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乐段的理解和判断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此外,在小组合作设计伴奏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个别小组的伴奏设计还不够合理,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