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类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培训.ppt
41页机电类特种设备培训,目录,一、机电类特种设备主要类别 二、起重机械的结构与原理 三、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四、机电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五、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要点,一、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主要类别,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统称为机电类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公司内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主要有:起重机械、电梯、叉车一、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主要类别,1、起重机械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一、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主要类别,2、电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一、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主要类别,3、场(厂)内机动车辆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 、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一、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主要类别,4、大型游乐设施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涉及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5、客运索道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起重机是一种循环的、间歇动作的、短程搬运物料的机械,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包括上料、运送、卸料及回到原位的过程取物装置(吊钩、抓斗等)从取物地点由起升机构将物料提起,由运行机构把物料移位,然后物料在指定地点下放,取物装置再回到原位准备下次吊运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行车,龙门吊,门机,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2、起重机械的组成:(1) 工作机构;(2) 金属结构;(3) 动力装置;(4) 控制系统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工作机构实现起重机不同的运动要求,把一个重物从某一位置搬运到空间任一位置工作机构分为:①起升机构(原动机、卷筒、钢丝绳、滑轮组和吊钩等组成);②运行机构(桥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是专门设计的在轨道上运行的行走台车)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①起升机构:用以提升或下降货物的机构成为起 升机构起升机构一般由驱动装置、钢丝 绳卷绕系统、取物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等 组成,驱动装置包括原动机、联轴器、制 动器、减速器、卷筒等部件;钢丝绳卷绕 系统包括钢丝绳、卷筒和滑轮组;取物装 置由吊钩、吊环、抓斗、电磁吸盘等多种 形式;安全保护装置由超负荷限制器、起 升高度限位器等。
②运行机构:运行机构主要用于水平运移物品桥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是专门设计在轨道上运行的行走台车运行机构,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2) 金属结构桥式类型起重机主要是指桥架、支腿,承受起重机的自重以及作业时的各种外载荷桥架,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3) 动力装置:桥式起重机的动力装置是外界动力电源的电动机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4) 控制系统: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操作装置和安全装置; 如何运动:启动、调速、换向、制动、停止等制动装置,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5) 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起重量; 起升高度; 跨度(桥式起重机); 机构工作速度; 生产率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5)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①起重量起重机正常工作时一次起升的最大质量成为额定起重量,吊钩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不包括吊钩和动滑轮组的自重,抓斗和电磁铁等可从起重机上取下的取物装置的质量计入额定起重量内,桥式类型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定值,二、起重机械结构与原理,②起升高度指从地面或轨道顶面至取物装置最高气盛位置的铅垂距离 ③跨度(L)桥式类型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④轨距(l)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⑤机构工作速度 ⑥生产率,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 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组织实施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全面检查; 组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检查和纠正起重机械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起重机械并且及时报告单位有关负责人; 组织制定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按照预案要求及时报告和进行救援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2、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参加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严禁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2、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职责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当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并且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参加应急救援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
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即是根据使用情况、规范要求以及周围环境按照不同周期和不同内容要求对起重机械四大组成部分(工作机构、金属结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进行的本体和运行性能的检查维护保养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与保养,全面检查,每月由使用部门的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实施,每年由起重机械 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维护保养,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3、起重机械日常维护保养在用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规程,重点是对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操纵机构、电气(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等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易损件和失效的零部件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有: 整机工作性能; 安全保护、防护装置; 电气(液压、气动)等控制系统的有关部件;,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液压等系统的润滑、冷却系统; 制动装置; 吊钩及其闭锁装置、吊钩螺母及其放松装置; 联轴器; 钢丝绳磨损和绳端的固定; 链条和吊辅具的损伤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4、全面检查全面检查是在日常维护保养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起重机械部件细部情况、安全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等内容: 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以及其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 主要零部件的变形、裂纹、磨损; 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 电气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二)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维保单位对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 (三)厂内机动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场内机动车辆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护、调整和修理(《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四、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在用起重机械定检周期一般为每2年1次,其中吊运熔融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定期检验一般包括: 1、运行情况、维护保养记录审查; 2、作业环境和外观检查; 3、司机室检查(煤仓的两台起重机); 4、金属结构检验; 5、轨道检验; 6、主要零部件检验; 7、电气和控制系统检验; 8、安全保护、防护装置检验;,记录检查,本体检查,,四、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9、性能试验,包括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等性能试验中的额定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动载荷试验项目,安装首检和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额定载荷试验项目,以后每间隔一个检验周期进行一次,性能试验,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一)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要点 1、起重机主梁、端梁、小车架、吊具横梁等主要受力结构件产生裂纹时,起重机应当停止使用,只有对裂纹的影响和采取阻止裂纹扩展的措施进行安全评价确认可以使用,或者更换有裂纹的结构件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应当予以报废; 2、起重机主梁、端梁、小车架等主要受力结构件因产生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安全运行时,如果不能修复,应当予以报废;,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一)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要点 3、吊钩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予以报废: 裂纹; 危险断面磨损达到原尺寸的10%;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扭转变形超过10°; 危险断面或者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时。
吊钩的缺陷不得焊补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一)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要点 4、卷筒出现裂纹或者筒壁磨损达到原壁厚的20%时,应当予以报废; 5、车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予以报废: 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 轮缘厚度磨损达到原厚度的50%; 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到原厚度的20%; 踏面厚度磨损达到原厚度的15%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一)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要点 6、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当报废: 在一个捻距(螺线型钢丝绳外部钢丝和外部绳股围绕绳芯旋转一整圈,沿钢丝绳轴向测得的距离)发现两处或多处的谷部断丝时,钢丝绳应考虑报废; 如断丝紧靠在一起形成局部聚集,则钢丝绳应报废; 有严重的内部腐蚀时,钢丝绳应立即报废;,,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若由于内部的磨损和钢丝压痕、钢丝绳中各绳股和钢丝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内部磨损、纤维绳芯的损坏、钢芯的断裂、组旋转钢丝绳中的层股的断裂因素引起阻旋转钢丝绳实测直径比钢丝绳公称直径减小3%,或其他类型的钢丝绳减小10%,即使没有可见断丝,钢丝绳也应报废;,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有绳芯或绳股挤出(隆起)或扭曲的钢丝绳应立即报废;,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由于外部的磨损使钢丝绳实际直径比其公称直径减少7%或更多时,即使无可见断丝,钢丝绳应报废。
五、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二) 电梯安全使用要点 1、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2、载人载物禁止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2、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3、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