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安徽中考物理考点总结.docx
6页2023安徽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安徽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 (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 (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 (3)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 (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5)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 (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 (7)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 (8)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 (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固体很难被拉伸 (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 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 8、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 10、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第2节内能 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如:如同一铁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的内能比一小杯水的内能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如零度的水放热后凝固成零度的冰,内能减小) 注意: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1、热传递 (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炉子烧水;铁块在火中加热到发红、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用热水袋取暖;冬天,对手呵气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4)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5)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2、做功 (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古时钻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变暖和;溜滑梯_好烫;_和飞轮摩擦出火花;陨石进入地球,与大气层摩擦升温燃烧变流星;锯条锯木变热;用铁锤反复敲打铁块,铁块会升温;用锤子敲打_,_变热;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气筒壁发热;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大;气体膨胀,气体内能减小;开啤酒瓶时,里面的气体把瓶塞顶出,瓶口温度降低;烧开水时,锅内水蒸气顶起锅盖 (2)做功的实质:内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3)关于气体做功的两个代表实验; A、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蘸了_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现象:棉花会着火原因: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_的燃点棉花燃烧 B、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现象: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原因: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瓶内空气内能减小瓶内温度降低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运动和力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 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 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 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 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 8、知道惯性现象 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 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 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 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牢记: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只要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合力肯定为0 10、会进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及求合力 中考物理考点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路的组成: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 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 五、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1进户线:火线、零线○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其保护作用) 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安徽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