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高三数学综合测试题(四)理 新课标.doc
11页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数学(理)综合验收试题(4)【新课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如果事件A,B独立,那么P(AB)=P(A)P(B)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B. C. D.2.下面是关于复数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 的共轭复数为 的虚部为 A. B. C. D.3.如图所示,图中曲线方程为,借助定积 分表达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 ( ) A. B. C. D.4.若,,则 ( ) A. B. C. D.5.已知设递增数列满足a1=6,且=+8(),则= ( ) A.29 B.25 C.630 D.9 6.已知点是的重心,若,,则的最小值是 ( )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的程序框图,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 ) A. B. C. D.8.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先赢三局着获胜,决出胜负为止, 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各人输赢局次的不同视为不同 情形)共有( ) A.10种 B.15种 C.20种 D.30种9.命题“存在R,0”的否定是 ( ) A.不存在,>0 B.存在, 0 C.对任意的, 0 D.对任意的,>010.设,若直线与圆相切,则m+n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11.函数的图像可以是 ( )12.已知两条直线 :y=m 和: y=(m>0),与函数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点A,B ,与函数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C,D .记线段AC和BD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a、b,当m 变化时,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 ;14.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__________.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16.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读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2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 (Ⅰ)4位回文数有 个; (Ⅱ)位回文数有 个.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sinB=cos C.(Ⅰ)求tanC的值;(Ⅱ)若a=,求ABC的面积.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Ⅰ)求,的值;(Ⅱ)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当为何值时,最大?并求出的最大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中,,沿它的对角线把△折起,使点到达平面外点的位置Ⅰ)△折起的过程中,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Ⅱ)当△为等腰三角形,求此时二面角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研究小组在电脑上进行人工降雨摸拟试验,准备用三种人工降雨方式分别对甲、乙、丙三地实施人工降雨,其试验数据统计如下:方式实施地点大雨中雨小雨摸拟试验总次数甲4次6次2次12次乙3次6次3次12次丙2次2次8次12次假设甲、乙、丙三地实施的人工降雨彼此互不影响.(Ⅰ)求甲、乙两地恰为中雨且丙地为小雨的概率;(Ⅱ)考虑到旱情和水土流失,如果甲地恰需中雨即能达到理想状态,乙地必须是大雨才能达到理想状态,丙地只要是小雨或中雨就能达到理想状态,求甲、乙、丙三地中至少有两地降雨量达到理想状态的概率.21.(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的焦点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过椭圆C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椭圆C于 A.B两点,交y轴于M点,若的值22.(本小题满分13分)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则称为函数的极值点.已知是实数,1和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Ⅰ)求和的值;(Ⅱ)设函数的导函数,求的极值点;(Ⅲ)设,其中,求函数的零点个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 C; 4.D;5.A;6.C;7.D;8.C;9.D;10.D;11.C;12.B;二.填空题13.1或―1;14.2;15.38; 16.90,; 三.解答题17.解析:(Ⅰ)∵cosA=>0,∴sinA=,…………………2分又cosC=sinB=sin(A+C)=sinAcosC+sinCcosA=cosC+sin C.整理得:tanC=.…………………4分(Ⅱ)由图辅助三角形知:sinC=.又由正弦定理知:,故. (1) ……6分对角A运用余弦定理:cosA=. (2) …………………8分解(1) (2)得: or b=(舍去).…………………10分∴ABC的面积为:S=. …………………………12分18.解析:(Ⅰ)取n=1,得 ① 取n=2,得 ② 又②-①,得 ③………………………………2分(1)若a2=0, 由①知a1=0, (2)若a2, ④ ………………………………4分由①④得: ………………6分(Ⅱ)当a1>0时,由(I)知, ………………………………8分当 , (2+)an-1=S2+Sn-1 所以,an= 所以…………………………………………10分令 所以,数列{bn}是以为公差,且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 则 b1>b2>b3>>b7= 当n≥8时,bn≤b8=;所以,n=7时,Tn取得最大值,且Tn的最大值为T7=。
………………12分19.解析:(Ⅰ)平面平面…………1分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折叠过程中,,所以,又,故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5分(Ⅱ)解法一:如图,延长到,使,连结,…………6分因为,,,,所以为正方形,由于,都与平面垂直,所以,可知因此只有时,△为等腰三角形………………8分在△中,,又,所以△为等边三角形,………………10分由(Ⅰ)可知,,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解法二:以为坐标原点,射线,分别为轴正半轴和轴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6分由(Ⅰ)可设点的坐标为,其中,则有 ①因为△为等腰三角形,所以或………………8分若,则有则此得,,不合题意若,则有 ②联立①和②得,故点的坐标为由于,,所以与夹角的大小等于二面角的大小又,,所以,即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20.解析:(Ⅰ)记“甲、乙两地恰为中雨且丙地为小雨”为事件,则答:甲、乙两地恰为中雨且丙地为小雨的概率为. …4分(Ⅱ)甲、乙、丙三地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概率分别为、 、 , ……6分记“甲、乙、丙三地中至少有两地降雨量达到理想状态”为事件,则 答:甲、乙、丙三地中至少有两地降雨量达到理想状态的概率为 ……12分 21.解析:(Ⅰ)设椭圆C的方程 …………1分抛物线方程化为x2=4y,其焦点为(0,1) …………2分则椭圆C的一个顶点为(0,1),即b=1 …………3分由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4分 (Ⅱ)证明:易求出椭圆C的右焦点F(2,0),设,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6分设直线l的方程为并整理,得 …………8分22.解析:(Ⅰ)由,得. ∵1和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 ,,解得.……………………3分 (Ⅱ)∵ 由(1)得, , ∴,解得. ∵当时,;当时,, ∴是的极值点. ∵当或时,,∴ 不是的极值点. ∴的极值点是-2. ………………………6分(Ⅲ)令,则. 先讨论关于 的方程 根的情况: 当时,由(2 )可知,的两个不同的根为I 和一2 ,注意到是奇函数,∴的两个不同的根为一和2. ………………………………6分当时,∵, , ∴一2 , -1,1 ,2 都不是的根. ………………………………7分由(1)知. ① 当时, ,于是是单调增函数,从而. 此时在无实根. …………………………………………8分② 当时.,于是是单调增函数. 又∵,,的图象不间断, ∴ 在(1 , 2 )内有唯一实根. 同理,在(一2 ,一I )内有唯一实根. ……9分③ 当时,,于是是单调减两数. 又∵, ,的图象不间断, ∴在(一1,1 )内有唯一实根. 因此,当时,有两个不同的根满足;当 时 有三个不同的根,满足. ……10分现考虑函数的零点: ( i )当时,有两个根,满足. 而有三个不同的根,有两个不同的根,故有5 个零点……11分( 11 )当时,有三个不同的根,满足. 而有三个不同的根,故有9 个零点. ……12分综上所述,当时,函数有5 个零点;当时,函数有9 个零点.……13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