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doc
6页1《滕王阁序》导学案 编制:顾广丽 审核:鲍小兵 2015-9-4课前预习案一、 知识背景介绍 1.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 ,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 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 675) ,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二、正字音: 翼轸( ) 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 ) 胜饯 ( ) 潦水( ) 俨骖騑 ( ) 崇阿( ) 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 ) 孤鹜( ) 遄飞 ( ) 睢园 ( ) 邺水( )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第四部分(4、5): 四、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完成相应题目(一) 、重点字词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 2、时维九月 3、序属三秋 4、俨骖騑于上路5、披绣闼 6、山原旷其盈视 7、声断衡阳之浦 8、遥襟甫畅9、逸兴遄飞 10、气凌彭泽之樽 11、天高地迥 12、识盈虚之有数13、命途多舛 14、恭疏短引 15、一言均赋(二) 、词类活用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起:腾蛟起凤 4、屈:屈贾谊于长沙 25、窜:窜梁鸿于海曲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三) 、特殊句式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童子何知 3、纤歌凝而白云遏 4、怀帝阍而不见 5、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千里逢迎 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9、都督阎公之雅望1、研读 2—5 自然段,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意义或用法。
2、理解典故含义,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翻译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诵读与品味(C 级)1、第 2、3 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参考:第 2、3 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 节, 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 亦静,引人入 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句千古 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 2、 “天 高 地 迥 , 觉 宇 宙 之 无 穷 ; 兴 尽 悲 来 , 识 盈 虚 之 有 数 ”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何种情思?参考:议论抒情登阁四望所见绚丽秋景自然引发豪情逸致,而放眼浩瀚宇宙,体悟天地之大,一时宇宙无尽与人生有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
3、 “关 山 难 越 , 谁 悲 失 路 之 人 ; 萍 水 相 逢 , 尽 是 他 乡 之 客 ”抒 发 了 怎 样 的 情 感 ?参考: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 这也是一切“ 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 34、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勃?力求以精美的几句话来表达感悟 参考: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 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 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一介 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 东汉马援云:“ 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作者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 、坚定的品质三、合作探究(D 级)第四、五段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这些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参考: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 ∕“ 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 业难成,流露出嗟卑 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 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 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 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 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四、当堂检测1、默写(1) ,秋水共长天一色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4)潦水尽而寒潭清,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2、鉴赏写景名句(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参考:(1)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 “写尽九月之景”。
(2) 落霞与孤独的野 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这两句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 “当句对”的特点如“ 潦水” 对“寒潭” ,“烟光” 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 “秋天” 对“长天”, 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这两句,从高下、 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4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渚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课后巩固案1、注音全对的一组词语是( )A.翼轸(zh ēn) 潦水(lǎo) B.逸兴遄(tuān)飞 命途多舛(chu ǎn)C.簪笏(zān hù) 捧袂(mèi) D.叨(d āo)陪鲤对 帝阍(f ūn)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3、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4、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6、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问题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轻轻地躺在江水中荡漾着槛外长江空自流,帝王群子犹不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5的阶梯上独自听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