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制造强国系列(12)纺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4663942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领域课题报告十二:纺织工业强国战略研究报告摘要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衣着消费需求,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纺织工业大规模发展,改革开 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LI益深入,我国纺织产业链不断完善、先进 技术广泛应用、产品品种极大丰富、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是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劳动 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木实现王业化的H标 要求,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背呆下,纺织 工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产业现状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业快速发展,形成世界上规模战大、产业链最 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的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岀口国2013年,我 国纤维加工总量为4 850力,,是2000年的3.6倍,人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超过50%;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 920.8亿美元,是2000年的5.6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统计,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达到37%, 比2000年高22.2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顺差常年超过全国商品进出口贸易顺差。

      纺织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重点大型成套装备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 化、高效性能不断突破,替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逐步提高新型非织造成套设备、高新 技术纤维装备、新型印染和丿二整理装备、纺织机械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取得突出 成果科技进步推进了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012年我国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按工业 总产值计算)为57.77万元/ (人•年),是2000年的近5倍行业运行质量效益也持续提升, 2013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 506」亿元,是2000年的11.9倍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改善,2013年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占纤 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23.3%,比200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化纤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 的比重达到80%,比2000年提高约30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西部地区承 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2013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 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21%,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对行业发展的贡献作用 提升,2013年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1/3的1.2力户优势企业,利润总额皆全行业比重达到 81.7%,平均利润率达到10.2%。

      我国纺织T业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国际优势明显,能生产乞种类型、各种品质的纺 织品、服装和产业用纺织品,满足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但和世界纺织强国相比,我国 纺织业在高技术纤维和新型纤维的原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原创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和生 产制造环节的深入融合以及先进工艺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与强国的对比分析纵观世界纺织强国的历史变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英国、美国和口木等发达国家的 产业重点不断变化,纺织T业在木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纺织品服装消费更多地依赖 进口,纺织工业逐渐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木更低的亚洲地区转移在当今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纺织产业链形成消费端和生产端两大阵营,消费端以欧盟、美国、口木等发达 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生产端集中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时研发和 设计环节也集中在发达国家根据“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课题纽•的研究成果,结合纺织行业特点,当今时代世 界纺织强国的特征体现为:拥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健全的产业体系,在全球纺织业生产和 贸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具备设计研发创新能力强、工艺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水平高、 劳动生产率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等显著特征;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用纺织品在纤维消费中 的比重不断增加,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更强的控制力,拥有一定数量实力雄厚、具有国际 化经营能力的跨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纺织业节能减排水平不断提高,纤维循环利 用比重不断提高。

      经过纺织强国指标体系研究,在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这四个一 级指标体系下,经过问卷调杳和专家打分环节,确定了 11个二级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如 表1所示表1纺织强国指标体系和权重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权重规模发展1纺织行业出口额占全球纺织行业出口总额比重0.102 52纤维加工虽占世界纤维加工量的比重0.092 6质量效益3工业增加值率0.092 24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年)),工业增加值计舁0.11035贸易竞争优势指数0.072 36销售利润率0.087 2结构优化7化纤产业集中度(前10位销售产值占比)0.084 78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比重0.089 49化纤差别化率0.037 5持续发展10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投入強度(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0.109411节能减排水平0.121 9合计——1.0(H) 0以2010年为基准年,对比研究中国、LI木、韩国、美国、徳国、惫大利和印度的强国 指标(图1),将2010年的中国定为100, 口木最高为238.86,印度最低为88.06四个一 级指标中,我国只在规模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他三个方面部相对较弱。

      根据纺织强 国指标预测,2025年我国能够达到纺织强国水平,强国指标值比2010年翻一番三)产业发展趋势全球纤维消费需求总量仍将稳步扩大,人口自然增长、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纤维新应用 领域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的扩展,都将成为纤维需求增长的驱动力在全球GDP保持年均 3%〜4% (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增长情况下,考虑应用领域扩大因素,预计全球人均纤维消费将到2020年可达到约14 kg, 2050年达到20 kg以上再考虑人口增长因索,仅到2020图1 2010年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徳国、意大利和印度纺织强国指标年,全球纤维需求总量就将较2012年再增加2 000多力",总量突破1亿t,到2050年总量 则可达到1.8亿t以上国际纺织产业科技进步将血临更加有利的条件纺织加工技术将向着高速化、£1动化、 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适应提高生产效率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新要求柔性化加工技术以 及纺织产品品质、功能性乃至智能化水平都将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弟异化的市 场消费需求纺织新材料及其制品的开发和加工技术将在技术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继续加快 发展,在结构增强、环保过滤、安全防护等领域更多替代传统材料,并对全产业链形成增 长拉动作用,纺织产业体系将由此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

      未来,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低碳、绿色、循环特征将更加突出,将促进纺织全流程清 洁、低碳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各种可降解环保原辅料及染料、浆料、助剂的开发应用更 加广泛为有效应对石汕资源II益匮乏的客观现实,开发应用各种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纤 维将成为纺织科技研发的重要领域废I 口纤维制品冋收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各 国将更加看力寻求技术突破,通过废I口产品资源化,缓解全球纤维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与原 料资源稀缺Z间的矛盾U!)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纺织工业要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 调報和产业升级步伐,为构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贡献继续发 挥纺织王业作为民生产业、支柱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重要作用,积极体现文化 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新优势,成为具备科技实力和品牌实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文明 积极建设的世界纺织强国建设纺织强国包括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四个方面的重点 内容1)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先进纺织工艺和 产品开发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成为国际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强国。

      2) 通过白主品牌建设创造纺织T业新优势,确立在全球纺织产业价值链中的新定位, 以品牌对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功能和对产业附加值的倍增效丿垃,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 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3)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保障4) 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勇于创造、勤奋实践、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的纺织T业人才队 伍,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纺织产业第一资源作用到2020年建成能够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到2025年,我国纺织工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 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0项指标达到纺织强国水平纺织品服 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仍保持在30%左右,出口数量增长逐步放缓,出I」额的增长主要依 靠价值量的增长;工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销伟利润率等质量效益指标达到国际行业 先进水平;化纤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率进一步提升,产业川纺织品纤维消费比重提高 10〜1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约束性 指标的要求,再生利用纤维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25%。

      五)重点任务1. 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白主创新,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白主研发投入,完善行业科 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有效整合备类创新资源,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高性能 产业用纺织品、卬染清洁生产、高端纺织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 攻关,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增强以科技原创能力为核心的白主创新能力 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围绕提高效率、优化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 等H标,积极追踪、借鉴、引进及应用国际、国内最新的高水平纺织加工T艺、技术和装 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升级2. 突破纺织工业基础针对受制约程度严重、对行业发展影响血广、提高生产效率明显、节约资源减少排放 效果显著的纺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丁•艺分阶段突破,并搭建合理的产业技术基 础平台重点突破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以及旁别化、多功能纤维等纺织基础材料, 新型多功能高速锭了、高性能钢丝圈、喷丝板等纺织基础零附件,对纺织T艺转型升级影 响大的纺丝、纺纱、织造、印染及非织造等纺织先进基础工艺,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检 验检测平台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技术基础建设3. 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我国纺织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降耗水平,使我国纺织工业竞争力由规模扩张型向质星效益型转变。

      重 点突破智能化管理的差别化涤纶长丝成套装备、智能化纺纱成套生产线、智能化印染成套 生产线、服装和家纺产品数字化生产示范线4. 提升产品质■通过科技进步、设计创新、T艺可靠、标准严格、控制严谨、装备先进等方血提升纺 织产品质量晶质,并为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的开发提供积极支持,确立质量品质的一致 性和可靠性建立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营销反馈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先进丁艺和 设备材料,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加强标准建设和研究能力,提高前沿检测 分析技术水平,推进纺织工业备类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定5. 加强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品牌环境,包括产业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推动纺织 行业知名产吊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知名区域品牌和知名国际品牌的成长,尤其是加快纺 织品服装国际品牌地位的提升6・推行绿色制造在纺织T业的备环节采用先进的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提升全行业的节能水平突破 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低能耗、低水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