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5页学科教育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中学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 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顽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 力,最终实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关键词:创新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毅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也可以说“创造力”)作为--种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它包括:观察力、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 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获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 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标志的社会,而未来教育也越来越成为 创新教育过去i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学习上“门门高分”,纪律上循规蹈距的学生;而 旦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见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但是现在,那种“唯书”、“唯上”、安 于现状、缺乏创新与进取 精神的人,或那种“高分低能” “知识偏狭”的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 中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学校数学教育目标应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 “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由“漠不关心”变为“积极探索”,达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形式陶 冶和应用价值2间的平衡,使未来世纪的中国公民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是人生的--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在 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 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使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 -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 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一般说来,数学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 生兴趣;反过来,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史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 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这时候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 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 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进行“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节教学中,一开始上课,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记 得一句诗,两只黄鹏鸣翠柳,下一句忘了,谁能说出下一句足什么? ”,有学生马上说“一行 白鹭上青天”,也有学生说:“老师现在上数学,不是上语交课? ”,我马上反问:”谁规定数 学课不能念诗,这诗可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一点关系呢厂’,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 将两句诗竖行排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排列象什么? ”有学生马上说“象对联”,“两 只黄鹏”对“一行白鹭”,“鸣”对“上’,“翠柳” ”对“青天”,从而引入“对称”这一概 念,再不失时机出示一些对称图样,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学问,使学生“视 而有见,听而有闻”。
另外,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数学趣闻,结合教科书,说说数学史上 公式、定理等发现过程,讲讲数学史上的难题是如何被解开例如:学习尺规作图“二等分角” 之后,你能用尺规作图“三等分角”吗?再如:在学习-•元一次方程时,教科书中“阅读材料 方程史话”,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时,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天元术”是什么,要求我对 此进行详细的解释,并立即着手列方程计算丢番图的年龄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观察力足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精确的观察,获得有意义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 规律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观 察往往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每一位学生观察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所获得的 结论也就不相同因而在观察过后,不能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应站在学生的也度,从不同方面 来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观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他们在下一次进行观察,能有效地提 高观察效率,获得成功。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教学中,我亲自制作的一些立体图形模型,并让 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课堂上展示模型以及所带物品,然后请他们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有 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在观察讨论时,有学生发表看法:“玻璃珠、皮球滚 来滚去,站不住算一类;其它的可以固定位置,不易移动,算一类也有学生说:“尖尖的(指 圆锥和棱锥)算一类,其它算一类情绪激昂,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 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再如:在进行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教学时,以四人为一小蛆,用画画的形式,从正面、 侧面、俯视三个方面画出每组桌上的立体图形,然后将所画图形拿给其它小组观察,看能否得出 这足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并评分,看哪一个小组画得最好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将每一个细 节错误都找了出来,乏后的教学也顺理成章3 .培养学生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对学生来说,记忆力足决定成绩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而在数学教学时,我们应 有意识地培养记忆力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各学科而言,逻辑性较强,也较抽象,往往有学 生概念、公式规律记住了,但却无法运用,这是由于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不考虑其意义联系只 靠和诚重复去识记导致的后果,为使记忆的持久、正确,在进行概念、公式原理教学时,不妨将 之具体化、形象化,以增强学生的记存过程。
例如:在《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第7节相交线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与区分是难点,我与学生-•起归纳同位角成“F”状,如匕1和匕5,匕2和匕6,N3和匕7,匕4和N8 ;内错角成"z"状,如匕3和曷,匕4和匕5 ;同旁内角成或"]"状,如匕3和匕5,匕4和匕6另外,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还需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很强,知识的前 后联系很紧密,知识越系统化,吸收和记忆新知识的能力越强,就像工作效率很高的图书馆一样, 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架上,需要时手到擒来,知识不系统,杂乱无章,也不利于记忆力的提 高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在知识的纵向、横向上进行 串联,当每一章节告一段落时,都必须对本章节的知识点归纳、概括,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 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将这一段时间所学内容理解、巩固,以便下一阶段的学习4、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附众议, 而足常常违反惯例,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 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 按自身思维,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形式,按照教师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允许学生“出 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 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 来削平它”鲁迅语: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的国度,有什么稍稍显得突出,就有人拿了 长刀来削平它)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我出了一道题:求正五角星的五个角ZAZBZCZD N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足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 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三种方法来解:①用量角器最;②把五个角剪下来,拼 在一起;③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乏后获得结论-•致这第①、②种解法突破常规, 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5、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任 何一个创新、创造过程都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所以创造力的提高和创造的发挥都需要有操 作能力的支持,操作对人的大脑智力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甚 也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 思维的镜子所以,中学生学习数学,让他们看一•看、摸-•摸、最一•量、做,做、拼一拼、 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而旦乂寸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帮助也此在数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习题:(1) 要求学生调查班上每一位同学所穿的鞋的号码,也可以询问其他班级的同学,并列出 表格从这次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倘若你要开一家鞋店,要如何进货?(2) 当两手向两旁伸直时,测量两指尖的距离,求班上同学此距离的平均数,并求班上同 学身高的平均数你的答案能告诉你一些事情吗?这两题一•出,学生顿时热闹起来。
当天晚上,学生就把调查结果交了上来第二天上课时气 氛十分热烈,学生各抒己见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6、让学生有挫折体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创造活动需要借助决心和毅力,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在讲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说:“我 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近年来国内外对独生子女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虽然智力不错, 但学习成绩与其智能发展水平并非一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生子女缺乏意志,特别是缺乏 自制性和坚持性,由此导致他们容易在具体事情处理上表现为决心很大,常常信誓旦旦,行动上 却又迟疑不决,虎头蛇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从小至大,让学生 感受到挫折,使学生尝到越过障碍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不畏困难、 遇难而上、不退反进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最后,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质疑足学生创新的 —•种表现,说明他有认真去思考、联想想象不是任意幻想,而足在思想中去寻找新事物与现存 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它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打破知识的限制,把死的知识 变成活的知识总乏,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旦也将是商业、贸易的合 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乏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时代 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口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因此, 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参考交献:江家齐主编《教育与新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孔棣华、陈运森主编《当代外国教学法》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