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经典学案 3-2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

140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92913634
  • 上传时间:2024-09-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82MB
  • / 1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n1.列表比较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n2.阐明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n3.阐明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的概念n4.举例说明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n5.举例说明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n6.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与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及其特点 n7.躯体运动中枢及其代表区特点n8.听觉性与运动性语言中枢及其损伤后症状表现特点n9.列举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说明两种调节的区别与联系n10.举例说明动物的激素调节与行为n11.举例说明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n12.说明动物行为的调节过程 n二、人和高等动物中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功能 激素(化学本质)腺体主要生理作用实验证实分泌异常过多不足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  a.促进,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b.促进 c.提高 的兴奋性a.用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蝌蚪的发育变化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了 b.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发生身体臃肿、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摘除小狗的甲状腺,除发生上述症状外,身体还停止发育幼年:呆小症成年: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 )   调节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 加速血糖分解,降低切除狗的胰腺,尿中糖的浓度增高,出现糖尿病症状。

      再将胰腺组织植入皮下,症状消失低血糖症甲状腺甲状腺小青蛙小青蛙生长生长发育发育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甲状腺甲状腺机能亢进机能亢进蛋白质蛋白质胰岛胰岛糖元糖元血糖浓度血糖浓度糖尿病糖尿病 激素(化学本质)腺体主要生理作用实验证实分泌异常过多不足生长激素(蛋白质)a.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b.影响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切除小狗的垂体,生长立即停止,但给这只小狗每天注射生长激素,过几天之后又开始生长幼年:症成年:肢端肥大症幼年:侏儒症性激素(脂质)(雄激素)a.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 b.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a.阉割:阉割后的公鸡和母鸡,会逐渐丧失各自的第二特征 b.将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体内,这只母鸡会逐渐长出公鸡型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且有公鸡好斗的特性不孕、不育症(雌激素)a.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 b.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性周期垂体垂体睾丸睾丸卵巢卵巢 n 三、反射及兴奋的传导n1.反射的结构基础n是,它由五部分构成,其中感受器是 ,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n2.兴奋的传导n(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通过变化形成局部电流回路的形式传导的,传导的特点是传导。

      反射弧反射弧感觉神感觉神 经末梢经末梢肌肉或腺体肌肉或腺体膜电位膜电位双向双向 n(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来传递的,传递的特点是传递,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只能由释放,然后作用于,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突触突触单向单向突触小体内突触小体内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后膜轴突轴突细胞体细胞体或树突 n四、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n1.中央前回与其支配的躯体各部位的关系n(1)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是 的n(2)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的 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有关n(3)对侧支配,即调节躯体对侧的活动n2.语方活动n(1)S区:位于底部之前,损伤后的病症称为n(2)H区:位于后部,损伤后的病症称为倒置倒置大小大小精细复杂程度精细复杂程度皮层中央前回皮层中央前回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皮层颞上回皮层颞上回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 n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n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 比较缓慢反应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时间比较长迅速、准确迅速、准确比较广泛比较广泛时间短暂时间短暂 n2.联系n(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的控制。

      n(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神经系统的功能n六、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n1.激素调节与行为n激素调节主要影响动物的 和 n2.神经调节与行为n先天性行为主要包括趋性、 和,后天性行为主要包括、模仿和等n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动物行为中的关系是相互协调起作用的,但处于主导地位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性行为性行为对幼仔的照顾对幼仔的照顾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本能本能印随印随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神经神经(系统的系统的)调节调节影响影响 n1.激素调节模式n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激素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与组织细胞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激素只对那些识别该激素信息,并能对它发生反应的组织细胞才能产生作用这些能被激素作用的细胞和器官称为“靶细胞”和“靶器官”如图所示: n2.激素调节的特点n(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n(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弥漫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n(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具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n(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n(5)与神经调节相比,以激素调节为主要方式的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广泛、时间较长久的特点n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n激素调节中,对于某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不是由一种激素完成的,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对于同一生理效应,有的相关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有的则表现为拮抗作用,现举例分析如下: n4.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n(1)激素发泌的分级调节n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由此下丘脑又被称做“内分泌腺的枢纽”n(2)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n一般来说,当血液中某种激素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水平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这一内分泌腺的活动,使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反之当该激素或受激素控制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低于某一水平时,则负反馈作用降低,该激素的分泌就增加 n①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n②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

      n(3)相关图示: n5.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的比较: 性质激素种类内分泌腺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功能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均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的生长、发育和相应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激素合成与分泌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肾上腺激素→肾上腺维持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合成相应的激素生长激素较广泛,特别是骨细胞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催乳素合成食物的器官,如乳腺、鸽嗉囊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和促进某些合成食物器官发育胰岛素胰岛B细胞主要为肝脏及肌肉、脂肪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主要为肝脏加速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性质激素种类内分泌腺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功能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较广泛、尤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主要是肝脏,也可作用于其他组织细胞促进肝糖元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类固醇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皮质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性激素雄激素主要是睾丸主要是雄性生殖器官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还能激发并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雌激素主要是卵巢主要为雌性生殖器官孕激素卵巢子宫、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n6.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方法n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法等,但后两种方法使用中还要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n(1)甲状腺激素n①饲喂法: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n②摘除法:摘除小狗的甲状腺。

      n(2)生长激素n①切除法: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n②注射法:注射一定浓度的生长激素 n(3)性激素n①割除法:割除性腺;n②移植法:移植性腺n研究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推知某激素的生理功能n名师点睛n①某一实验处理一般不能研究或验证全部生理功能n②利用手术切除某一腺体研究其功能时,要设置假手术对照实验,避免手术机械创伤对实验造成影响 n深化拓展n动物激素、酶和维生素的比较 植物激素动物激素酶维生素性质非蛋白类有机物(如吲哚乙酸、乙烯)有些是蛋白质,有些是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成分复杂,有脂肪族、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产生部位一定部位,无专门的腺体(如叶原基、嫩叶)特定的内分泌腺所有活细胞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主要来自食物作用部位作用于其他部位经体液传送到其他部位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生理功能调节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催化特定化学反应多数是酶的辅助因子,维持机体新陈代谢,调节生命活动联系它们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性物质,含量少、作用大,对生物的新陈代谢不可缺少 n思维深化n与内分泌相关的几种特殊器官:n(1)垂体——既可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直接发挥作用,又可通过分泌促激素对其他内分泌腺的发育与分泌起控制作用。

      n(2)胰腺——既具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又具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n(3)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系统结构,产生并传导兴奋(如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又可作为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管理垂体对促激素的分泌;同时还可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n(4)胸腺——既可作为内分泌腺分泌胸腺素,又可作为免疫器官(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n【例1】 (2009·江苏)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n(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n(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解析] (1)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2)物质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乙为促甲状腺激素,物质丙为甲状腺激素物质丙含量在血液中增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导致物质甲和物质乙分泌量减少若用物质乙饲喂动物,则因其为糖蛋白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故物质丙的分泌没有明显的变化3)刺激A点,使A处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向电表处传导,电表两侧分别兴奋一次,所以指针从零位向左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n[答案]  (1)内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n n(2009·湖北八校联考)如图是激素的分泌调节与相关激素的作用图解,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n(1)请填写出图中所缺内容:n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n(2)据图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n(3)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图中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__;n(4)某成年女性因患病导致性周期停止,并出现泌乳现象,其发生病变的腺体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n解析:(1)垂体通过分泌促激素对(靶)腺体进行管理;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调节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含量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3)分析题图可知:胰岛细胞的活动受下丘脑直接控制甲状腺、性腺的活动都直接受垂体控制所以阻断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后,图中受影响最小的是胰岛4)垂体通过促性腺激素影响性腺的发育和功能,同时垂体分泌催乳素促进泌乳n答案:(1)促激素 ②抗利尿激素 ③协同 ④拮抗 (2)下丘脑 (3)胰岛 (4)垂体 n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n静息时静息电位: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 n[注] a.已兴奋部位与其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nc.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n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n(1)突触及其组成n突触是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突触传递递质实现的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一般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所以,突触一般分两类,如图所示: n(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n在突触中,突触前膜只能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由于递质只由前膜释放(外排作用)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n3.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胞体、突起两部分,其突起又可分为短而数量多的树突和一条较长的轴突,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为:树突→胞体→轴突,即在完整反射弧中,每个神经元总由树突传来信息并由轴突向外发送信息 n4.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n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总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进行单向传导,这是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单向传递所决定的(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其内至少含有一个突触)n特别提示n由于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只来自感受器感受适宜刺激后所产生,且反射弧中至少含一个突触,故兴奋在反射孤中的传递总是单向的,即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递 n识图析图n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计偏转问题分析n(1)在神经纤维上 n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n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n(2)在神经元之间 n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n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n【例2】 (2009·重庆理综,10分)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n(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n(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n(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n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n表明传出神经受损n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n表明骨骼肌受损n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表明部位d受损 n[解析] 本题以结构模式图的方式,综合考查动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示、获取信息、理解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从题干可知a、b、c所代表的含义,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才能发生,且神经冲动的传导是有方向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分析和综合后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因此,第(1)题所叙述的情形,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根据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可知刺激骨骼肌,放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是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的 n[答案]  (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n(2009·南京市统考)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n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内正外负nB.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nC.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将发生偏转nD.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兴奋的传导将立即停止 n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表现为外正内负,而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表现为外负内正在c处给予强刺激,膜外靠近刺激点的b处先变为负电位,接着恢复为正电位;然后a点处再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c距a、b两电极的距离不相等,刺激后d点处先变为负,a点处后变为负,电流计指针仍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是ATP,ATP的产生主要是有氧呼吸,也可以是无氧呼吸,故置于纯氮环境中,兴奋的传导不会立即停止n答案:C n题后反思n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归纳n①首先看电流表两极连接位置,若同时连在膜表面,静息状态下不偏转;若分别连在膜内和膜表面,则静息状态下偏转n②判断是否发生偏转及偏转的次数应根据两极是否存在电位差及发生电位差的次数n③涉及突触结构时,应注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n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概念是指经神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结构基础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液)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①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②以突触的结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联系(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①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②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 n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n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其上面的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在大脑皮层上分布着控制身体不同机能的中枢, 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等,现归纳如下: n(2)言语区: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区,人类的言语区可分为运动性言语区、视觉性言语区、听觉性言语区,不同区域受损可造成不同的语言障碍,即: 中枢名称别名受损后的病症病症的症状运动性书写中枢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n(3)内脏活动中枢: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也有密切联系——动物实验表明,刺激大脑内侧面的某一特定区域的不同部位,可引起复杂的内脏活动反应——血压可升高或降低;呼吸可加快或抑制;胃肠道运动可加强或减弱n特别提示n视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视语言中枢受损时,病人仍有视觉,只是“看不懂”语言文字含义。

      n听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听语言中枢受损时,病人仍有听觉,只是“听不懂”话中的含义 n识图析图 n该图是左大脑半球外侧面示意图,图中①是躯体运动中枢;②是躯体感觉中枢;③是视觉性语言中枢;④是视觉中枢;⑤是小脑;⑥是延髓;⑦是听觉性语言中枢n(1)打字员完成打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神经中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由图中④视觉中枢,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性言语区和⑤小脑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n(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示的是一个条件反射活动,但这个反射没有涉及人类特有的高级活动——语言活动,因此不再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n(3)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动脉管壁中的化学感觉器产生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把兴奋传导到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由传出神经把兴奋传导到呼吸肌,引起呼吸肌的活动加强,这种由CO2参与的体液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中化学物质的调节 n【例3】 (2009·海淀模拟)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所示)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可引起躯干运动n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引起下肢运动n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n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n[解析]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可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S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n[答案]  B n(2009·西昌模拟)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n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n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n解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功能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所以又称为“活命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个中枢的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n“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活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未受损伤n答案:A n1.激素调节与行为n(1)性激素与性行为影响性行为的激素性激素影响性行为的证据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许多动物在繁殖季节性腺发达,有性行为,繁殖结束后性腺缩小,无性行为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出生14d的雄鼠有交配行为阉割的公鸡,求偶行为消失;植入睾丸后,求偶行为恢复阉割后的母鸡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出现交配行为 n(2)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催乳素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分泌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成熟,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n2.神经调节与行为 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印随模仿条件反射概念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运动反应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刚孵化的博物对一第一次接触到能活动的较大物体都能紧紧追随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年幼物对年者的行为进行模防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体验新事物,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的反射活动,是高级神经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特点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出现从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开始出现许多非条件反射的有机集合刚孵化出的动物具有此行为幼年动物学习的主要形式幼年、成年动物都可建立①生出来就有 ②遗传物质决定 ③有利于适应环境①根据后天经验形成 ②环境决定 ③增加了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共同点①是自然选择与生物变异的共同产物②除趋性在单细胞动物由原生质完成外,其余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n3.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的关系n(1)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n(2)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

      n特别提示n(1)动物的性行为和照顾幼仔的行为是受体内激素调节的动物在繁殖季节,性腺发达,性激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出现性行为母体生育幼仔后,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增多,使动物产生照顾幼仔的行为,并能使哺乳动物的乳腺发育和泌乳,使鸽的嗉囊分泌鸽乳 n(2)不论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就比较简单,它们的行为以先天性行为为主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比较发达,学习的能力就比较强,所以它们的行为主要是后天性行为通过不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n【例4】 下列行为中,与垂体功能直接有关的一组是(  )nA.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和动物的性行为nB.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和泌乳行为nC.小鸡的模仿行为和小天鹅的印随行为nD.动行吮吸行为和雌雄动物的相互追逐行为n[解析] 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不仅能够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还能促进哺乳动物的泌乳行为因此,B项正确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性行为,为间接关系n[答案]  B n[方法技巧] 动物行为的共性n(1)动物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

      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和内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活动n(2)动物行为的共同特点n①动物行为受激素的调节,更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调节是产生动物行为的主导因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n②任何行为都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n③任何行为都是对环境的适应n④每种行为的产生都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n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行为形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nA.对幼小雄鼠注射睾丸酮后就会表现出交配行为nB.蜘蛛织网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串联而成的条件反射nC.刚孵出的小天鹅跟着母天鹅游水是先天性的行为nD.遇到红灯就杀车、望梅止渴均属于人的本能n解析:蜘蛛织网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串联而成的,这属于本能;刚孵出的小天鹅跟着母天鹅游水属于印随,是后天性行为;遇到红灯就刹车、望梅止渴均属于人的条件反射n答案:A n1.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n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⑤醛固酮nA.①② B.②③nC.③④ D.④⑤n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激素间的作用,本题中等难度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相同,故二者对新陈代谢调节起协同作用;肾上腺素还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升高血糖浓度,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同,故二者对血糖调节起协调作用。

      n答案:B n2.右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nA.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nB.日照延长、孕激素nC.寒冷刺激、生长激素nD.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n解析:当气温升高时,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中会减少;日照延长与孕激素、寒冷刺激与生长激素都没有直接的关系;食物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n答案:D n3.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nA.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n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n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使足部产生痛觉nD.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n解析:2是传入神经元产生痛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不是足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从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是单向的由3处的突触结构可知兴奋传导方向是6—1—2—3—4—5兴奋在整个神经通路中的传导是单向的n答案:B n4.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乙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涉及的神经元性质相同。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nA.经④释放递质的方式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nB.图乙有两个图甲所示结构,图甲⑥处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nC.刺激b点,会导致c点连续兴奋或抑制;刺激c点,b点不发生电位变化nD.由于较多③结构的存在,增加了膜面积 n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本题较难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其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故兴奋能从神经元b传递给神经元c,而不能反向传递,这是因为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该过程为外排,需要消耗能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改变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结构3为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其不能增加膜面积刺激神经元b后,神经元c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神经元,而另一神经元又通过突触将兴奋传递给神经元c,故引起神经元c的连续兴奋对图乙兴奋传递的分析不到位,不能理解神经元c持续兴奋的原因是本题最主要的错因n答案:C n5.某同学将即将孵化的出壳鸭卵若干只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鸭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乙组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录音;丙组仍与母鸭同处,实验持续若干天。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n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nB.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nC.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nD.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n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调节及有关知识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这是动物的印随行为,印随属于后天性行为,而本能是先天性行为n答案:C n6.(2009年广州高三调研)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新型除皱技术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nA.突触后膜 B.突触间隙nC.突触前膜 D.受体n答案:A n7.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钠、钾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右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nA.a或b B.c或dnC.b或c D.a或d n解析:从图可知a为轴突、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从题干中又知蝎毒阻塞“离子通道”,所以可推知其作用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所以作用部位应为a、d。

      n答案:D n8.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 n.图中的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n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n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n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n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n答案:B n9.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nA.不同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n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n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n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n解析:本题考查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

      由题意可知,使用麻醉剂后,只有痛觉消失,其他神经传导没有受到损伤,所以可以得知不同神经元之间递质不同答案是Bn答案:B n10.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n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nB.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刺激后,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n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轴突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nD.突触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n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本题较难当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从而在膜内和膜外产生局部电流,使兴奋传导,故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递质)形式传递,由于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轴突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其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认为递质作用后使下一个神经元一定产生兴奋,是本题常见的错因n答案:B n11.(2008·洛阳检测)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n(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

      n(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个 n(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n(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n解析:在反射弧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与其相连接的为感受器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外排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n答案:(1)感受器 d 细胞体或树突膜n(2)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n(3)神经中枢 a、c、d、e 3n(4)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外排n(5)兴奋或抑制 n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二者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要仔细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n2.对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产生、种类、生理作用加以比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动物激素调节n3.对于动物激素产生腺体、激素名称要与生理作用一起列表归纳记忆n4.各种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是本专题的重点知识n5.动物激素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主要从比较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来掌握 n6.关于神经纤维膜的兴奋传导与突触小体兴奋传导需准确记忆教材相关图例n7.高级神经中枢的结构、功能很复杂,不要求全部了解,只需了解教材上提到的三个高级神经中枢n8.动物行为与神经、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是综合神经、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运用到具体生命活动中进行考查其中熟悉神经、激素调节过程是解题关键 n●备用选题n1.(2008·海南生物,5)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  )nA.甲状腺 B.胰腺nC.卵巢 D.肾上腺n解析:垂体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性激素分泌,雌性激素可促进雌性动物卵巢成熟并维待正常的生殖功能n答案:C n2.(2008·上海生物,4)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n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n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n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n解析: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为拮抗作用,且两者都由胰腺分泌。

      n答案:A n3.(2008·四川非延考区,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nB.促性腺激素nC.促甲状腺激素nD.雌激素n解析:垂体能分泌促激素,可促进相应器官的激素分泌,分析各个选项,与此相符的是Dn答案:D n4.(2008·江苏卷)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nA.①② B.②③nC.①③ D.②①n解析: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激素要作用于靶细胞则需要借助血液的传递n答案:D n5.(2008·海南生物,4)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n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n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n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n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n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以通过测定反射能否进行,从而确定反射弧的完整性,其中的神经中枢包括低级神经中枢(如脊髓)和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检查血细胞的数量可测定炎症或其他血液病等。

      n答案:B n6.(2008·上海生物,2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nA.①→④ B.②→③nC.③→② D.④→①n解析: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刺激点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即由图④变为图①n答案:D n7.(2008·江苏生物,14)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n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n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n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n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n解析:前者乙酰胆碱不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肌肉松弛;后者乙酰胆碱不能分解,肌肉持续兴奋n答案:A n8.(2007·江苏,20)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n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n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n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n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而脊髓等低级中枢是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故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

      n答案:D n9.(2009·宁夏理综、辽宁理综)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n(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进入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兴奋n(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突触间的传递的特点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后,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导致神经元②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逆向传递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因此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n答案:(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n10.(2008·海南卷)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n(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n(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n(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n(4)如图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____的变化。

      n解析:由图1可知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包括痛觉在内有感觉均产生于大脑皮层,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内正外负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所①②间隙注入乙酰胆碱可引起②处膜电位变化而产生兴奋n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n(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n(3)内正外负 (4)兴奋 膜电位 n11.(2008·广东卷)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n(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______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过程______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n(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n(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n(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____________,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疾病。

      n解析: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程即过程①活动增强,从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冷觉的产生过程:寒冷刺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TSH受体的抗体在攻击病原体的同时还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n答案:(1)① ③n(2)寒冷刺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n(3)过程③减弱,过程④、⑤、①和②增强n(4)亢进(或过度增强,其他答案不正确) 自身免疫性 n12.(2008·高考北京卷)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准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月份9~121~234垂体个数5432 n请回答下列问题:n(1)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____________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n(3)如果向乙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4)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__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____________调控 n解析:促性腺激素由动物的垂体分泌,能调节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注射垂体悬浮液,可促进雌蛙排卵;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因为甲状腺激素浓度越高,机体所需的激素就越少,生物体会自动降低甲状腺激素合成量因此,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就会降低n答案:(1)蛙卵逐渐发育成熟n(2)促性腺激素n(3)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n(4)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n●资料卡片nMDMA——摇头丸nMDMA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英文缩写,俗称“Ecstasy”(迷魂药),是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中具有致幻作用的一种。

      服用它后,能使人产生“亲密感”和幻觉,因此,也称之为“亲密药”在我国,因滥用者滥用后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不觉痛苦,故称之为“摇头丸” nMDMA于1912年由德国的Merck化学药品公司首先合成,1914年获得专利因其有恶心等副作用,公司没有将其作为食欲抑制剂生产1978年舒利金(Shulgin )等报道了MDMA对人类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激起了人们对这类化合物可能有助于心理治疗的兴趣研究者发现,MDMA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加心理治疗的效果,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度作为辅助药物用于心理治疗 nMDMA是非法合成和生产的毒品其外形多为胶囊或片剂,通常口服市面上流行的“摇头丸”的成分不仅只是MDMA,里面还掺有其他有害药物和有害物质MDMA的常服剂量为100~200mg,30min左右起效大约在1h达到高峰,作用时间大约3~4h达到高峰后一般可以体验到欣快、舒适的感觉,表现为精力充沛、感觉变得敏锐、健谈、性欲旺盛等特征部分人还会出现类似LSD的幻觉在药物的作用下,服用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震颤、心悸、大汗、流涎、磨牙和牙关紧闭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心脏和肾功能衰竭现象。

      由于 nMDMA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药效过后也会出现戒断反应,如嗜睡、肌肉疼痛、疲劳、抑郁、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和激动等 nMDMA是通过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而发挥其毒性作用的5-羟色胺在调节心情、睡眠、疼痛、情感、食欲和其他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MDMA在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5-羟色胺的同时抑制神经元的合成,导致脑中5-羟色胺耗竭,破坏脑细胞,造成对记忆的损伤和行为的改变,还会经常出现视觉、听觉能力受到损伤,出现混乱、抑郁、睡眠障碍、持续上升的焦虑、易激动和冲动行为研究者还发现,MDMA滥用者可以造成婴儿记忆缺失和其他损伤 n综上所述,“摇头丸”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催化剂,而是对脑细胞具有破坏作用的毒品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健康,也为了全人类的健康,请你远离毒品——“摇头丸”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科学阅读 各种各样的房屋》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小房子”展示会》精品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拍手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犟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难忘的泼水节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秋天的雨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寒号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一个粗瓷大碗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初步认识分数第2课时 几分之几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 坐井观天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集锦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