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5513728
  • 上传时间:2023-1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46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耳鼻喉科急性扁桃体炎住院诊疗常规(病种编号: 1191 )一、诊断标准1. 症状:全身症状:1)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 天;2)头痛、 食欲差,疲乏无力;3)小儿患者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新近出现 咽痛,或原有的咽痛症状反复或加重,伴或不伴呼吸困难 可有痰多可有耳 鸣、耳闷及耳痛2. 体征: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发热,不愿说话或畏惧吞咽动作扁桃体和 腭舌弓呈急性充血、肿胀,可有扁周充血、肿胀二、入院指征 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建议住院治疗1. 咽痛患者同时有喘鸣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咽痛加重,或全身 病症重2. 扁桃体炎不严重,但却存在吞咽困难和脱水征像3. 扁周炎或扁周脓肿的患者三、入院检查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 咽拭子细菌培养,如有扁周脓肿形成,则需脓液细菌培养2.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佥查,可检查抗“ 0,胸片,心电图,血培养 等3. 根据全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检查4. 如有扁周脓肿,可能需穿刺或切开引流,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 体、抗 HIV、梅毒等项目四、住院治疗1. 一般疗法 患者应充分休息,远离起病诱因,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 及疏通大 便。

      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 内水盐平衡休息 处应湿润通风因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故最好能隔离 患者或嘱患者戴口罩2.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还 可一定程 度上缓解疼痛、消退炎症含漱液,雾化吸入治疗糖皮质激素 根据情况可酌情使 用3. 抗生素治疗 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阿莫西林胶囊 如 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第二 代头抱 抗 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 给药若以发生局部 并发症如扁周脓肿,为防止脓肿扩大引起严重后果, 可静脉给予第三代头抱抗生素 同时合用甲硝唑或单独使用喹诺酮类抗生 素治疗如有细菌培养结果,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4.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已形成扁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的患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另外, 对于反 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或扁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两周的患者, 可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在炎症控制后手术切除扁桃体5. 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6. 出现全身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五、 出院指征1. 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超过 24 小时2. 扁周脓肿或扁周炎消退,扁桃体充血减轻或消失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六、 出院带药1、 完成抗生素疗程者原则上不得处方抗生素。

      2、 符合出院指征而抗菌疗程未足者出院带药:改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或 病原体明确并经药敏试验证明敏感的口服抗生素 以完成疗程剂量为限3、 对症治疗:如化痰、止咳,漱口液等慢性扁桃体炎诊疗常规(病种编号:1191)一、 诊断标准1. 症状:有反复发作咽痛,伴或不伴发热2. 体征:扁桃体和腭舌弓呈慢性充血,表面可凹凸不平,隐窝口可有潴留物二、 入院指征 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建议住院治疗①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者有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② 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妨碍吞咽及言语不清者③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热、心肌炎、肾炎 等④ 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⑤ 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 守治疗 无效者⑥ 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⑦ 慢性扁桃体炎伴扁桃体角化症⑧ 其他全身治疗的需要:如骨髓置换术前处理等三、 入院检查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 胸片、心电图(5) 标本病理学检查2.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可检查抗“ 0'和咽拭子细 菌培养3. 如考虑与慢性扁桃体炎相关其他脏器病变,如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作相应 的检查4. 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四、治疗(一) 手术治疗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 手术方式:扁桃体切除术,并根据医院情况可予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切 除、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等3. 标本送病理检查4.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如果手术前有细 菌培养结果,则根据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如果没有培养结果,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抗生素一般根据情况给予青霉素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抱 菌素,大环内酯类给药方法:在术前0.5 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 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 盖时间应包括 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 至48小时5. 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6. 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二) 支持治疗1.休息2. 补液:鼓励患者进食半流质,如果进食量少,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3. 酌情使用止血药,雾化吸入,可用含漱液漱口4. 如疼痛明显,可酌情使用镇痛治疗(三) 保守疗法:对有手术禁忌者,可试用下列方法。

      1. 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如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进行脱敏,及使用各种增强免 疫力的药物如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2. 冲洗或吸引扁桃体隐窝,以清除积存物,减少细菌繁殖机会五、出院标准1. 一般情况良好,无扁桃体残体,扁桃体窝伪膜形成良好、无出血及感染征 象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六、出院带药1、根据患者局部情况一般带药 3 -7 天2、抗生素:改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口服抗生素3、对症治疗:如化痰、止咳,漱口液等一、 诊断标准1不明原因的回缩涕中带血、单侧鼻塞、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头痛、复视或颈上 深淋巴结肿 大2、 EB病毒血清学检测:VCA-lgA, EA-lgA, EB病毒特异性DNA多聚酶抗体,EBNA抗体检测,EBV-DNA 商度测定,EB病毒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抗体等3、 鼻咽纤维镜检查:EB血清学检查符合高危者,即使鼻咽纤维镜下无异常发现,也应在双侧咽隐窝 和顶后壁处行“盲检”,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病例4、 影像学:鼻咽部及颈部CT或MRI检查可见鼻咽部肿物,可伴有临近骨或软组织侵犯或淋 巴结肿 大5、 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鼻咽癌多发生于鼻咽的咽隐窝和顶后壁,病灶可呈结节型、溃疡型和黏膜下浸润型, 98%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此外还有腺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鼻咽癌高位危对象:①VCA-lgA抗体滴度》1: 80②VCA-lgA, EA-lgA和DNase三项指标 中 任何两项为阳性者③上述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持续上升者二、 入院指征1、 确诊病例2、 疑似病例,门诊反复活检不能确诊3、 放疗引起相关并发症4、 放疗后局部及颈部未控或复发的病例三、 住院检查1、 血常规、血型、大小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2、 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骨扫描3、 EB病毒血清学检测:VCA-lgA, EA-lgA , EBV-DNA滴度测定,EB病毒特异性DNA多聚酶 抗体, EBNA抗体检测,EB病毒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抗体等4、 原发灶及颈部CT或MRI检查5、 必要时全身PET检查6、 病理活检,一般在间接鼻咽镜下或纤维鼻咽镜下进行,部分黏膜下浸润型病例需要反复 多次取标 本活检鼻咽癌TNM分期(AJCC 2010版)原发肿瘤(T)分期Tx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原位癌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或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侵犯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旁窦T4肿瘤侵犯颅内、脑神经、下咽、颞下窝、眼眶、咀嚼肌淋巴结转移(N)分期Nx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N0无颈淋巴结转移N1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w 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N2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w 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N3颈淋巴结转移:a,直径〉6cm; b,锁骨上窝转移远处转移(M分期Mx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I 期 TlN0M0IIa 期 T2aN0M0lib 期 TlNlM0, T2aNlM0,T2bN0- lM0III 期 TlN2M0,T2a-2bN2M0,T3N0-2M0iVa 期 T4N0-2M0IVb 期 Tl-4N3M0IVc 期 Tl-4N0-3Ml四、治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鼻咽癌大部分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首选放疗在放疗期间可配合化疗 疗,以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放疗的敏感性和减轻放疗并发症1、外照射(l )首次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适应症① 常规选用连续放疗② 早期病例T1-2N0-1可选用外照射+后装腔内治疗③ 川-W期病例,但无远处转移者可选用放疗 +增敏或超分割放疗④ 晚期病例出现远处转移者以化疗为主,适当配合姑息性放疗2) 放疗剂量① 常规使用连续性放疗,每次2Gy,每周5次,鼻咽总剂量66-70Gy/6.5-7周② 对年老体弱或放疗中放射反应严重者才适当考虑分段放疗,第一段 40Gy/4周,休息1-3 周,第二段 26-30Gy/2.5-3 周③ 超分割放疗每次1.2Gy, 1日两次,间隔6小时以上,总量66-70Gy④ 外照射+后装治疗,外照射50-60Gy/5-6周,后装治疗2-3次,每周1次,每次8-10Gy。

      ⑤ 颈部淋巴结阳性者根治量56-60Gy/5.5-6周,颈部淋巴结阴性者预防量46-50Gy/4.5-5周3) 根治性放疗后残留病例处理鼻咽原发灶残留,局限鼻咽腔、咽旁,颅底阴性者,后装治疗 2-3次,每次8-10Gy,每周1次;残留病灶广泛者,可考虑作缩野照射,每次 2Gy,每周5次,总量10-20Gy颈部淋巴结残留,放疗结束后残留灶》 1cm,可给深部X线或B线缩野照射,每次2Gy,每周5次,总量10-20Gy/1-2周观察3个月仍不消退者,可行颈清扫手术4) 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病例处理① 放疗后》 6-12个月,局限于鼻咽腔微小病灶的复发者,可考虑后装治疗 3-4次,每次10Gy,每周1次② 放疗后》6-12个月,复发超出鼻咽腔者,外照射 40Gy+后装治疗2-3次,每次10Gy,每周1次③ 放疗后1年以上复发者按第二程根治性放疗处理④ 复发病例合并有放射性脑损伤时禁忌再程外照射放疗, 可选用颞浅动脉插管化疗、全 身化疗或补充后装治疗等5) 转移灶的姑息性处理① 骨转移,局部单纯姑息止痛放疗,大剂量每周2-3次,每次400-800cGy,总量25-30Gy;局部咼姑息放疗,每次 200cGy,每周5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