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详细微生物学实验报告.doc
23页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报 告(格式标准) 〔生命科学专业〕 教 师:黎 勇 目录索引 精品. 试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洁染色法 3 试验二 细菌的革氏染色与芽孢染色 5 试验三 常用培育基的配制 7 试验四 酵母菌霉菌的外形结构观看及酵母死活细胞的鉴别 8 试验五、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与显微计数 10 试验六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别纯化 11 试验七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12 试验八 (综合试验)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分别与纯化 13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试验班级:化生系生命科学本科 试验日期: 指导老师:黎勇试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洁染色法 〔目的要求〕学习并娴熟把握油镜的使用技术;观看细菌的基本外形;学习观看细菌的运动性的基本方法; 〔基本原理〕 1. NA=nsinα 2. D=λ/2N.A 3. 目镜可提高放大倍数,但有效放大率取决于镜口率;已经辨论的物体不放大看不清,未辨论物放得再大也看不清; 4. 用悬滴法或凹玻片法观看细菌的运动性时,可以通过真运动能定向地由一处快速运动来区分于颗粒的布朗运动; 〔器材用具〕显微镜、载玻片、凹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凡士林、吸水纸、擦镜纸;细菌、放线菌等固定装片;培育18小时左右的B.subtilis. S.arueus菌斜面培育物;无菌水、生理盐水;精品. 〔方法步骤〕:(一) 油镜的使用镜检装片在中倍(或高倍镜)下找到目的物,并使位于视野正中 聚光镜上升到最高位置,虹彩光圈开到最大,镜头转开成八字形 在玻片的镜检部位(光斑处)滴一滴香柏油 油镜转入正下方 侧视当心上升载物台(缩短镜头与装片距离,镜头浸入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与装片接触) 粗调器渐渐下降载物台(亲密凝视视野,当捕获到物像时,立刻用细调器校正) 认真观看并绘图取出装片,清洗油镜: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香柏油 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残留(用手指帮助,快速拭擦一、二次) 用清洁擦镜纸认真擦干二甲苯(2-3次);(二) 细菌的简洁染色法:涂片 干燥 火焰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油镜观看(三) 细菌运动性的观看 取干净盖玻片,四周涂上凡士林 滴加一小滴菌悬液 凹玻片的凹窝向下盖于盖玻片上 翻转观看 〔结果分析〕 1、画一圆圈表示视野,选取所观看的微生物绘图,留意特别结构、外形和排列;(描画时按视野实际大小5-10倍绘制) 菌名:大肠杆菌 菌名: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大倍数:10010(5) 放大倍数:10010(5) 特别结构:无 特别结构:无 视野观看下微生物的外形 2、油镜使用时为什么必需干燥装片? 防止水油分层,光受到折射而影响油镜性能的发挥 〔试验争论〕 首次试验中有几个要点:一是按无菌操作取用菌;二是涂片技术的把握;三是油镜使用技术;凡试验中同学的所思所想,如无菌操作技术要点、自行处理试验材料、失败与摸索等均可进行争论(如涂片时蒸馏水不宜过多、取用菌时防止菌被灼烫变形、取菌宜少不宜多等均是可以争论的内容);精品.试验二 细菌的革氏染色与芽孢染色 〔目的要求〕观看细菌菌落的特点;把握简洁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在油镜下观看细菌个体外形;学习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并加深对微生物分布广泛性的熟悉 〔器材用具〕E.coli\B.subtilis\S.aureus.的斜面培育物(18-24小时)以及菌落平板各一个;染液:草酸铵结晶紫、划兰氏染液、卢戈氏碘、95%的乙醇、蕃红;无菌水、显微镜、载片、滤纸、液体石蜡是、、擦镜纸、接种环; 〔方法内容〕: (一)试验室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 (二)革兰氏染色法 涂片固定 冷却 结晶紫染色1min 水洗 碘媒染1min 95%乙醇30-60s 水洗 番红复染2-3min 水洗 干燥 油镜镜检 (三)芽孢染色 涂片固定 孔雀绿加热染色(勿干)5min 水洗 番红复染1min 水洗 镜检 〔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被染成紫色者即为革兰氏阳性,被染成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体染成红色,芽孢被染成绿色; 精品. 菌名:大肠杆菌 菌名: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大倍数:10010(5) 放大倍数:10010(5) 染色反应:红色(阴性) 染色反应:紫色(阳性) 菌名:枯草芽孢杆菌 放大倍数:10010(5) 染色反应:紫色(阳性) 图1 视野观看下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 图2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外形图 〔试验争论〕 严格把握脱色程度,是成败的关键;如脱色时间过度,就阳性菌初时之紫色脱出,复染成红色,误成阴性,反之脱色时间不足,阴性菌在初染时的紫色未能脱出,复染时不能染成红色,误以为阳性菌;涂片不能厚;卢弋氏碘即用即配; 作业 1、 绘出所观看到到细菌的视野图,并说明染色反应; 2、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其中是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菌龄及培育条件和染色技术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脱色; 3、 怎样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以证明你的结果的正确?精品. 与已知菌混合涂片比较; 试验三 常用培育基的配制 〔目的要求〕明白培育基的配制原理;明白培育基常规配制程序;明白培育基过程各环节的要求和留意事项;明白半合成培育基的配制原理,学习把握肉膏蛋白胨培育基、马铃薯培育基的配制方法; 〔器材用具〕等配各种培育基的组成成分,琼脂、1N NaoH溶液 1N HCl天平或台秤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育皿、玻璃漏斗等;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线绳、塑料试管盖、牛皮纸报纸等; 〔方法步骤〕 〔一〕 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以小组为单位清洗、控水,按9个为一组,分别用报纸包好并放入烘箱中等待灭菌; 〔二〕 液体及固体培育基的配制过程 原料称量(按配方次序) 溶解 调剂pH 过滤澄清 分装 塞棉塞和包札 灭菌 分别按教材配方配制牛肉膏蛋白胨、马铃薯液体及固体培育基; 〔三〕 培育基的分装 用玻璃漏斗,橡皮管,小玻璃管及弹簧夹制作分装装置 选用15150平口试管或150mL锥形瓶贴上标签 分装(至试管高度1/4-1/3,斜面制作用1/5,半固体用1/3) 要求:每人制作斜面3支;其余分装至锥形瓶中; 〔四〕 棉塞的制作及试管、锥形瓶的包扎 分别制作试管及锥形瓶棉塞并塞好好以牛皮纸包装头部; 〔五〕 培育基的灭菌 培育基用湿热法灭菌;皿用干热法分别灭菌; 〔六〕 斜面和平板的制作(下次试验完成) 〔七〕 培育基的无菌检查(下次试验完成) 〔八〕 无菌水的制备 同时制作无菌生理盐水,置锥形瓶中备用; 〔结果分析〕 以斜面接种培育验证培育基配制成效; 以平板制作及接种24小时培育验证灭菌成效; 简述移液管包装的留意事项; 〔试验争论〕 灭菌器的灭菌成效必需间隔一段时间,加以验证,主要方法除无菌检查外,仍通过压力试纸同时灭菌来验证其压力与温度;培育基通常成批制作备用;但制作后,其贮藏时间有肯定限制,一般室温条件下不超过三周;冰箱4℃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过期不能用; 作业:精品. 1、 记录培育基的成分和名称 2、 分析所配制培育基的碳源、氮源、能源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来源;所配制均为自然培育基,各成分主要来自有机质,微量元素可以由自来水供应; 3、 什么是自然培育基?什么是半合成、合成培育基?试验四 酵母菌霉菌的外形结构观看及酵母死活细胞的鉴别 〔目的要求〕观看并把握酵母菌霉菌的菌落特点、个体外形、生长及繁衍方式;学习酵母死活细胞的鉴别方法; 〔材料用具〕酿酒酵母、红酵母、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红酵母菌落平板各一个;酿酒酵母豆芽汁斜面及酿酒酵母醋酸钠斜面各一支,假丝酵母加盖片培育的平板〕;7.6%孔雀绿染液,0.5%蕃红染液,苏丹黑染液,二甲苯,中性红染液,碘液;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片及盖片; 〔方法步骤〕 〔一〕 菌落特点的观看 〔二〕 个体外形与出芽 〔三〕 子囊孢子的观看 〔四〕 酵母死活细胞的观看; 〔结果分析〕描述酿酒酵母霉菌的菌落外形特点;绘图酿酒酵母的菌体、出芽方式及细胞细节; (一)酵母的菌落潮湿,大而隆起,颜色多样,正反面颜色一样,不透亮,边缘整齐; 菌名:酿酒酵母 放大倍数:10010(5) 精品. 特别结构:芽(出芽繁衍) (二)霉菌 菌落特点:干燥,正反面及中心与边缘不一样;大而疏松; (如右图) 菌名:青霉(Penicillium) 菌名:毛霉(Circinella) 放大倍数:10010(5) 放大倍数:10010(5) 特别结构:分生孢子梗(帚状分枝) 特别结构:孢子囊 菌名:曲霉(Aspergillus) 菌名:根霉(Rhizopus) 放大倍数:模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