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间考级4-6级理论题答卷1.doc
2页培训地点:XXXXX 培训时间:XXXXXXXXX 培训级别:4、5、6 答题人: HC第一题第一题六级六级 打柴舞教案打柴舞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孩子打开艺术之门,陶冶艺术情操,在学习舞蹈时锻炼身体民族民间舞蹈 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从小了解民族舞蹈,了解中国博大的民族艺术文化,在舞 蹈世界中身心健康成长,丰富人生六级打柴舞是一个黎族舞蹈,组合运用黎族的民间舞 蹈“竹竿舞”为素材,整个舞蹈过程既能训练孩子的节奏,又能在“打”与“跳”中间训 练孩子相互协调配合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跳踏步以左右两侧移动时横挪微颤 2、两种跳法,第一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开-关-开-关-开开-关关,开-关-开-关-开 开-关关 第二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关-开-关-开-关关-开开,关-开-关-开-关关-开开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热身跑圈圈、大泡泡小泡泡2、基本功训练肩、脚背、胯、腿、腰技巧训练3、打柴舞学习前奏:(1)1——8 四人站于右后方候场,体对 7 点方向双手握于右肩排成一横排第一遍音乐(1)1——2 向 7 点方向出场,右脚开始成一斜排,第二拍左脚踢右脚旁,正 步位,仰头目视 7 点斜上方。
3——4 做(1)的反面动作5——8 右脚起碎步 8 步,身体略向前俯,目视 1 点(2)1——8 重复(1)1——8 动作(3)1——2 双手持竿上举3——4 第一个人转身面对其他人5——8 竿两端两人持竿下蹲,竹竿并拢放于地面中间两人体对 7 点, 碎步移动到 5 点至竿的一侧,第一人叉腰,另一人双手搭在第一人肩上4)1——8 持竿两人击打短句 1,中间两人同时右起做顫点步短句 1.(5)1——8 重复(4)第二遍音乐(1)1——8 持竿两人做持竿打击短句 3,同时中间两人右起做顫跳点步短句 3.(2)1——8 重复(1)全体双手前后握竿扛于右肩(3)1——8 第一遍音乐(1)1——8,变队形成体对 2 点一斜排(4)1——4 重复第一遍音乐 1——45——8 中间两人面对面持竿碎步后至竹竿的两头蹲下,竹竿收拢于地面,一人碎步跑至竹竿左侧,双手叉腰体对 6 点,一人跑至竹竿右侧双手叉腰体对 2 点5)1——8 持竿两人做持竿打击短句 2,同时中间两人左起做顫跳点步 2 短句 2第三遍音乐(1)1——8 重复第二遍音乐(5)1——8(2)1——4 重复第二遍音乐(5)1——45——6 一人体对 6 点跳至两杆中间,其余三人原地不动7——8 持竿 两人将竹竿上举后,再蹲下将竹竿放于地面,同时中间两人从 竹竿下钻至竹竿左侧,体对 2 点。
3)1——4 持竿两人重复(2)1——4 动作,中间两人右起顫跳点步 2 前 4 拍5——8 全体体对 2 点上举竹竿扛于左肩(4)1——8 脚下重复第一遍音乐(1)1——8,转至体对 3 点一横排(5)1——8 脚下重复第一遍音乐(1)1——8 动作,目视 1 点,1——2 上身前 俯,3——4 上身向后仰,5——8 左手上举做再见,下场4、体能加强训练腹肌训练第二题第二题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是对孩子的艺术兴趣培养、身体气质养成、了解 民族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孩子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时不在仅仅是枯燥的动作而是给 于啦更多丰富的民族元素在里面,加上歌谣和道具,使得课堂变成一个快乐的天堂 《中国 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是个科学的舞蹈教材是徐徐渐进的一级一级舞蹈难度累积的, 根据各个年龄层做划分,科学的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对孩子的培养有 这几个方面 1、思维能力的开发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教材中有大量的动物、生活、游戏的模仿(如四级 “快乐的小鸟”是对动物小鸟的模仿、五级“狩猎娃娃”是对狩猎生活模仿、六级“丢手 绢”是对小时候丢手绢游戏的模仿)模仿也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使儿童在意识形成过程中 主动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把生活的东西带入舞蹈中,在舞蹈的艺术加工中得到升 华,同时也初步的了解民族之间的不同特性,特征开拓思维能力。
2、创造力的开发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会让儿童们自由的摆一个造型(如四级“小木偶” 最后让孩子自己摆一个关于木偶的造型,六级“铃鼓舞”也是在最后摆出一个关于舞 动作)通过不同的造型及不同事物的动作开发,使得儿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不 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自己创造,对民族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 3、合作能力的开发 在舞蹈组合中,孩子们之间有很多的队列变化,相对动作,交叉动作,合作动作始终贯穿 在舞蹈组合中,让儿童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学会配合伙伴,养成团结合作能力,在交 流中学会善解人意,顺利的进入大团体中去如五级“剪羊毛”中一个孩子扮演羊一个扮 演羊毛的人,在队形中半圆后,下场,上场都需要孩子们相互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