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军校职称评审制度.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06514441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军校职称评审制度      长期以来军校的职称制度都在积极的适应和服务于不同阶段的教育训练任务按照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优化起到了较强的激励和选拔作用但我们也看到职评过程中学术不端、权力寻租等积瘤长期存在对“量”和“全面发展”的过度重视并不利于营造适合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因此本文拟对现有的军校职称评审制度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一、出台基于道德标准的“一票否决”职评问责制度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职评问责体系一是明确问责主体首先是“内部”的问责主体(同体问责)即军校职评的职权部门对职评过程中违规的行为进行问责主要是军校职权部门可以最具体最直接的感受到职评的违规舞弊行为并且具备最大惩罚的权力职评的职权部门进行直接问责力度越大所产生的舞弊成本C就越大因此主要解决的是成本C的问题其次是“外部”的问责主体(异体问责)即是由第三方对职权部门履职状况不佳以及参评者的违规行为进行问责笔者认为纪委可以作为这个“第三方”而存在但由于纪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外部问责必须融入更多民主因素相比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非参评教员笔者认为可以由每年参加职评的参评者连同纪委一起组成当年的“职评问责委员会”由纪委负责具体的调查、取证、问责工作当年的临时委员负责监督、发现职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由于事关自身利益临时委员(也就是当年参评者)势必会高度认真负责的相互监督以此达到查处率的有效提高只有让问责的主体实现多元化、将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有效结合才能确保职评问责到位、合法、有效二是完善问责制度要保证职评问责制的有效运作从而防治职评失范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科学规范的问责规范才有可能依法问责我军甚至是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有关职评或者学术评价规范的法律法规现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关于加强职称评审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只是学术道德准则不具备强制性和惩罚性对职评失范行为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惩治职评舞弊的法律确保惩处有法可依保证军校职评的纯洁性笔者认为虽然“杀一儆百”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以儆效尤”的警示作用还是能有效降低职评舞弊行为因此在职评过程中从审核申报材料到随后的评审环节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参评者和职评工作者无论情节轻重一律实行“一票否决”三是规范问责程序规范的职评问责程序应该包括:由职评问责委员会受理和统一管理投诉和检举;规定受理期限、处理期限、复议期限;规定质询等方面的程序要求如问责主体回避的规定、质询答复时限的规定、问责客体申辩程序的规定、听证和申请复议程序的规定;规定职评问责的回避制度、申辩制度;规定职评问责的启动程序以及受理、调查、申辩、审议、决定、复议、申诉等程序合法正当的程序可以防止在职评问责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失误造成矫枉过正      二、推行基于质量规定性的“代表作评审”学术评价机制      (一)“代表作评审”学术评价机制的基本设想“代表作评审”学术评价机制顾名思义就是由参评者本人推荐出一到两篇能够代表自己最高学术水平或最新研究成果(观念)的科研成果代表作然后由“特定专家”对这些代表作进行评审论文作者和评审专家双方信息完全保密以确定参评者的学术水平这种学术质量评价机制可以有效节约浪费在“发表论文攻关”上的成本有利于教员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真正的科研中去具体的评价方式如下:申报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者须将一到两篇(部)代表作送三名具有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至少两名为正高级职务至少两名为校外专家)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者须将两到三篇(部)代表作送四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至少三名为校外专家)申报教授任职资格人员的代表作必须由教授鉴定;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人员的代表作必须由教授或副教授鉴定需要注意的是送审代表作必须是所申请职称专业的学术成果而评审专家也必须是该专业的权威专家职评部门根据参评者申报的职称专业将论文隐去作者资料后分别寄给国内和国外在该专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由专家写出具体的评价信专家全部评审通过者才视为本阶段通过如果超过半数专家(包含半数)认为代表作未达到标准那么直接认定为该参评者本年度职评不通过;如果有一名以上(包含一名)专家认为该代表作学术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职称层次那么职评部门就将此作品再次寄给专家库里另外两名专家进行评审如果还有专家认为不通过该年度该参评者就视为职评不通过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代表作评审未能通过的参评者将没有资格进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阶段换句话说代表作评审阶段其实也就是一种门槛很高也相对客观的“高准入制”      (二)“代表作评审”学术评价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同行异校匿名的代表作专家鉴定机制重在衡量参评教员在从事军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科研成果质量其优势有两点一是公正客观二是权威专业但在设计制度时笔者也预计到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加以说明和规范      一是精简材料力求完整参评者选择的代表作应是任中职(副高职)以来在所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中最能代表本人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的且由相关科研部门审核的、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或者科研成果申报人员在选择代表作时应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前提以所属学科的创造性、学术研究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为标准以军事效益和对本专业的影响力为依据选取精华充分体现送审代表作的专业性和精简性切忌超额申报试图以“量”取胜或者报送与专业不相符的论文、论著导致影响鉴定结果在选取代表作时既要简明清晰又要保持申报人员论文水平的完整性      二是严格审核规范程序代表作评审体制中鉴定材料的报送和审核涉及到很多部门每个部门的稍为疏忽或者遗漏都会导致鉴定材料的不性直接影响鉴定工作的公平与公正如何确保材料的可靠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相关部门的审核问题随着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竞争的愈演愈烈部分参评教员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铤而走险无视学术殿堂的圣洁与高尚论文剽窃抄袭、学术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审核材料要求申报人员尽可能如实提供送审成果的原件如无法提供对其复印件、打印稿、网上下载稿等申报人员应签字负责并经学院审核防止作假行为军校评审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对准备送审的鉴定材料应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严格审核、规范程序      三是早送晚取匿名送审一方面给鉴定专家充裕的时间专家们要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对申报人员的论文、科研成果等进行大量的鉴定工作有时会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各军校和地方高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时间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早送晚取”尽可能提高评审的质量另一方面杜绝送审资料外泄的情况发生对送审者和评审者双方的信息都要严格保密要匿名送审可以在材料封面用学科代码或编号来代替申报人员的姓名这对评审鉴定工作的公正性有很大现实意义:      三、实行基于公正原则的“加权平均”专家评审模式      (一)现有专家评审模式的利弊分析专家评审模式是职称评审部门选取一定数量专家组成职评专家库每次由部分专家根据参评者量的规定性得分对照标准最终确定职称名额的评审制度该模式既能够体现评审的权威性又能够体现评审的民主性最为关键的一点该模式在最大限度的在量化分之外给予特殊情况予以了特殊的关注完善了制度构成但笔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多评审模式是相同的但具体到实施细节却又有太多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非是细枝末节的而是可能影响到整个评审模式的绩效因为无论是全额票决制还是排名票决制都是评审者对参评者的一种“泛化”、“抽象”的评价有时会因为过于印象化而出现一种标准混乱而草草投票的情况就好比拿10个成色相仿的苹果放在你面前让你选择1个最好的隔3天在里面选择1次选择10次以后你会发现你每次都选择同一苹果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这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著名的现象———德罗拉内现象      1.PK比较法由评审专家对参评者的某项参评资料(比如是代表作评审情况W5)两两进行PK比较优胜者计1分劣势者计0分对象自身不计比较分数可以得到PK矩阵将PK矩阵按行相加得到各对象得分然后除以得分合计得到该项测评的评价系数这一比较法有利于全面客观的展现参评者的能力和水平详见表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