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神经内科试题精选2P16.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10847670
  • 上传时间:2019-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0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5.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薄、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侧束的位置和功能?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有颈膨大C4—T1和腰骶膨大L2—S3薄、楔束薄、楔束起自脊神经节;薄、楔束在脊髓后索内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在第5胸节以下,薄束占据后索的全部在第4胸节以上,薄束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薄、楔束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脊髓后索损伤后的表现为:患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闭目时,不能确定肢体所处的位置,站立不稳,不能辨别物体的性状和纹理粗细等脊髓丘脑束:位于脊髓前索(脊髓丘脑前束)和外侧索(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tract 传导对侧的粗触、压觉(痒)信息脊髓丘脑侧束传导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对侧1~2节以下区域痛、温觉信息皮质脊髓侧束: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外侧索内,称为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灰质Ⅳ~Ⅸ层,最终止于前角外侧群神经元;支配上、下肢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球来的纤维书327—328页36. 何谓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右侧动眼神经损伤,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如何?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的反应称为直接对光反射direct pupillary light reflex,未照射侧的反应称间接对光反射indirect pupillary light reflex 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光→(角膜→前房水→瞳孔→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瞳孔对光反射中枢)→轴突→两侧动眼神经副核→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视神经和动眼神经损伤瞳孔后对光反射的变化一侧视神经受损:患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患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37. 端脑的分叶?侧脑室的分部?端脑的基底核?端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分类?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和第一躯体运动区的投影特点?端脑的分叶:Frontal lobe额叶、Parietal lobe顶叶、Temporal lobe颞叶、Occipital lobe枕叶、Insular lobe岛叶侧脑室的分部:中央部 位于顶叶内、前角 伸向额叶、后角 伸入枕叶、下角 伸至颞叶内基底核:为大脑半球白质内,靠近大脑底的灰质团块,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端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分类:联络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连合纤维(胼胝体、前连合、穹隆)投射纤维(内囊)大脑皮质机能定位:第1躯体运动区(4、6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第1躯体感觉(3、1、2区)位于中央后回合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区(17区)在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听觉区(41、42区)颞横回平衡觉区、嗅觉区、味觉区、内脏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8区)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39区)顶下小叶的角回第一躯体运动区的投影特点:①上下颠倒,头部正立②左右交叉,双侧管理联合运动的肌,如躯干肌和会阴肌等 ③身体各部的运动区在大脑皮质所占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38. 内囊(位置、分部、主要纤维束)?右侧内囊出血患者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内囊的位置: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内囊的分部和主要纤维束: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膝-------皮质核束豆丘部----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后辐射 后肢 豆状核后部----视辐射、枕桥束 ;豆状核下部----听辐射、颞桥束临床表现:“三偏”症状:偏身感觉丧失(伤及丘脑中央辐射)、对侧偏瘫(累及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偏盲(损伤视辐射)。

      39. 面神经主干的行程?在面神经管内和关外分支和分部?面神经主干的行程:自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颅后窝→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孔→颅外面神经管内分支 (1)鼓索:其味觉纤维布于舌前2/3味蕾,传导舌前2/3的味觉;副交感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内换元后,节后纤维至下颌下腺、舌下腺,控制其分泌 (2)岩大神经:其副交感纤维→翼腭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泪腺、鼻腔、腭粘膜腺体,控制其分泌 (3)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的运动颅外分支 (1)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等 (2)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3)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它口周围肌 (4)下颌缘支:支配下唇诸肌 (5)颈支:支配颈阔肌面神经管内的分支和分部:1鼓索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 副交感纤维进入舌神经下方的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分泌 2.岩大神经副交感的分泌纤维,进入翼腭神经节换元后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3.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面神经管外的分支和分部1.颞支枕额肌 额腹和眼轮匝肌2.颧支 眼轮匝肌和颧肌3.颊支 颊肌、口轮匝肌和其它口周围肌 4.下颌缘支 唇肌5.颈支 颈阔肌深面40. 舌下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的不同?为什么一侧舌下神经受损,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皮质核束的对脑神经核的支配?上运动元和下运动元的定义及损伤后果?附:面神经核 书 342页 面神经核上瘫Ø       损伤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核束Ø       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动作,笑时,口角歪向病灶侧。

      Ø       肌肉不萎缩 面神经核下瘫Ø       损伤面神经核或面神经Ø       病灶同侧所有面肌瘫痪 额横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笑时,口角歪向病灶侧对侧Ø       肌肉萎缩 舌下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的不同:舌下神经核上瘫Ø       损伤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核束Ø       病灶对侧舌肌瘫痪Ø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Ø       肌肉不萎缩 舌下神经核下瘫Ø       损伤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Ø       病灶同侧舌肌瘫痪Ø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同侧Ø       肌肉萎缩 一侧舌下神经受损,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的原因:属于核下瘫,同侧颏舌肌不能伸,对侧颏舌肌把舌头推向患侧皮质核束的对脑神经核的支配:双侧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下斜肌双侧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上斜肌双侧展神经核→展神经→外直肌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咀嚼肌神经→咀嚼肌双侧面神经核上部→面神经→眼裂以上面肌对侧面神经核下部→面神经→眼裂以下面肌双侧疑核→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咽肌、喉肌双侧副神经核→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对侧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舌肌 上运动元和下运动元的定义及损伤后果:上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即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直接或间接止于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特点: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以上受损,对侧肢体硬瘫;锥体交叉以下受损,同侧肢体硬瘫;躯干肌不瘫痪;皮质核束受损,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硬瘫,对侧舌肌硬瘫肌张力增强,深反射亢进,肌萎缩晚期出现,病理反射征为阳性下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即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又神经运动核、疑核、副神经脊髓核和舌下种经核),轴突构成脊神经、脑神经内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或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至骨骼肌 瘫痪特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所支配的同侧肌肉软瘫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肌萎缩早期出现,病理反射征阴性41. 下肢本题感觉是如何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左食指采血时,其痛觉是怎样传到中枢的?下肢本题感觉是如何传递到大脑皮质的:楔束——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中央旁小叶后部左食指采血时的痛觉:正中神经——臂丛——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外侧束——脊髓灰质I,IV,VIII层——脊髓丘脑侧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42. 视觉传导通路?分析其不同部位损伤后的特点?某患者因垂体肿瘤而视觉障碍,试分析其原因?视觉传导通路:物象刺激视网膜的视锥、视杆细胞 → 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 →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 →视神经→视交叉 (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视束→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 →视辐射,经内囊后肢 →端脑距状沟两侧的视皮质不同部位损伤后的特点:视神经损伤——患侧眼视野全盲;视交叉交叉纤维损伤——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视交叉未交叉纤维损伤——患侧眼视野鼻侧半偏盲;视束,视辐射,视皮质——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因垂体肿瘤而视觉障碍:垂体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纤维或视束,导致视觉障碍43. 颈丛的组成和分支?隔神经的行程特点?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和膈神经。

      膈神经经前斜角肌前面降至该肌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此后,有心包膈血管伴行经肺根前方,在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于膈中心腱附近穿入膈肌44. 臂丛的组成及其锁骨下部发出的主要神经行程和支配?若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中断骨折,肱骨每上髁骨折各损伤什么神经?有什么症状?为什么?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腋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伴旋肱后血管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肌皮神经:起自臂丛外侧束,肌支支配臂部前肌群(喙肱肌、肱肌和肱二头肌),终支为皮支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支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发出分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之外的前臂屈肌群;在手掌发出:①正中神经返支 ②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支配第1、2蚓状肌和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的皮肤尺神经: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在臂中份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内侧,经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在尺侧腕屈肌深面伴尺血管下行,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

      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发出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腕部发出尺神经的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在手部发出①尺神经的浅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②尺神经的深支:分布于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桡神经: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后面,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与肱肌之间,在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和深支桡神经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血管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经肱桡肌腱深面至前臂后区,达手背;深支经桡骨颈外侧穿旋后肌至前臂后面,称为骨间后神经在腋窝,桡神经发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皮支为臂后皮神经,布于臂后区皮肤在臂部,发出臂外侧下皮神经,布于臂外侧下皮肤;前臂后皮神经,布于前臂后区皮肤;肌支支配肱桡肌、肘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肘窝,桡神经分为两个终末支:① 桡神经深支,支配前臂伸肌群;② 桡神经浅支,分支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和关节肱骨中段骨折,伤及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