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砂混凝土超高泵送专项施工方案.docx
33页山砂混凝土超高泵送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第一节 基本概况 1第二节 建筑概况 1第三节 结构概况 1第二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3第一节 编制说明 3第二节 编制依据 3第三章 施工部署 3第一节 泵管体系总说明 4第二节 泵压计算 7第三节 设备机械选择 8第四节 材料相关内容 13第五节 人员配备 14第四章 施工工艺 14第一节 泵点定位 14第二节 泵管对接安装 16水平泵管安装固定 17第三节 U型弯管安装 17第四节 润管处理 18第五节 混凝土浇筑 18第六节 清管处理 20第五章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21第一节 项目组织结构图 21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 21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22第四节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4第五节 成品保护 26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26第一节 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6第二节 环保及文明施工 28第三节 减震降噪 28第七章 安全保障措施 29第一节 安全施工关键 29第二节 安全应急预案 30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基本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勘查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节 建筑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5491.4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8.5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
地下5层,底板面标高-21.700地上分为1号楼、2号楼、1号楼北侧的宴会厅裙楼(4层)及2号楼北侧的室外婚礼场地(1层)首层(标高1.000)以上在1号楼及其裙楼间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分为2个独立的结构单元1号楼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地上79层,其中1~4层为酒店宴会空间,5~51层为办公,52~79层为酒店,建筑高度为375.100m,屋面上为水箱等设备用房,不上人水箱屋面标高为388.700m,外围幕墙顶标高为402.000m2号楼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地上44层,均为办公,建筑高度为203.000m,屋面上为机房等设备用房,不上人机房屋面标高为212.800m,外围幕墙顶标高为231.000m第三节 结构概况1. 结构选型1号楼范围,地下5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21.70m,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1号楼地上79层,其中1~4层为酒店宴会空间,5~51层为办公,52~79层为酒店,建筑高度为375.1m,屋面上为水箱等设备用房,不上人水箱屋面标高为388.7m,外围幕墙顶标高为402m1号楼地上平面尺寸约50.8m×50.8m,核心筒尺寸27.0m×26.4m,共设置7个避难层。
利用楼梯、电梯及设备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办公区及酒店大堂(1~57层)外围为钢管混凝土柱,57层以上(酒店区)因建筑功能的需要取消南面核心筒,外围钢管混凝土柱转换为剪力墙根据建筑立面、平面使用功能及结构受力的要求,1号楼的结构体系拟框架+核心筒或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2. 结构用料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钢材采用Q345B地下室底板C50,侧壁及地下室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余各层楼盖混凝土等级均为C30;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所示竖向构件砼强度等级楼层竖向构件混凝土等级泵送高度(m)备注-3~16C7076.4高标号混凝土超高泵送集中范围17~37C65170.938~58C60272.559~63C55292.5/64~68C50314/69~73C45339.1/74~78C40369.1/79~顶C35388.7最高结构泵点3. 超高层建筑山砂混凝土泵送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机制山砂混凝土本身特性即表面粗糙、外形不规则、级配不均且比表面积大及尖锐多棱角,导致高标号机制山砂混凝土在超高泵送过程中易造成堵管、离析及回流等泵送质量问题,并且山砂混凝土较河砂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产生较大摩阻力序号超高泵送影响因素原因分析主要解决措施1高性能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C60、C65、C70的强度等级越高其粘度越大,导致其流动性差,尤其是高标号山砂混凝土,泵送时需要很大的压力克服管道摩擦阻力。
可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骨料级配进行专门配制2高性能混凝土的泵送压力损失本工程所用C60、C65、C70等高强高性能山砂混凝土泵送阻力比常规混凝土高出很多,但泵送压力损失计算并无规范数据查询我局将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泵送时降低活塞运动速度与泵送压力,并在选择泵送设备时,保留有25%的泵送压力富余量3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压状态下的泌水一般情况下,C5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长距离或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需要的压力很大,当混凝土压力超过30Mpa,泌水现象的程度加重,严重时造成混凝土离析我局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将压力泌水作为主控指标,加强控制混凝土自身抗泌水、抗离析能力4混凝土输送中,管道内压力较强高性能山砂混凝土对泵送管道有很强的磨损性,并且泵送压力较大,泵管本身及接头耐压性能要求较高本工程将采用壁厚12mm,45Mn2合金钢特制耐磨超高压管道,经特殊淬火处理,保障了管道的抗爆能力和耐磨损寿命5混凝土泵送堵管混凝土粘阻力大,泵送压力高,输送距离长,上述因素均会造成堵管可能增大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先打1:1水泥砂浆,浇筑完成后对泵管进行彻底的清洗。
第二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 编制说明本方案编制的目的是为本工程混凝土泵送施工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混凝土泵送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达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本阶段的施工任务第二节 编制依据1. 工程施工图纸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4. 《冬期施工手册》(第二版)5. 《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24 016-2010)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第三章 施工部署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高压输送泵泵送混凝土第一节 泵管体系总说明1. 混凝土泵管设置的原则1.1管路布置应按最短距离和最少弯头的原则来铺设,该工程泵管总长度约520m(含布料机),竖向泵管高度388.7m,水平管96m;1.2输送管路应布置在人员易接近处,以便清理和更换输送管路;1.3为确保高标号机制山砂混凝土超高泵送体系的稳固,通过留设预埋件进行泵管卡扣安装,该工程竖向预埋件和水平设置的混凝土固定台均间隔3m。
1.4各管卡不应与地面或支撑面相接触,应留有一定的间隙,便于拆装同时各管卡一定要紧到位,保证接头密封严密,不漏浆,不漏气;1.5泵机出口锥管处,不允许直接接弯管,至少应接入3米以上直管,再接弯管,该工程泵口的水平管长60m;1.6管路布置应满足先浇注最远处,然后依次后退避免泵送过程中接管,影响作业;1.7泵机附近和人员要进入的危险地段的输送管路时应加以必要的屏蔽防护物,以防因管路破裂或因管卡松脱造成人员伤亡2. 垂直向上的管路布置2.1垂直向上的输送管路从楼面预留孔中穿过,这样便于管路拆装;2.2垂直向上的输送管必须用新管,为满足整体泵管体系设置要求,泵管设置采用分段分规格的布置原则,通过对泵管侧壁压强的计算,进行泵管布置的整体优化 2.3最下面的弯管应为厚壁管,且易于拆卸垂直管路不能使用弯管做支撑,每根管都应设有1~2个支撑点支撑直管及弯管需用夹子固定于墙上,使管路及输送的混凝土料的重力由支撑点传到建筑物上;2.4垂直管路随高度的增加,被输送的混凝土有回流的趋势,对S管产生冲击,为减弱这种冲击力,应在泵机和垂直管路间铺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路;2.5由于泵送距离高、输送量大,该工程拥有两台泵机同时泵送,同时可以防止堵管时能继续工作。
3. 总平面部署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4. 泵点与布料机平面布置图塔楼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其中1#塔楼总浇筑量约8.95万m3,2#塔楼约5.05万m31#标准层最大浇筑量约1030m3,2#标准层最大浇筑量约630m31#塔楼具体混凝土用量初步估算如下:变截面楼层核心筒混凝土方量(m3)钢管柱混凝土方量(m3)梁板方量(m3)总计(m3)备注-5~6619.38169.2221.721010.3均以标准层高4.5米作为估算标准,具体浇筑量以实际为准7~12619.38160.56225.271005.2113~18567.45151.2226.46945.1119~24515.88142.99227.3886.1725~30497.7133.92228.42839.0431~36428.94126229.54784.4837~42411.12117.86229.6758.5843~48378.36110.88230.06719.349~57353.52102.96229.36685.8458~顶371.56225.44596.56为防止混凝在浇筑过程中形成施工缝,因此1栋塔楼拟设置3台半径为28m的HGR28II楼面内爬式布料机,布料机参数如下:型号Y160L-4 B35 IP54输送管径DN125最大布料半径28m工作温度-20°~50°臂架回转角度±365液压系统压力32MPa独立高度20m功率15KW系统流量23.4L/min油箱容积180L2#塔楼拟采用两台半径为33m的HGC33A-4Z內爬式液压布料机,布料机参数如下:型号HGC33A-4Z输送管径133×4(外径×壁厚)最大布料半径33m工作温度-5°—40°臂架回转角度±365液压系统压力35MPa独立高度24m功率30KW操作方式近控、无线遥控电源380V/50HZ5. 泵送体系立面图液压截止阀第二节 泵压计算计算依据: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混凝土泵送所需压力P包含三部分:混凝土在管道内流动的沿程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P1、混凝土经过弯管的局部压力损失P2以及混凝土在垂直高度方向因重力产生的压力P3。
沿程阻力损失:由于山砂的表观特性,通过现场多组同条件试验对比分析发现山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差异通过引入山砂混凝土摩阻调整系数β用以调节,因此对山砂混凝土泵送摩阻力公式中速度系数调整为β*(β取值在 1.2~1.5 之间)式中: —单位长度的沿程压力损失 —管道总长度,垂直高度388.7.m,加上布料机长度及水平管道部分,总长约按520m计 —粘着系数,取K1=(3.0-0.01S1)×102 (Pa),S为坍落度,本工程S=24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