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探析.docx
11页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探析一、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必要性(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必然要求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该地区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建设教育强县的战略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东部经济较发达的部分县(市)人才市场的实地调研发现,高中或中专学历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最低学历要求如果仅仅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县已经很难找到正式工作教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推进作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P研究员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1]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保证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需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这要求各级政府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但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不少县(市),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三个增长”,更没有真正做到“三个优先”主要表现在,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不上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以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勺比例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不少县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高,往往将财政资金优先投入“显性政绩”项目而在教育投入中,只重视义务教育的保障性投入,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则重视不足,一般限于保证教师工资政府的这种不积极态度,直接导致了不少高中阶段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债务严重我们调查发现,江苏、山东一些经济较发达县的普通高中负债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有的学校甚至连利息也支付不起而一些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后,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变得低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引起了高中教师的不满因此,将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可以从政策和法律的角度调动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举措当前,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课题组调研发现,很多县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实习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江苏某经济较发达县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奠基后因为经费问题迟迟无法开工,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新购的实训设备因为没有地方放,只能放在校园内的自行车棚里浙江某经济较发达县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政府每年的经费投入只有一百万元,不够发教师工资,学校只能大量聘用临时工二是招生困难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社会评价低,学生上学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辍学率高我们调研发现,东部相当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县的中职生辍学率已达20%左右以山东某县为例,该县现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三校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的辍学率分别为:13%、16.6%、20.1%;29.4%、26.5%、15.6%;15.9%、17.8%、19.9%中职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厌学等,有些班主任也主动把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劝退解决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有效措施是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依靠义务教育的强制性特点提高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解决招生困难和辍学率高的问题。
四)建设群众满意的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职责[2]我国目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须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生初中毕业时刚满15岁,还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若不继续上学,往往闲散在社会上成为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可能造成很大的违法犯罪风险而高中阶段学校辍学的学生也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近年来,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威胁着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在未成年人犯罪中,非在校生犯罪比率远高于在校生以山东省某经济较发达的县为例,2008年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理的未成年人共43人,全部是非在校生而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为16~17周岁[3]这正是高中阶段教育时期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果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使18周岁以下的学生普遍受到学校教育,将会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建设群众满意的和谐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与其在未成人犯罪惩治和改造方面花费大量资金,不如实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可行性(一)基本具备了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经济实力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以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10年8月发布,不包括县级市辖区)为例,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3.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07.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3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元[4]而在全国入选百强县(市)的126个县(市)中,仅东部的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就有80个,占63.5%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寿光市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位列第34位,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95元(数据来源:寿光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讲话)按寿光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28129人计算,如果免除学生学费(每生每年1600元),每年教育财政需多支出4500.6万元,仅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4%,对当地政府而言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很多经济较发达的县(市)2010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或接近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基本具备了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经济实力二)基本具备了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基础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1997年就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目前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从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而言,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09年为79.2%,规划到2020年实现90%的目标,但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很多地区早已超过了这一目标从2009年各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浙江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江苏省为95.0%,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也已达到或超过90%可以说,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大多数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就初中巩固率而言,2009年,浙江省为99.98%,江苏省为98.56%,山东省为99.20%福建、广东等省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初中巩固率也达到了98%,已经超过了全国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0%的目标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已经达到了国家2020年的目标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率先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条件。
三)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量减少提供了客观条件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适龄学习人口的数量在大规模减少初中毕业生的人数已经从最高峰的每年2500多万,降到2009年的1797.7万今后十几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将保持在1700~1900万[5]与全国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相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的数量也在持续减少2009年,山东省初中毕业生99.6万人,比上年减少8.4万人;浙江省初中在校生176.72万人,比上年减少8.27万人;江苏省初中在校生256.22万人,比上年减少了22.06万人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很多县(市)的情况也是这样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的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育财政负担,降低了实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难度四)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诚然,免费教育不能等同于义务教育,但却触及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核心――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我国目前之所以还没有在全国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但对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只要政府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并不是太难从2007年秋季起,珠海市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
这一措施使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从原来的88%上升到现在的97%,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宁波市鄞州区从2008年秋季起,全区普通高中实施免费教育,全面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些地方十二年免费教育的成功实践,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东部经济较发达的不少地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三年前的珠海、宁波已经相差不大,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借鉴珠海、宁波等地经验,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可行的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建议与对策(一)政策法规保障,分类分区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是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义务教育免费的重要经验[6]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也应坚持这一原则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2009年底通过“两基”验收的县(市、区)占全国总县数的99.5%,前后20多年培养人才不能等,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宜早作规划、早出政策、早订法规,这样才能对各地包括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起到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作用因为就目前各地的现实情况而言,即使当地已具备了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客观条件,也少有地方主动去实施。
从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国家应借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划不同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时间同时对《义务教育法》做出适当修订,增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条款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级政府可以据此修订本省的《义务教育条例》,明确规定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当然,各省的情况不同,各市、各县的发展水平不一,即使在同一省内、同一地市内也不必规定统一的实施时间,而是由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各县因地制宜、具体实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省级政府可以将本省各县分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定不同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最晚时间、考核办法和奖励政策,这样就会有效调动经济较发达的县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积极性二)创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