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中的宋美龄.doc
3页抗战中的宋美龄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个影响中国近代史几十年的历史人物她的 生命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传奇女性她,就是集美貌、财富、权利、荣誉、争议于一身的神秘的民国第一夫人宋 美龄宋美龄一生活了 106岁,关于也的史实和资料也是有很多有看点的地方的, 但是,我们不可能讲那么多的事今天,我们讲的是她在抗日战争的表现为什么选择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呢?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我们的历史资料 中对于宋美龄在抗战中的贡献的正面描写很少;另一个原因是宋在这期间在美国 国会演讲是她一生的巅峰之作,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美国朝野,也为中国的抗战 取得了美国的援助在讲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宋的出身、家族、教育背景及的她的牵动中国几 十年历晚的姻缘1898年,宋诞生在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家庭,在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上 海,展开不平凡的人生她和姐姐宋蔼龄、宋庆龄以及哥哥宋子文、弟弟宋子良、 宋子安打造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宋氏家族1908年,10岁的宋美龄跟随 姐姐的脚步飘洋过海到美国求学,成了那个时代的凤毛麟角的自费留学的小留学 生卫斯里安学院是全世界第一所女子大学,在这所顶尖学府里,她受到了西方 文化的彻底熏陶在当时美国的女孩子也没几个能上卫斯里的,在这所学校里培 养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1917年毕业时,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杜兰学者称号 卫斯理是宋美龄人生的重要驿站1917年结束十年的留学生涯,回到上海当时满清帝国已经成为历史,中华 民国成立这时大姐宋蔼龄嫁给了山西富豪孔祥熙,二姐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 私奔嫁给父亲好友孙中山她在上海活跃于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1922年 在孙中山寓所与蒋介石初次相遇这时的蒋介石已是国民党的明日之星,在战乱 的中国逐渐掌握的兵权他对宋家三小姐一见倾心,从此展开追求行动经过长 达五年的努力,1927年12月1日,这场世纪婚礼耗资数百万,是中国近年来最 辉煌夺目的一场婚礼一方是中国当红的红人,另一方是跨政两界,呼风唤雨的 孔宋财团婚礼的纪录片一度成为上海戏院吸引客人的加映片这桩牵动中国往 后几十年历史的姻缘,让蒋成为孙中山、大银行家孙祥熙的连襟,结为政治、军 事、经济联盟相应地,已掌握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也给了宋美龄一个日 后在中国与世界舞台发光、发亮的机会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走上了艰难的抗日战争之路抗战之初, 中国一直陷于孤军奋战的苦境,世界各国是隔山观虎斗1939年欧战爆发,并 没有直接的影响到中国战场,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涉入太 平洋战争,需要中国牵制日本,局势才开始改观。
这时,宋成了蒋介石政府的超 级宣传员,她透过报纸、杂志、广播和接见外国记者的机会,大声呼吁世界各国, 尤其是美国正视中国战局、支持中国对日抗战如果取得美国支持的话,抗战实 力就会增加很多1942年11月,宋在美国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说,她在美国的 宣传工作,得力于她在政界、媒体与教会的广泛人脉1943年2月18 0,在美国国会发表的20分钟的演说,是美国国会历史上著 名的演说之一,也是第一位平民,第二位女性,登上了这个讲台当时美国的外 交军事重点摆在欧洲战场,宋想努力扭转这种重欧轻亚的政策,她不断提醒美国 听众,当时在日本掌控下的资源已经比德国还多,而且因为没有受到盟军的威协 正日复一日地壮大她演说时釆取的诉求,显示出她对美国文化的深刻了解她 在演说中没有批评美国重欧轻亚,而是举例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降落,受到中国 村民的的欢迎给美国的感觉是中美就是一个史弟邦,如果你不救我就是不救你 自己像这样一个亚洲的民主国家,马上就要被日本给消灭了这位来自苦难中 国的第一夫人,负有向友邦求援的使命,却不能丧失国家尊严,她必须掌握不卑 不亢的诉求方式她穿的旗袍,用的是英文,她的英文用词、发音观念都是非常美式的,她是 从美国文化里面训练出来的,变成了中国的第一夫人,代表中国跟美国接触,等 于说是一个美国养大的孩子,嫁到中国去,现在回到娘家来说,你们要帮我。
这 时全美掀起一阵宋美龄旋风有25万民众听过她的演说她的辞峰、漂亮的风 度、风华绝代、极具魅力,她在左右国家大事,个人魅力征服美国朝野舆论对 一面倒的表示亲善宋美龄的美国之行,不但是中美外交史上的大事,更具了东 方和西方文明碰撞与融合的象征做为第一夫人来调和中西方文化的负面印象, 让大家都可以接受一方面跟她的高度智慧有关,一方面跟她的西方文化的理解 有关但她的行事作风也惹人议论,为宋美龄的个人传奇染上不同的色彩胡适批 评她用词艰深,不知在讲什么艰深的字眼,就连以英文为母语的人都很难,要 让大众听懂更难说她是在炫耀宋是贵族化的第一夫人,她关心的权利、地位、 怎样维持蒋家的地位也有人批评,宋美龄在为分穷困乏的中国奔走请的同时, 自己依然出手阔绰,讲究物质享受1943年在美期间,花费100万美金当时 的100万美金,到现在得是多少钱啊1943年7月,宋结束了九个月的美国之行,回顾这次访美,虽然没有扭转美 国重欧轻亚的策略,但赢得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理解和同情,加速了美国政 府的对华援助,也获得了大批的捐款这年年底,美国国会废除了实施61年的 排华法案,给予华人移民美国的名额宋美龄的美国行,发挥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二次世界大战,为她在东西两个半球之间,铺展出宽广的挥洒空间她为艰苦的 中国高分贝发言,争取国际支持与援助,是她人生的最高点她是中国历史上最 幸运的女性,是第一个中国女性进入世界的舞台,而且是在世界舞台的中心西 方世界在这位出身优越、英语道地、举止优雅的第一夫人上很难看到中国社会的 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她个人对美国社会而言,只有美丽、智慧、神秘回到中 国宋和她的家族面对是全然不同的挑战与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