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春《生物科技》散文.docx
8页吉春《生物科技》散文 4千年以前,我国已开始养蚕,我国的蚕种和育蚕法,2世纪传入日本,6世纪传入欧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杀虫药物的国家之一,周代已使用药草熏烟等方法防除害虫 周代已能利用微生物发酵加工食品,制造醋和酱以及其他食物,用来丰富饮食内容周代编录的诗歌总集《诗》300篇中,已载有植物名称200多种,还有动植物形态、习性、植物栽培 和动物饲养技术的记载 孔子教学生,强调《诗》300篇的学习,以为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从知当时已重视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管子 地员》中论述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植物生态学知识 古代谈时令气节的书,如《夏小正》、《周书时训》、《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 》、《***时则》诸篇,都是根据鸟兽的活动,虫鱼的出没,草木的荣枯,瓜果的生长来断定四时的说明我国在很早的年代里,便已掌握了生物的习性,并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了 周代养马业已很发达,有了比较完善的畜牧行政机构,并设有兽医,治疗牲畜疾疫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帛书《相马经》,说明当时家畜外形学已形成 较系统的理论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形法类》,著录了《相六畜》308卷,反 映了汉代以前对六畜骨法掌握了许多识别经验。
后来《相马经》、《相牛经》等一系列的专著 ,陆续出现《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杂占类》,著录了《昭明子钓种生鱼鳖》8卷,《种树藏果相蚕》13卷,反映了汉代以前对生物的养植、保藏都掌握了具体详悉的方法 由汉初学者编纂而成的《尔雅》中,记载了一千多种动植物的名称和约600种动植物的性状 《尔雅》凡19篇,其中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 兽》、《释畜》共7篇,集中登载了常见生物此外,《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诸书,都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学资料 秦代以前,已发现植物有雌雄,公元166年左右,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第一次记载 了植物性别与繁育的关系,比欧洲早1500年崔寔还是最早记载了稻秧移栽的技术 西汉以前,已掌握了淡水养鱼技术,西汉时已有养鱼的专著《陶朱公养鱼法》(已佚) 西汉《汜胜之书》是记载“人工选择育种技术” 2世纪初,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540部中,属于动植物方面的部类为最多解释每一物的形状、性能为最详其后历代字书,皆沿其体,是古代生物学知识的宝库 3世纪末,晋代嵇含著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植物志,其中关于生物防治的记载比西方早1500多年。
戴凯之所著《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专谱 我国古代本地原有的生物,并不是象后世一样的繁多特别是植物果类,由域外或少数民族 地区引入的不少从汉武帝通西域,由张骞带回的西方名果便有蒲桃(即葡萄)、胡桃、石榴 等3种以后陆续从外地引进的植物品类还很多,6世纪时,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这方面的内容,写成《5谷果蓏菜茹非 中国物产者》,成为一卷充 分说明了我们祖先在生物方面,是很注意取人之所有,补已之所无,来丰富原有内容的 8世纪中叶,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我国的茶树和种茶法 ,9世纪初传入日本,19世纪传入欧洲9世纪时,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许多 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有关于动物逃 避敌害的事例 宋代有关生物的专谱,写作最多如《牡丹记》、《芍药谱》、《菊谱》、《兰谱》、《海 棠谱》、《荔枝谱》、《菌谱》、《蟹谱》之类,名目繁多其中如南宋韩彦直写成的《橘 录》,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柑橘的专著,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南宋郑樵修《通志》,精华全 在《二十略》,其中有《昆虫草木略》,而附以虫、鱼、禽、 兽诸类这便将生物学知识提得很高,竟收入了史书。
14世纪晚期,明代俞宗本写成的《种树书》,(托名郭橐驼著),记载了多种果木的嫁接方 法,是世界上一部较系统地记述嫁接方法的著作15世纪初,明代朱〖JP〖HT5”,7”SS 木肃〖JP〖HT5”SS在《救荒本草》中收集了许多食用 野生植物资料,画出414种植物图谱明代喻本元、喻本亨合著的《元亨疗马集》,是很有 实用价值的著名兽医著作明代王象晋写成的《群芳谱》30卷,清康熙时,编定《广群芳谱 》100卷,登录植物名状较详 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中,记载了各种 花木、果树的品种和栽培方法清代吴其濬著《植物名实图考》,考古证今,绘图立说,所引植物凡174种详博精细为前所未有,是一部实用价值较 高的生物学著作 共和国建立后,1961年5月22日中科院**生物所有一只用人工单性生殖方法获 得的母蟾蜍,繁殖出800多只蜊蚪,多数成长为小蟾蜍,世界曾未有过 2、世界生物学科技 1859年,英国人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1865年,奥地利人孟德尔奠定了生物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地球上出现生物,最早可追溯到30多亿年前早期的生物都是构造极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它们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原则,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岁月,演变成今天多姿多彩、种类万千的生物王国。
第四纪 (200万年前至今)现代人出现,文明开始发展 第三纪 (0.65亿年前-200万年前)哺乳动物迅速进化,森林让位于草地,气候变冷了一些 白垩纪(1.45亿年前-0.65亿年前)恐龙由盛而衰,直至灭绝,出现开花植物 侏罗纪(2.1亿年前-1.45亿年前)恐龙大繁盛,鸟类出现 三叠纪(2.45亿年前-2.1亿年前)爬行类动物发展,恐龙和哺乳动物出现 二叠纪(2.85亿年前-2.45亿年前)松柏类裸子植物开始发展,爬虫类增多 石炭纪(3.6亿年前-2.85亿年前)高大的蕨类繁盛、两栖类动物进一步发展 泥盆纪(4.1亿年前-3.6亿年前)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鱼类大发展,并开始出现菊石、昆虫和原始两栖动物 志留纪(4.4亿年前-4.1亿年前)出现原始的鱼类,海洋中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奥陶纪(5.1亿年前-4.4亿年前)藻类广泛发育,头足类、腕足类和棘皮动物繁盛 寒武纪(5.7亿年前-5.1亿年前)海洋中的红藻、绿藻和三叶虫开始繁殖,并出现低等腕足类动物,但陆地上依然没有生命 前寒武纪(从地球形成到5.7亿年前)单细胞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并出现另一些原始无脊椎动物。
动物科技 自然界约有150多万种动物;分哺乳动物(熊、虎、大象、狮子、猎豹、蝙蝠、骆驼、羚羊、长颈鹿、河马、犀牛、树袋熊、鸭嘴兽、袋鼠等)、鸟类(地球上约有9600种,1000亿只以上鸟,最小是蜂鸟、最大是鸵鸟,还有鹰、大雁、鸭、鹅、猫头鹰、巨嘴鸟、鸵鸟等)、昆虫类(已发现有100多万种,竹节虫、蜻蜒、蜈蚣、蜗牛、蜜蜂、蝴蝶、苍蝇、蜘蛛、蚂蚁等)、海洋动物(鱼类、珊瑚、海星、章鱼、水母、龙虾、鲨鱼、鲸、海豚、海豹等)、濒危动物(大熊猫、 杨子鳄、 金丝猴、蓝鲸)、十二生肖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动物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构成;细菌按形状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类 动物的身体构造有骨骼、四肢、皮毛、爪子、翅膀、眼睛、鼻子、嘴巴;动物的习性是筑巢、捕食、生物钟、决斗、保护、求偶、生育、食物网链 植物科技 植株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 植物学家已鉴别出30万种植物,它们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种子繁育植物,如各种有花植物;一类是孢子繁育植物,包括苔藓水藻、蕨类植物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