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和谐同伴关系的培育.docx
12页中学生和谐同伴关系的培育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采光年前言中学生同伴交往指导是学校及家庭教育的盲点,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和家 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认为‘学习好一切好,学习好代表一切'作为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把握、探讨、研究中学生同伴关系,并有针 对性地加以指导,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将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如果能恰当 地加以利用,则对建立和谐的集体主义班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有着 重要意义,这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分为前言、章节:前言讲述了国内有关中学生同伴关系研究的情况, 并指出这些研究未涉及的方面从而得出了对中学生同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的必要性第一章阐述了中学生同伴关系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影响;尤其 是着重论述了建立和谐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成人、成材的积极作用意在说 明引导中学生建立和谐同伴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章列举并分析了当 前中学生同伴关系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过分依赖、不良竞争、对立关系、 自我封闭、哥们义气同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学生自身等 四个方面探究了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三章就如何引导中学生建立和谐的同伴 关系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强调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道德素 质修养。
然后从端正交往态度、提高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中 学生的同伴交往最后从教育者的角度论述了为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营造和 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的班级交往活动第一章中学生同伴关系概述一、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含义所谓同伴是指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时常在一起玩 的伙伴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 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或者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之间的一种 共同活动并相互合作的关系在不同的群体中,在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 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中学生同伴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同学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学生这个特殊 群体寻求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中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系的 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它在青少年的发展 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二、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为了培育中学生和谐同伴关系,就必须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同伴交往关 系特点一) 初中学生同伴交往关系的特点进入中学后,中学生产生了与儿童时代告别的新异心情,新的环境、新 的学习内容、新的要求、新的朋友,产生着新的同伴关系。
这种同伴交往关 系具有以下特点1、 迫切需要同伴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同学一起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内容和乐趣在生活中使他们感到最为痛苦的事情,就是被同学冷淡、疏远、 歧视和孤立一旦陷入此种境地,他们就感到生活失去了温暖和欢乐有的 学生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孤立,才到校外去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而“同流合污”2、 独立意识增强由于独立意识的发展,初中生的交往从对成人的依 附逐步向独立方向转化,并开始渴望有自己独立交往的天地他们的交往范 围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他们常常私下约定集体去踢球、玩、上网、玩游戏等 正因为这样,家长往往发现孩子一有时间就往外跑,背着成人过一种特殊的“生活”而且这种“生活”不愿意让成人干预,更不愿意让成人涉足3、 制定特定行为规范初中生的交往中制定了特定的行为规范这些 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他们在交往中逐步形成、固定起来的其基本内容是尊重、 平等、忠诚和互助初中生很注意遵守这些交往规范,如果有人“欺负别 人”“告密”“拍马屁”“耍两面派”等等,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4、 冲突逐渐增多初中生同伴关系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是由青少年心 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初中生精力旺盛而又易冲动,争强好胜、自控 力差,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使其既自信又自负而强烈发展的自尊感又不 允许任何人对其加以藐视加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对一些影视中武 侠人物的模仿,便使一些班级“战争连绵不断”二) 咼中生同伴交往关系的特点高中阶段是人逐步完成个体社会化,达到社会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同伴交往关系又出现一些新的特点1、 集体观念增强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指出:青年时期是最 有‘集体精神’的年龄如果说初中生参加集体交往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使自 己不被孤立和歧视,则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参加交往不仅仅是为了免于被 孤立和歧视,还包括满足自己归属、自尊的需要因此在交往中他们十分注 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注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注意自己的威信和 作用2、 重视同学友谊伊.科恩说过“如果没有友谊,人们的任何交往都没 有价值”随着同学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向纵深发展,高中生寻求朋友、建立 友谊的需要也更为强烈与初中生相比,这种友谊一方面具有持久性这主 要是因为高中生交往涉及到许多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而这种“志同道 合”会使友谊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与初中生的泛泛而交不同,高中学生的 交往具有专一性,即关系融洽的朋友很多。
三、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类型中学生中的同伴关系不是单一型的,往往是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系交织 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若干种类来进行研究一)校内同伴关系、校外同伴关系根据中学生交往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把中学生同伴关系分为校内同伴关 系和校外同伴关系1、 校内同伴关系在校内,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其中包 括本班和外班同学对于本班同学来说,学生之间在表面上往往十分融洽, 一般来讲,本班同学之间很少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往往 表现在学习成绩上的竞争、班集体中地位高低的竞争、同伴关系的竞争等等, 由于“中学生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随着情感的稳定,性格的意志力日趋 高”,他们较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因而这些竞争都是如同一股潜流,暗暗在 班级中涌现他们的同伴关系往往受到这样的竞争因素影响,同时依据自己 的爱好、个性等来决定交际程度的深浅,很少能看到那些“竞争对手”能结 成好朋友的2、 校外同伴关系中学生在校外同龄人之间的同伴关系常会在交往中 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在校外,他们的同伴关系常有以下两种特点:首先是刚升入中学的学生一般和原来的同学往来密切,课余时间常在一 起活动,节假日也常结伴外出。
但这种状况,会随着在新班级与新同学的逐 渐熟悉而改变,新生的交往重点转移到新结识的同学,而与原来初中同学的 来往则缩小到为数不多的好友,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范围地聚会来交流各自学 校的情况同时,随着与新同学的友谊进一步加深,还会出现新旧两个交际 圈的交叉,从而出现了彼此的同伴关系拓展,出现非同班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将逐步淡化,来往会逐步减少,但也会出现少数好友随年纪的增大,而发展 成为持久的友谊其次,在校外,由于所处区域(如城乡差异)学校质量(如重点与非重 点)、学校性质(如普中和职中)以及个人素质等的差异对中学生的同伴关 系也有很大影响在我国现阶段,校际学生活动较少,无形中对学生的同伴 关系的建立和拓展起了一定的约束作用,除了部分优秀学生在参加各项竞赛、 会议、夏(冬)令营等活动中,能彼此间发展同伴关系外,其他中学生在校 外的学生间同伴关系就只能约束在较小的范围之中,很难再有大的拓展二)友好关系、对立关系、孤立关系根据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交往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可以把同 伴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对立关系、孤立关系1、 友好关系友好关系的特点是双方接近、融洽、信任、亲密、富有吸 引力青少年需要寻找友谊和志同道合者。
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如能充分满 足学生的这种精神需求,那么,班级的同伴关系必然是融洽的2、 对立关系对立关系的特点是相互不融洽、疏远、排斥、摩擦、冲突、 彼此反感、厌恶、嫉妒、嫌弃,甚至争斗3、孤立关系学生在情绪上如果对对方既不产生积极的体验,也不产生 消极的体验,则在彼此关系上就会相互忽视、冷淡并逐渐疏远三)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同伴交往关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在学校参与各项活动,合作 和竞争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竞争和合作都不可或缺,合作能使人更容易体 验到成功的心理效应,它能使双方得到更多好处;竞争能提高热情,激发潜 能,增强实现目标的内驱力1、 合作关系合作就是协作共事,在追求集体活动目标实现和集体利益 获得满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活动目标,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最终实现“不 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所以,合作关系,是合作者双方心理相容的 关系2、 竞争关系竞争是在追求某种活动目标时比胜负、争高低的双方的 利益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方的胜利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同学间的 竞争关系大体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纯冲突的同伴关系,寸利必争;另一种是 无根本利益冲突的竞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学赶超,使弱者变强。
中学生在学习上、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必然会有各种形式的竞争,因此 中学生必须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形成良性竞争第二章当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一、主要问题中学生同伴关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 过分依赖在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中,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依附于其他同学,事事 依赖别人,自己没有王见而又丧失自尊心吃饭在一起,走路在一起,在一一 起逛街,在一起学习…••形影不离如果其中的一个人有一次擅自离开自己, 而和他人在一起,自己就会感到不高兴,甚至会吵闹长此以往,双方都觉 得很累二) 不良竞争在班级中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原来在各自的学校或者班级是佼佼者但 ‘一山不容二虎’,双方铆足了劲要竞争在班级中他们的竞争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学习上竞争为了能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有些同学采取了一些不良 竞争手段如乘对方不注意,把他的学习材料悄悄的偷走,又如在同学中间 散布不利于竞争对手的信息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同 伴关系建立和和谐班风的形成三) 对立关系由于某种原因(性格、心理、学习等)中学生间也会产生对立关系如 一位学生平时比较内向,喜欢独自一人,而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性格外 向,喜欢和同学交谈,在班级表现比较活泼。
这样两位学生由于性格问题, 彼此就看着不顺眼,慢慢地就会产生对立这种对立关系不仅影响双方的学 习、影响同伴关系,而且还会带来班级内部的不团结,发生内耗四)自我封闭在班级里,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他们经常是独来独 往,一般不和其他同学联系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自己一 个人去面对解决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这些同学在班级里人数 不少,对班集体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五) 哥们义气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的一生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在生 理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所以,他们的思维、言 行,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偏激性同时,他们的情绪和情感的内容 十分丰富,重感情,讲友谊但总体看来,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 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六) 嫌弃儿主要是学校中的学业不良儿童学校中的成绩往往是一种 荣耀,学业成绩好就被同学所尊敬与羡慕,学生往往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 往,不想与不良学生"同流合污",因为学业不良儿童往往被教师认为是不好 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不良的地位七) 矛盾儿多数为自我中心化的孩子,他们惟我独尊,别人都得听他 的,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心眼又小,导致同伴关系紧张、与小朋友之间矛 盾重重。
祖辈带大的孩子、保姆带大的孩子、家庭溺爱的孩子、交往剥夺的 孩子等极易成为"矛盾儿"二、成因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社会因素1、 错误价值观的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