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清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5页12清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清贫 教学目标 1.以布置“红色事件追忆展区"为任务,通过分析梳理、归类比较,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方志敏清贫的形象 2.以布置“红色图片陈列展区”为任务,通过合作探究、批注想象,聚焦三次搜查的片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体会文章借助侧面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手法 3.以布置“红色记忆影音展区"为任务,抓住动作、神态、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传承“清贫”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以布置“红色图片陈列展区"为任务,通过合作探究、批注想象,聚焦三次搜查的片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体会文章借助侧面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流程] 任务一:布置“红色事件追忆展区” 活动一:回归单元任务,引入“责任" 回顾单元任务我校布置校园革命纪念馆,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借助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设计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刘伯承纪念馆”,感受了他们身上的责任意识谁来说说设计革命纪念馆,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 板书:梳理红色事件,定格红色画面,留存红色记忆 活动二:梳理典型事迹,感悟“责任” 1.交流预习。
齐读课题交流理解“清贫"的含义课前大家查找了方志敏的生平及被捕前后相关资料,现在请交流一下吧 2.任务驱动通过课前预习资料的交流,我们认识到方志敏是一位对党忠诚、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今天,我们借助课文《清贫》,为方志敏同志设计一个纪念馆(板书:清贫),来缅怀这位革命英雄 过渡:在这篇自述随笔中,方志敏对“清贫”的理解,是借助“一桩趣事"来呈现的引导学生围绕“一桩趣事”布置“红色事件追忆展区"红色图片陈列展区”“红色记忆影音展区" 3.布置“红色事件追忆展区”默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完成“方志敏典型事迹表" 第一次搜查___ 第二次搜查___第三次搜查 4.交流分享“方志敏典型事迹表”,并借助表格简要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5.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次搜查"趣在哪里,并揣测每一次搜查中方志敏的内心想法在对比中,感受国方兵士的贪婪与方志敏的冷静、坦然处之,初步感受方志敏的清贫 活动三:探寻历史展品,铭记“责任” 如果把这件事中的物品留存下来作为展品,这样的纪念价值会更大 1.认读词语,确定展品这是课文中出现的表示物品的词语,读一读并思考哪些可以作为“方志敏事迹展区"的展品。
出示词语: 一只时表 一支自来水笔 几套旧的汗褂裤 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木柄榴弹 引线 金镯 金戒指 2.指生读,正音 3.引导发现规律第一行词语能表现方志敏的“贫”;第二行词语表示国方兵士的凶恶与贪婪,能表现出方志敏的“清"左边四个词语是课文场景里存在的事物,可以作为纪念馆的展品;右边的四个是场景里提到的事物,不太适合作为展品 4.引导思考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方志敏 小结:“贫”是物质上的贫穷,“清"是精神的高洁,在方志敏身上,我们看到共产党员崇高的品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任务二:布置“红色图片陈列展区” 刚刚我们通过搜寻展品,布置了“红色事件追忆展区”,了解了方志敏的典型事迹接下来,我们来布置“红色图片陈列展区”,借助课文去定格值得记录的画面,来丰富这个展馆,更进一步走近方志敏 活动一:定格人物典型形象 1.出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中哪个画面最能反映、体现方志敏的形象 请摘录或者设计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完成“历史图片采集卡" 历史图片采集卡——第( )次搜查 人物 神态 动作 内心活动 方志敏 国方兵士 2.小组交流三次搜查的画面。
(1)第一次搜查:从国方兵士凶恶的神态以及“搜、摸、拿榴弹、拉引线”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国方兵士的贪婪、凶恶通过方志敏镇定的神态感悟他泰然自若的内心 (2)第二次搜查:关注国方兵士“坚决不相信"企望”的神态以及“搜、弓着背、捏裤裆、捏衣角"等动作,体会他们不死心、贪婪的内心;关注方志敏“微笑着,淡淡地”的神态描写,体悟方志敏镇定勇敢、鄙夷国方兵士的内心活动 (3)第三次搜查:关注国方兵士“低头注目"的神态,“搜”“抢夺"等动作,体会他们对共产党人如此清贫的不可置信;在交流方志敏的神态和动作中,深化理解其镇定自如、鄙夷不屑的内心活动 3.引导思考:在三次搜查之中,国方兵士和方志敏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4.发现国方兵士的异同出示相关句子: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商禅游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失望啊! (1)比较相同点:两次搜查都是用“捏"这个动作,说明搜查得非常仔细 (2)比较不同点:第二次搜查是“过细地捏”,说明搜得更仔细,捏的位置不同,连裤裆都没有放过。
(3)指导朗读读出国方兵士的贪婪与方志敏对他们的轻蔑 5.发现方志敏在三次搜查中的相同点 (1)发现相同点在三次搜查中,方志敏都表现得镇定自若、大义凛然 (2)迁移想象激发想象,抓住神态的轻蔑、动作的泰然,展现方志敏的形象 (3)指导朗读读出方志敏的镇定自若和对敌人的蔑视 活动二:比对阅读挖掘写法 1.比对阅读出示描写方志敏和国方兵士的语句 2.质疑思考方志敏是故事的主人公,思考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笔墨描写国方兵士 3.品味写法课文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凸显人物形象,重点刻画国方兵士的自私贪财,更能体现方志敏的廉洁奉公 4.小结:通过布置“红色图片陈列展区”,借助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我们体会到国方兵士的贪婪,感悟到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形象 任务三:布置“红色记忆影音展区” 借助典型事迹和典型图片,展现了方志敏清贫的形象接下来,我们试着将这段红色记忆的对话录下来,布置“红色记忆影音展区”,实现更直观深远的教育 活动一:读对话,体悟情感 (1)出示文中的对话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2)指生分角色朗读 (3)关注文中标点交流第9自然段句末的标点“ !”,它的含义是什么 (方志敏的自豪和讽刺) (4)引发思考方志敏自豪什么 讽刺什么 (作为一名舍己为公的共产党员而自豪,讽刺国方兵士的贪婪) (5)同桌分角色朗读我们可以把这段对话作为音频资料,放在影音馆里进行展览 活动二:访人物,解读内心 1.人物采访回顾“历史图片采集卡”,结合刚才读过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所体验角色的内心活动 2.交流分享引导体验国方兵士的学生体会国方兵士自私自利、无所不用其极想要得到钱财的阴暗心理;引导体验方志敏的学生体会方志敏对国方兵士的蔑视以及磊落泰然的内心 3.有感情朗读借助音频资料,我们走入了人物的内心,相信展馆里播放这一段历史影音资料会很有教育意义 活动三:补资料,拓展阅读 1.出示资料。
悬赏告示:捉拿方志敏,赏洋八万大洋 方志敏被捕几个月前,他给中央苏区一次性送去2000 两黄金,100余万元银元,40余箱药品 2.交流对“贫”与“富"的理解结合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共产党人物质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富足 3.分析“贫”与“富”的联系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共产党人清贫的品质,才带来现在富裕美好的生活 4.推荐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革命先辈的内心,感受其崇高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