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利用色彩激发小班幼儿对绘画的兴趣.doc
5页浅析利用色彩激发小班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摘 要:美是一切的开始,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和有力手段,幼儿在美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主要是运用色彩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在向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育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从幼儿对颜色感知和发展的顺序看: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是从辨别颜色开始的,然后才是逐渐地给颜色配对帮助幼儿指认颜色,掌握各种颜色名称,进行给颜色命名,经过教学实践,我根据幼儿这一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室内外优化幼儿学习活动环境,?更区域中的活动材料,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大胆参与,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色彩感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绘画活动;色彩 一、小班幼儿色彩认知和作画能力的现状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能准确辨别红色、黄色、绿色等基本颜色,但是不能区分色彩的明暗度,例如黄和淡黄,绿和浅绿等他们对一些相似颜色也不能正确辨别,例如粉红和橘黄,红和紫,绿和蓝等小班幼儿运用色彩作画水平还处于涂鸦状态他们运用色彩时,没有明确的创作目的性,而且通常只用一种颜色来进行涂色。
笔者在对幼儿进行色彩绘画水平测试时,让幼儿绘画彩色气球,发现大部分幼儿喜欢选用色彩比较鲜艳的颜色,对灰暗的颜色用得较少因此,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运用色彩作画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平 二、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光有绘画兴趣,没有绘画技能,幼儿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 1.采用游戏的方法 (1)涂色游戏:涂色游戏就是教师画好物体形象的轮廓,然后在轮廓中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如:请幼儿涂红苹果等 (2)添画游戏: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图中的主要形象,然后请幼儿添画一些辅助物如:教师在纸上画出动态不一的小鸡的形象让幼儿添画“小虫子” “点小米”或画“篱笆,小草” ,教师画美丽的金鱼让幼儿在金鱼嘴的前方添画水泡等让幼儿主动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开始教幼儿画画时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事物,选择外形可以概括成点、线的物体为内容,如用点画“飘落的雪花” 、用短线画“绿绿的小草” 、用圆画“苹果、气球”等圆是绘画活动中最早的图形,画圆圈时,幼儿往往急于将起点和终点合拢,因而不容易成功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边画边说:“圆圆慢慢圈起来” 。
又如:画葡萄时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印象和兴趣 3.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比喻成木棍,竖线比喻成木棍站立,横线比喻成木棍睡觉,弧线比喻成木棍弯腰讲时掌握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喜欢用重叠词因此,在讲形象特征时多采用重叠词,如讲鸭子画法时可以这样说,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 4.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进行教学把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边讲边画,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 5.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角,扮演小画家,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和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画画,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鼓励、肯定幼儿 幼儿园的备课不仅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
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 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 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 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小班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手掌印画” 、 “拓印图形” 、 “纸团压印” 、 “泡泡画” ,以及“添画、吹画”等活动。
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在新的绘画教学模式下,要求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注重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等目标的培养,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对于幼儿来讲,它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所以教师要将选择的内容的出发点由以老师为主的“我要他画什么”转到以孩子为主的“孩子想要画什么”上来,老师则成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造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