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板》加点字.doc
5页《活板》教学目的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主义精神4.学习按工作程序说明的顺序(重点)教学过程一、解题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辞海》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活板》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作者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昇shēng 薄bó 唇chún 和huò 炀yáng 砥dǐ 更gēng 瞬shùn 帖tiē 韵yùn 贮zhù 粘zhān 燔fán 沾zhān 予yú 旋xuán 从zòng三、第1段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板:刻板、雕板这里是指“用刻板、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代“板印书籍”,即用“板印”的方法印书籍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公元907—979年始:开始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已后:以后,“已”通“以”典籍:这里泛指各种重要书籍为:(判断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译文: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翻译注意:(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
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四、第2段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1、第一层: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布衣:平民昇:同“升”为:(动词)发明译文: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字板(印刷)提问:“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提问:这一句介绍了什么?(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 “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第二层: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其:它的,指活字版印刷的钱唇:铜钱的边缘一印:一(个)字模火:(名词作状语)用火令坚:即“令之坚”,使(字模)坚硬译文:它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字模)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作一个字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设:设置其:铁板的以:(介词)用和(huò):混合之类冒之:“之”均为代词,前代“这”,后代“铁板” 冒:蒙、盖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则:(副词)就置:放置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就满:(动词)排满为:成为一板:一(块)印版持就:即“持之就”,持:拿之:代铁板就:靠近之:铁板药:指“冒”在铁板上的松脂、蜡等物稍:稍微其:它的,指排好的字模的砥:磨刀石则”都是顺承连词,译作“就”译文: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满铁框子就算作一块活字印板,拿着(它)靠近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好的)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
——以上介绍制作活板的工序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若:如果止:通“只”未为:不能算是,不能算做若……则:如果……那么极为:很是神速:极快、快得惊人译文: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作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么就快得惊人了——这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作:准备已:已经自:别自,另外者:……的毕:完成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时间很短就:完成译文: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排字了,这块印刷的刚刚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交替轮流使用它们,很短时间就能完成——这句介绍两板交替——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3、第三层: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每一字皆有数印……殊不沾污”)共四句话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印:字印以:用来备:准备者:……的字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帖(tiē):贴,用标签标出之:指不用的字模。
韵:古书印韵分部帖(tiě):标签木格:用木格贮(zhù):贮存之:它们奇:生僻的,不常用的素:平时,一向者:……的字旋:随即,立刻之:它,即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为之:制作字模者:……的原因文理:纹理质地兼:同时,又取:拿下来讫:终了,完毕火: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火烤拂:掸去之:字模其:那些殊:极,绝沾污:弄脏 译文: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的字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如烧烤的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五、学习第3段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其:他的,(或“那些”)“为……所……”被动句式为:(介词)被。
予:我的群:众,诸从:堂亲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兄弟及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六、课文分析(一)分析第2段第二层1、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2、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3、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
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二)分析第2段第三层要求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1、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2、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3、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4、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七、总结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八、检查、解答疑问(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孤立看这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结合上下文,就觉得欠精确上文“板印书籍……”,可推知这个“印”应是“板印”的略写,译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谓语,动词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这里表明烧的方法,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烧”,“火”,动词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