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375877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研究【摘要】通过对人文精神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联系普 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热点,分析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 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状况,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 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如采用开放式教学等进行探索,为普 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精神大学生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在人文精神构建中的积极作用(一) 教育导向作用当今高校体育教育是以育人为先,在此同时才健体其 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 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可导引 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塑造现代 意识,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 激励凝聚作用高校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学校、团体、组 织及个人的荣辱和威望这就要求每个参加的学生要尽自己 最大的努力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努力创新,整个活动过程 充满着激励学生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 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三) 充实情愫作用髙校体育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情感体验,顺应了现代人 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项目里,学生可以得到对 集体、社团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在娱乐体育项目里,学生可 获得愉悦感和欣快感在竞技项目中,学生在成功与失败、 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的体验中,受到各种复杂情感的冶 炼四)娱乐调节作用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高校体育,是活跃学生生 活、调解紧张单调的生活节奏和增添生活情趣的最直接最佳 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参与娱乐休闲活动的同时,可提高社会 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可增加文化素养, 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育人的目的体育从形式上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教育,透明程度 高,组织形式灵活,同时有利于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有利 于产生心灵的共鸣与呼应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人 文精神,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 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对推进体育教学内 容与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与"以人为本”的普通高校体 育课程改革(一)正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第一,同我国普通髙校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仍 处于辅助地位,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进 行普通高校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显然缺乏强有力的开展基础第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和手段缺乏时代感。

      以教师 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内容,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任务, 以考核为保证的教学模式,明显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1] 在这种以技术传授为指导的教育范式中开展大学生人文精 神教育,其发展前景不言自明第三,教材体系不规范,现 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所用的教材中,很少具有人文精神教育 方面的相关内容,教材尚且如此,效果可想而知第四,教 学连贯性差,大三、大四体育教学断裂现象严重学生一进 入大三后,体育课都断裂了,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更不用 再提了第五,忽视余暇体育和学生体育活动习惯的培养, 忽略大学生在大众体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因而也导致了在余 暇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生体育活动习惯的养成中进行人文 精神教育与培养的良机丧失在余暇体育和体育活动习惯的 培养中进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展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普通 高校体育在这两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亟需改观二)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高校作为人文精神的策源地,培养知识“载体”的摇 篮,要考虑对被教育者在知识灌输上的提升与完整性在知 识经济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有较高层次的文化,更要求人们 知识具有全面性。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是 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为一体兼有自然、 社会、人文等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它具有综合素质教育 的优势,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认知能力、独立生 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 迁移性,而这正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需要的综观高 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育必须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根 据人才素质结构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和习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三)明确高校体育教育与弘扬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弘扬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人体的需求 和满足,而且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最核心的就是要摒弃把体 育作为对人的纯生物学改造过程的生物体育观强调体育与 教育、文化相结合,把体育当作一个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 不仅包括育体,而且要育新、育群培养学生不断追求卓越、 挑战自我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 的竞争与合作意识、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公正、 公平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 理调节能力等。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 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愿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使学生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终生体育 的习惯,具有终生体育的能力,最终实现人全面、自由和谐 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使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学 会欣赏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各种美,通过体育了解世界各民 族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修养四)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与方法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有没有引起学生对这门学 科的兴趣,而不仅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学生喜欢这门 课,对它有兴趣,就会自己去学习、去钻研课程教学要引 起学生兴趣,教师当然要熟悉这门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及其 对人类社会的功用与影响,然后组织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领会其基本线索与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4]教师还应 该让学生知道,这门学科还存有无数未解决的问题,留待后 人去钻研、去解决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 问,激发他们积极思索与探讨,从而激发参与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应 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 过程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去从事教学,把每一个概念与理 论的引入看成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 的启发。

      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争 辩,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 见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 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三、小结随着人们对体育本质、功能、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拓展与 加深,教育者认识到高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中涵盖的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对冶 炼学生的性情、意志、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价值无 量人文精神的缺失必然制约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而人文 精神的塑造是长期的、潜在的,人文修养的提高更是一个 “内化”过程体育教学从形式上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 教育,透明程度高,组织形式灵活,有利于师生产生心灵的 共鸣与呼应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 神的灌输和渗透,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 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现实的要求,对推 进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梁昌莲.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J].中国 体育科技,2004, 40 (5).[2] 崔伟.体育课程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3] 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协.中国高校体育改革[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上海教育出版[4]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皿]•上海: 社,199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