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课件.ppt
48页成才之路 ·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神奇的汉字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 —— 消灭错别字 第三课 经 典 晨 读 1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因 事 悟 理 4 双 基 要 点 5 语 林 趣 话 6 随 堂 练 习 7 课后强化作业 8 经 典 晨 读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 南唐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 ① 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②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 ③ 怜 【 简介 】 《 菩萨蛮 》 , 词牌名 同前 李煜 (937- 978), 南唐后主 初名从嘉 字重光 , 号钟隐 , 元宗第六子 , 公元 961- 975在位 , 世称李后主 南唐为宋所灭 , 李煜投降后押至汴京 , 半为俘虏半是降臣 , 被封为 “ 违命侯 ” , 978年被毒死 李煜能诗善文 , 爱好音乐 , 尤擅填词 , 洞晓音律 , 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 也是整个词史上的一流大家 。
他使词从音乐的附庸渐变为抒情述怀的文学作品 , 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与文学地位 , 留下了许多首令人千古传诵的词篇 , 丰富了中国与人类的精神宝库 【 注解 】 ① 刬 (: 刬 , 只 , 仅 袜 , 指只穿袜在地上行走 ② 金缕鞋:金丝线透过的鞋 ③ 恣意:恣 , 放纵 , 听任 恣意 , 放肆 , 任意 【 故事 】 李煜妻妹为周后小妹周嘉敏 , 风姿佳妙 , 神采端静 , 机敏有才 , 情窦初开 , 对姐夫李煜崇拜而又喜爱 其实李煜已偷偷爱上了她 一天傍晚 , 李煜叫花匠给嘉敏送了束花来 , 花底还有一封信 信中有一词表达相思 , 还有两行注 , 约嘉敏 “ 三更月下 , 画堂南畔 ” 幽会 嘉敏多么高兴多么兴奋 ,决心要不顾一切去赴约 这天晚上 , 娇花明艳 , 月色朦胧 , 轻雾弥漫 嘉敏想:好不容易才有这时机 ! 这样的夜晚 , 不是正好向情郎那里奔去 ,决不可迟疑 ! 可她又生怕这幽会被她的保姆 、 姐姐和宫人们发觉 走出房门 , 怕惊动别人 , 干脆脱下那钉有小金铃的鞋儿 ,只穿着一双白绫袜子 , 轻轻在地下行走 , 急步上了玉阶 , 手里还小心翼翼提着那双脱下来的金缕鞋儿 。
在画堂南畔果然见到了情郎 , 一头扑进他的怀里 , 嘉敏激动得一身颤抖 , 心里还悄悄诉说道: “ 我偷偷跑来 , 好不容易 ! 我要让你尽情的爱怜 ! ” 高 考 导 航 (2015年高考湖北卷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 ,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商埠 绰约 扣人心弦 扶老携幼 B. 博奕 翘楚 以逸待劳 固若金汤 C. 笃信 聪慧 日臻成熟 灸手可热 D. 溃乏 矫情 所向披靡 汗流浃背 【 解析 】 “ 奕 ” 应该为 “ 弈 ” “ 灸 ” 应该为 “ 炙 ” “ 溃 ” 应该为 “ 匮 ” 【 答案 】 A 【 命题立意 】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 识别错别字 2. 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 消灭错别字 因 事 悟 理 1. 本节开头用康熙皇帝写错别字做引子 , 意在说明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错别字现象从古到今广泛存在 。
(2)错别字会导致改变原意 , 乃至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3)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4)人人都应把 “ 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 ” 当作自己的职责 2. 我们身边有哪些错别字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只要稍加注意 , 便会发现身边的用字不规范现象 , 如“ 一往情深 ” 被改称 “ 一网情深 ” , 做了网吧的名字;理发店门口赫然挂着 “ 我形我塑 ” 的招牌;电视广告每天宣传 “ 咳不容缓 ” ;一出门就看到 “ 食全食美 ” 这给我们的语言教育 ,尤其是对在校学生的语言教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3. 错别字有哪些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乱造简化字 有的街头错字是有人为了减少笔画而故意乱用同音字或乱造简化字造成的 (2)滥用外文字 广告中经常可见诸如把 “ 异想天开 ” 写成“ 之类 (3)生造网络字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 网络语言也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语言趋势 , 而这类语言打破了传统的语言习惯 。
如: “ 周末 , 读大学的 哥 )回来了 , 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 , 都系 ‘ 偶 ’ (我 )非常 ‘ 稀饭 ’ (喜欢 )的 就 ‘ 酱紫 ’ (这样子 ), ‘ 偶 ’ (我 )就答应 德基 、 比萨饼 、 麦当劳 )„„ ”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段文字都会感到不知所云 , 但这却是某中学生作文里的一段文字 (4)乱用繁体字 1956年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了《 汉字简化方案 》 , 这种简化字已成为了社会用字规范 目前在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规范汉字 , 繁体字则是不规范的 , 也不能将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 双 基 要 点 1. 什么是规范汉字 ?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 ?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用字 , 机关公务用字 , 新闻出版 、 广播 、 影视等媒体用字 , 公共场所的标牌 、 宣传标语 、 广告等用字 2. 学生在读写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有哪些 ? (1)是读音相同相近 , 如 “ 食不果腹 ” 误为 “ 食不裹腹 ” ,“ 粗犷 ” 误为 “ 粗旷 ” ; (2)是字形相似 , 如 “ 气概 ” 误为 “ 气慨 ” , “ 辐射 ” 误为“ 幅射 ” ; (3)是意义混淆 , 如 “ 凑合 ” 误为 “ 凑和 ” , “ 针砭 ” 误为“ 针贬 ” ; (4)是不明典故 , 如 “ 墨守成规 ” 误为 “ 默守成规 ” , 不知道 “ 墨 ” 指战国时的 “ 墨翟 ” , “ 黄粱美梦 ” 误为 “ 黄梁美梦 ” , 不知道 “ 黄粱 ” 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5)是忽视语文法规 , 如 “ 重叠 ” 误为 “ 重迭 ” , “ 天翻地覆 ” 误为 “ 天翻地复 ” , 又比如 “ 大拇指 ” 错成 “ 大姆指 ” ,这是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 。
3. 怎样识别错别字 ? (1)利用词素的对应关系识别 许多词语的结构是并列关系 , 词素之间形成对应关系 利用词素的对应关系 , 是识别错别字的有效方法 先看下面高考中出现的词语:好高鹜远 、 兴高彩烈 、 一张一驰 、 怨天忧人 、纷至踏来 、 蘖根祸种 、 插科打浑 上述几个词语都是并列关系 , 都有错别字 “ 鹜 ” 与 “ 好 ” 对应 , 当用表 “ 追求 ” 的“ 骛 ” ; “ 彩 ” 与 “ 兴 ” 对应 , 当用表 “ 神色 ” 的 “ 采 ” ;“ 驰 ” 与 “ 张 ” 对应 , 当用表 “ 松开 ” 的 “ 弛 ” ; “ 怨 ” 与“ 忧 ” 对应 , 当用表 “ 怨恨 ” 的 “ 尤 ” ; “ 踏 ” 与 “ 纷 ” 对应 , 当用表 “ 多而重复 ” 的 “ 沓 ” ; “ 蘖 ”与 “ 祸 ” 对应 , 当用表 “ 罪恶 ” 的 “ 孽 ” ; “ 科 ” 指古戏曲中角色表演的动作 , “ 浑 ” 表示水污浊不清 , 显然 “ 浑 ” 与“ 科 ” 不能对应 , 当用表 “ 在古戏曲中开玩笑 ” 的 “ 诨 ” 再看下面高考中出现的词语:轻歌曼舞 、 源远流长 、 山清水秀 、愤世嫉俗 、 旁征博引 、 珠联璧合 、 峨冠博带 、 遐思迩想 。
上述几个词语也构成并列关系 , 没有错别字 与 “ 轻 ” 对应的 “ 曼 ” , 不能误作 “ 慢 ” ;与 “ 流 ” 对应的 “ 源 ” , 不能误作 “ 渊 ” ;与 “ 秀 ” 对应的 “ 清 ” , 不能误作 “ 青 ” ;与“ 愤 ” 对应的 “ 嫉 ” , 不能误作 “ 疾 ” ;与 “ 引 ” 对应的“ 征 ” , 不能误作 “ 证 ” ;与 “ 珠 ” 对应的 “ 璧 ” , 不能误作“ 壁 ” ;与 “ 冠 ” 对应的 “ 带 ” , 不能误作 “ 戴 ” ;与 “ 迩 ”对应的 “ 遐 ” , 不能误作 “ 暇 ” (2)依据词素的含义代入验证 把平时积累掌握词素本身的含义 , 代入构成的词语中验证 , 看是否适合词语的表意要求 , 有时就能够很明显地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 如高考中的下述词语:有志者事竞成 、 拌脚石 、 国藉 、 惦量 、 凋蔽 、 气冲宵汉 、 贪脏枉法 “ 竞 ” 是 “ 竞争 ” 的意思 , 而 “ 竟 ” 是 “ 终于 ” 的意思 , 应为 “ 竟 ” ;“ 拌 ” 是 “ 搅和 、 争吵 ” 的意思 , 而 “ 绊 ” 是 “ 挡住或缠住 ,使跌倒或行走不便 ” 的意思 , 应为 “ 绊 ” ; “ 藉 ” 是 “ 垫 、借 ” 的意思 , 而 “ 籍 ” 有 “ 书籍 、 籍贯 ” 的意思 , 应为“ 籍 ” ; “ 惦 ” 是 “ 挂念 ” 的意思 , 而 “ 掂 ” 有 “ 估量东西轻重 ” 的意思 , 应为 “ 掂 ” ; “ 蔽 ” 是 “ 遮掩 、 掩盖 ” 的意思 , 而 “ 敝 ”有 “ 破败 ” 的意思 , 应为 “ 敝 ” ; “ 宵 ” 是 “ 夜 ” 的意思 , 而“ 霄 ” 指 “ 云霄 、 天空 ” , 应为 “ 霄 ” ; “ 脏 ” 从 “ 月 ” , 表“ 不干净或内脏 ” , “ 赃 ” 从 “ 贝 ” , 指 “ 贪污受贿或偷窃所得财物 ” , 应为 “ 赃 ” 。
(3)联想词语的含义判断 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出发 , 推断构成词语词素的字形 , 也能够有效地查出词语中是否有错别字 如高考中的下述词语:毛骨耸然 、 穿流不息 、 不径而走 、 一愁莫展 、 人情事故 、 百战不怠 、 责无旁代 毛骨耸然 , 意思是见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 ,感觉恐惧; “ 耸 ” 是高或引人注意 , 应为 “ 悚 ” (害怕 ) 穿流不息 , 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 , 形容人或车 、 船来往不断; “ 穿 ” 不合词义 , 应为 “ 川 ” (河流 ) 不径而走 , 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 , 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 “ 径 ” 指小路 , 应为 “ 胫 ” (小腿 ) 一愁莫展 , 意思是一个筹码也摆不开 , 没有一点办法; “ 愁 ” 是忧虑 , 应为 “ 筹 ” (筹码 、 谋划 ) 人情事故 , 意思是为人处世的经验 、 道理; “ 事故 ” 指意外灾祸 , 应为 “ 世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