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庆市粮食保供能力研究报告.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392392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重庆市粮食保供能力研究报告重庆市农学会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 65%左右,粮食生产不仅是广大种粮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畜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直接关系到全市人民生活及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直辖以来,重庆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有效保障了全市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及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任务加重,我市稳定粮食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 号)将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作为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重庆要“确保粮食产量不低于 1100 万吨”在市科协的支持下,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粮食保供能力研究征文活动,并组织课题人员到四川、贵州、新疆等省市,及市内粮食、国土等部门开展粮食保供能力专题调研,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长,为重庆粮食保供能力建设出谋划策11月,组织市内外专家、学者召开2重庆市粮食保供能力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研究课题报告。

      报告从重庆粮食保供现状、粮食保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粮食保供能力的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破解粮食保供难题的对策与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一、粮食保供现状分析(一)粮食生(一)粮食生产现产现状分析状分析粮食生产具有自然和经济双重特征,既受到耕地、水、气候、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又受到政策、市场、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一)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粮食生产变化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年份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3第一阶段(1978-1986 年)是产量快速增长时期由于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在面积减少 10%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由 800 多万吨增加到千万吨。

      第二阶段(1987-2002 年)是产量波动时期面积基本稳定在4000 万亩以上,单产徘徊在 260 公斤左右,总产大致在 900 多万吨至 1180 多万吨之间波动其中到直辖时的 1997 年是面积、产量稳定增长阶段,到 1997 年时达到 1184.6 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389 公斤,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直辖后由于面积逐年调减,总产降至 1100 万吨以下第三阶段(2003-2010 年)是产量相对稳定时期在播种面积继续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粮食生产总体保持了基本稳定除 2006 年因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外,其它七年粮食平均产量为 1133.5 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西南地区第一从直辖以后的数据分析看,重庆粮食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粮食播种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积大幅下滑,粮食大幅下滑,粮食总产总产在波在波动动中中实现实现了恢复了恢复性增性增长长由于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毁等因素,直辖以来 14 年间,重庆粮食播种面积已减少 1000 万亩左右,减幅达 23%,年均减少 70 万亩多其中 2006 年达到最低点 3233万亩,目前保持 3300 万亩左右。

      在粮食播种面积下滑的背景下,直辖以来的 14 年间,粮食产量总体呈“W”字形走势,两个低谷分4别是 2001 年(1035.4 万吨)和 2006 年(808.4 万吨)前一个低谷区是由于播种面积下降幅度过大,后一个低谷是由于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影响;两个峰谷都是由于单产创下历史新高二是粮食二是粮食单产单产水平逐步提升,但波水平逐步提升,但波动动性性较较大直辖以来,重庆市粮食单产由每亩 274 公斤提高到 343.5 公斤,其中:水稻单产由每亩 462 公斤提高到 505.5 公斤,玉米单产由每亩 273 公斤提高到 363.1 公斤2003 年全市粮食单产突破每亩 300 公斤,超过全国平均单产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进步但由于我市粮食生产抗灾能力弱,2001 年和 2006 年由于受到干旱的严重影响分别只有 254.2 和 242.8 公斤/亩直辖以来粮食单产变异系数为 9.0%,远高于同期全国的 4.0%,这是导致粮食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三是粮食生三是粮食生产产区域区域优势优势明明显显, ,优势产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区逐步形成2008 年,合川、江津、大足、永川、忠县、垫江、梁平、铜梁、潼南、南川等 10个纳入《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产粮大县粮食产量为 456.8 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 39.6%;粮食亩产为 409.5公斤,比全市粮食平均亩产 347.0 公斤高 18.0%。

      按农业部测算标准,2008 年,这 10 个区县提供商品粮均在 21 万吨以上,共 274.2万吨,占全市商品粮总量的 51.7%目前,梁平—垫江 30 万亩优质粮油产区,南川 10 万亩生态粮油示范区等一批粮食优势产区正逐步形成我市规划的百个粮食主产乡镇粮食播种面积 674.9 万亩,5占全市粮食面积的 20.3%;总产 248.5 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的21.5%即约 10%的乡镇生产出了全市 20%以上的粮食四是区域四是区域间间粮食生粮食生产产水平差异大水平差异大直辖以来,“一圈”内区县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变异系数达 10.02;渝东北和渝东南翼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也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显著小于“一圈”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 6.9 和 6.78同时,不同区域粮食产量也差异较大一是单产 “一圈”十二年平均亩产为 349.4 公斤,分别比渝东北翼、渝东南翼高 86.53 和 92.24 公斤二是总产一圈”内区县由于面积下降快,产量变化幅度最大,变异系数达 10.24;渝东北和渝东南翼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 4.91 和4.56五是粮五是粮经经比例及粮食品种比例及粮食品种结结构不断构不断优优化。

      化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重庆市粮经作物比例及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种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79.9%减至 2008 年的 68.9%,为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基本稳定在 46%左右,且优质稻面积正逐渐扩大;玉米的比重由 17.5%增加到 21.3%,保证了饲料及加工用粮的需要;小麦的比重由 12.5%调减至 5.0%;薯类的比重由 22.3%提高到 24.0%;豆类的比重由 1.9%提高到3.3%粮食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既保障了全市口粮安全,又促进了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为粮食产业的6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门路和途径二)粮食供需平衡分析(二)粮食供需平衡分析一是粮食一是粮食总总量基本平衡量基本平衡2007 年-2010 年,全市粮食年均产量为 1133.6 万吨,其中稻谷 512.7 万吨,小麦 54.2 万吨,玉米 244.1万吨,大豆 16 万吨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397.7 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据粮食部门调查,全市粮食年均消费量为 1256 万吨,全市粮食自给率约 90%,能够实现产需基本平衡,但不同粮食品种自给率差异较大。

      如我市薯类占粮食总量的比例高达 25.3%(全国仅为 5.7%),比全国高近 20 个百分点,由于薯类损失大,且主要用于饲料和蔬菜及加工二是口粮安全基本有保障二是口粮安全基本有保障近几年,全市年均口粮消费为 585万吨左右,其中稻谷占 75%左右,小麦占 12%左右我市地产稻谷、小麦总量约 570 万吨,从数量上看全市口粮安全是有保障的但由于口粮是以稻麦为主,而我市稻麦占粮食总量的比例比全国低 8.1百分点,加之受气候影响品质相对较差,农户种植分散商品率较低、贮粮损失及浪费较大等原因,每年需要从市外调入优质稻米和面粉折原粮近百万吨 三是三是饲饲料粮缺口料粮缺口较较大大据调查,全市年均需饲料用粮 560 万吨,以玉米和薯类为主(各占 40%左右)我市地产玉米、甘薯总量在420 万吨左右,饲料用粮缺口在 130 万吨左右,以玉米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需求还会增大,我市饲料用粮缺口将进7一步加大目前我市部分地方由于饲料粮的不足,有少量的稻谷、大豆用于了饲料粮四是食用油和加工用粮需求增四是食用油和加工用粮需求增长较长较快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油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淀粉、乙醇、食用油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加工用粮的增加。

      目前,全市淀粉、乙醇等工业用粮达 40 万吨左右,食用油加工要调入近百万(食用油自给率略低于全国),进一步加剧了我市饲料用粮的产需矛盾由上分析可知,目前全市粮食产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特别是口粮、食用油和饲料的自给率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粮食总需求量将刚性增加,粮食产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国家将我市划为粮食产销自平衡区,解决粮食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要稳定水稻生产,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 1100 万吨以上,口粮食自给率达到 90%二、提高粮食保供能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一)面临临的机遇的机遇一是一是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 号),将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重庆要“确保粮食产量不低8于 1100 万吨”重庆市政府已将 1100 万吨粮食生产任务下达到各区县,将稳定粮食生产目标纳入市政府对区县政府的专项考核,这为我市稳定粮食保供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行政保障二是二是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中央财政还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补助,我市有 30 个区县获得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并针对种粮大户出台了补贴政策。

      按照中央和市政府要求,今后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幅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加上国家对稻谷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保护和提高三是三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为粮食增产提供了保障近年来,重庆市相继实施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土地生产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四是四是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重庆市以万亩高产创建为抓手,集成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粮食科技集成创新水平显著提高,通过一系列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市粮食增产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二)主要挑(二)主要挑战战1、 、稳稳定粮食定粮食产产量量难难度增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9快,我市农业生产受资源禀赋和气象灾害的制约将越来越突出,稳定粮食产量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一是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重庆市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不到 1000 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29%左右,旱地基本上没有灌溉设施加上低温、阴雨、洪涝、干旱(尤以伏旱最为严重)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扣出减灾因素外常年粮食损失仍约占当年粮食总量的 5%左右。

      此外,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约 9000 万亩(次),每年粮食损失在 50 万吨左右如 2006 年的特大干旱就使全市粮食产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名著阅读二:西游记 ——初中语文统编版(教学课件)(第一课时)(2024)七年级上册(共26页).ppt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8.1 咏雪(教学课件)——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22页).pptx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七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历史(含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四次综合检测 生物(含答案).docx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6年8月高三联考 英语讲评PPT.ppt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6《散步》 莫怀戚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语文(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