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16页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
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繁《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
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 B.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 C.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 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 B.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 C.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 D.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5.假如你是青少年盛唐文化研究会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课题“盛唐气象的成因探析”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提纲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西方的神话中都是些离人很远的女神、酒神、爱神等,哪怕帮人找对象,也是派个天使躲在暗处远远地射上一箭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神总是在人的身旁,如影随形,朝暮不离,无时不在护佑着你 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 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
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考古人员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城隍爷和众文武的红袍、黑靴、蓝袖口,甚至金腰带上的云纹都历历在目只是犹裹沙土半遮面,有的刚露出一个头,有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的半边身子钻出土外,目光炯炯,刚从古代穿越而来 中国土地辽阔,各地风俗信仰不同,但城隍无分南北,是一个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驱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带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
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渔家傲》为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它先交代城隍的设置:“城隍有祠,遍于环宇,非只大都巨邑而也虽一村一井,莫不图像而禋祀之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单纯的行政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依德治民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因为,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
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朦胧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 走出开挖现场,我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土坑旁堆着一大堆刚挖出来的老树根,虬曲缠绕,须乱如麻,根部已有一抱之粗原来,这城隍庙里与正殿相对着还有一个戏台,这些树就长在戏台上的沙土里清理遗址时工人嫌它们碍手碍脚,就统统锯断挖去我扼腕顿足古树也古啊,它们同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更是一段乡愁!试想,当年这荒僻之地,常年草盛人稀,鸟飞兽亡,军民无以为乐,只有逢年过节时庙里才给城隍爷唱一回戏,胡汉交易,人神共乐,喧声满院这些老树也于黄沙中吐出绿叶,抚慰着守边人苦寂的心何不留下这些古树,把整座庙宇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城隍归座,武士扬眉,绿树遮阴让外来的游人在土堆上吼一阵信天游,再邀城隍爷同坐喝一壶马奶酒,唱一首《出塞曲》,看一出600年前的地方戏,那该多有味道!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