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汉代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宫官”集释谈《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一处句读问题.pdf
9页考 古 与 文 物 1996年第4 期从汉代文物考古资料所见“ 宫官”集释 谈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 一处句读问题•萧充达汉代中央官制大抵分为朝官与宫官,朝 官是治理国家的行政官吏,宫官是管理宫廷 事务的官员,但由于他们在组织上有不少混 同之处,有的实际上是属于宫廷和政府职事 混而为一的官职 如太仆、宗正、 执金吾、 将 作大匠等官, 或掌皇帝车马, 或掌宗室属籍, 或负责执兵护从,或负责营建宫室,都是属 于此类® 因此本文所言的宫官乃指严格意 义上的宫官,spi:子官与皇后、 皇太后、 太皇 太后官关于西汉时期的宫官, 《 汉书•百官公卿 表上》有比较系统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到朝 官与宫官之间, 分属皇太子、皇后、皇太后、 太皇太后的宫官之间,有的职官名称是相同 的为了避免混淆,在汉代就采取了 “ 随其 所在以名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师古 注)的解决办法,即根据这些职官隶属的宫 名或者属主的名号来命名例 如 “ 太傅” ,中 央朝廷和太子官属均设此官,属太子的则冠 以 “ 太子”的名号,称 “ 太子太傅” ,以与朝 廷 所 设 的 “ 太傅”相区别又 如 “ 詹事” ,皇 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子属官均设此官。
在 汉 代 ,皇后居中宫,所以把皇后也称为 “ 中宫” ® 皇太后一般居长乐宫, 太皇太后一般居长信宫® ,故 皇 太后称“ 长乐宫” ,太皇 太 后 称 “ 长信宫” 因此他们的属官“ 詹事” (景帝中六年更名“ 少府” )则 分 别 称 为 “ 中 少府” ® 、“ 长乐少府” 、“ 长信少府” ® 、“ 太子 詹事” ® 到了东汉,这些宫官名称就更加规范, 《 后汉书•百官志四》 所载皇太子、 皇后宫官 名称虽与西汉相较略有增减,但显著的是他 们的属官皆冠以“ 太子”或 “ 中宫”二字至 于皇太后、太皇太后官,《 后汉书•百官志》 也说:“ 其中长信、长乐宫者,置少府一人, ……及余吏皆以宫名为号,员数秩次如中 宫 ”将 “ 随其所在以名官”的办法,表达得 更加明确了解了以上宫官的命名办法,对 于考察考古文物资料中所见宫官是有帮助 的在汉代,地方官制中包含了王国和侯国 官制,特别在西汉初期,诸 侯 王 国 “ 宫室百 官 ,同制京师”(《 汉书•诸侯王表序》 ) ,他 们的官制仿自汉廷因此王国官制中,也有 太子官和王后官,但对这些官吏,很少引起 人们的注意,因此很少记述和研究,今就文 物考古资料所见,一并加以集释。
6 0 ——— 、将行、大长秋(1) “ 将行内者”陶器⑦2) “ 大长秋印□”封 泥 ®3) “ 齐长秋印”封 泥 ®4) “ 齐秋官丞”封 泥 ®《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 将行,秦官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 人 ”应 劭 曰 “ 皇后卿也” ,秩二千石把 “ 将行”改 称 “ 大长秋” ,按照颜师古的看法, “ 秋者收成之时, 长者恒久之义, 故以为皇后 官名” , 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汉代不仅皇后之 官 ,就是皇后所在宫门,皇后之宫都有以 “ 长秋”为称的®按 《 后汉书•百官志》载 : “ ( 大长秋)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 及宗亲当谒见者关通之, 中宫出则从 ” 是关 通宫内外的皇后的高级官吏其 中 ( 1 ) 是将 行属官内者陶器,这也是西汉初期设有“ 将 行”之物证从 ( 3)、( 4 ) 可以证明诸侯王国王后亦 有此官二 、詹事(1) “ 长信詹事”封泥2) 居延简41 . 22 “ ……长信少府丞王 涉……, ’ 《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 詹事, 秦官 掌皇后、 太子家, 有丞 属官有太子率更、 家 令丞、仆、中盾、卫率、厨 、厩长丞,又中 长秋、私府、永巷、仓 、厩、祠祀、食官令 长丞。
诸宦官皆属焉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 官 ,并属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 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 长乐少府 ”可见汉代不仅皇太子、 皇后有詹 事 ,皇太后、太皇太后亦有詹事是统率其 所在各宫宫官的高级官吏,秩次二千石,其 下有丞按 照 《 后汉书•百官志》所言,詹 事和大长秋虽官秩相同,但位在大长秋上三 、中厩(1) “ 中宫厩令”封泥气(2) “ 齐中厩印”封 泥 (《 续封泥考略》 卷一■ ) 〇(3) “ 胶东中厩”封 泥 (《 续封泥考略》 卷 ~') 〇(4) “ 齐中厩丞”封 泥 (《 封泥考略》卷二) 中宫厩令”封泥为怀宁柯氏所藏, 陈直 以为是西汉初中期官制《 汉书•百官公卿 表 》记载皇后官詹事的属官时,计 有 “ 中长 秋、私府、永巷、仓、厩 、祠祀、食官令长 丞 ”《 汉书•戾太子传》记 “ 巫蛊之祸”起 , “ 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末央宫殿长秋门, 因 长 御 倚 华 具 白 皇 后 ,发 中 厩 车 载 射 士 …… ”师古曰:“ 中厩,皇后车马所在也 ” 又 《 汉书•高祖功臣表》载 :“ 戴敬侯祕彭祖 ……以中厩令击陈豨,功侯,千一百户” 。
按 照 “ 随其所在以名官”的原则,皇后官前在 西 汉 有 冠 以 “ 中”字 ,也 有 冠 以 “ 中宫”二 字的6 ,因 此 “ 中厩”即 为 “ 中宫厩, ” 、“ 中 厩令”即 “ 中宫厩令”之省,是 “ 中厩”署 的长官,职掌皇后之车马其 中 ( 2)、( 3)、( 4 ) 为诸侯王后官,知 诸侯王国亦设此官应当是职掌王后 车马之官四、私府、中私府(1) “ 中私府长李封字君游”印1 p 2) “ 中私府”铜钟® 3) “ 私府”半通印® 4) “ 河间私长朱宏”印® 5) “ 广陵私府” 封 泥 ( 《 考古学报》 1992 年 4 期) 私府”为皇后官,属 詹 事 ( 见 《 汉 书 • 百官公卿表》 ) 因 此 “ 私 府 ”亦 即 “ 中私 府” 、“ 中宫私府” 关于私府的职掌,《 汉书 •外戚传》载许皇后由于成帝“ 省减椒房掖61庭用度”曾上疏言及私府,疏 云: ...今言无得发取诸官,殆谓未央宫不属妾,不宜独取也言妾 家府亦不当得,妾窃惑焉幸得赐 汤沐邑以自奉养, 亦小发取其中, 何 害于谊而不可哉?又诏书言服御所 造 ,皆如竟宁前, 吏诚不能揆其意,即 且 令 妾 被 服 所 为 不 得 不 如 前 。
……若不私府小取, 将安所仰乎? 旧 故,中宫乃私夺左右之贱缯,乃发 乘舆服缯,言为待诏补,已而贸易其中 今吏甫受访读记,直豫言使后知之,非可复若私府有所取 也 其萌牙所以约制妾者,恐失人 理今但损车驾,及毋若未央宫有 所发,遗賜衣服如故事,则可矣看来西汉私府主要是职掌中宫衣被之 类 ,与东汉时期中宫私府令“ 主中藏币帛诸 物 ,裁衣被、补浣者皆主之”(《 后汉书•百 官志》 )的职能是相同的文献记载中,诸 侯 王国亦设有“ 私府” , 《 汉书•路温舒传》载 : 温舒在宣帝时“ 迁广 阳私府长” 但颜师古注中以为:藏钱之府,天子曰少府,诸侯 曰私府长者,其官之长也把 “ 私府”视为诸侯藏钱之府、 对此钱 大 昭 在 《 汉书辨疑》卷十八,曾经作如下辨 证 :案颜说非也汉制,诸侯王国 亦有少府, 不名私府 《 汉书•百官 公卿.表》 :“ 詹事,中长秋、私府令 长丞皆属焉 ”然则私府, 皇后之官 也 诸侯王之后亦有之耳虽然宣帝之时诸侯王国的少府已经取 消,但 钱 氏 把 “ 广阳私府长”视为广阳王后 之 官 是 正 确 的 广阳国为宣帝时所立从 《 路温舒传》 的记载, 可以知道诸侯王国私府 长此时亦由汉廷代置,官秩当不在四百石之 下。
诸侯王国有私府、私府长,“ 广陵私府”封泥和“ 河间私长朱宏” 印也提供了物证 广 陵国、河间国分别为武帝、景帝时所建 私 长”为 “ 私府长”之省五 、私官、中私官(1) “ 中私官丞”封 泥 (《 文史考古论 丛》431页) 2) “ 私官丞印”封 泥 ( 同上书) 3) “ 中私官”铜 钟 ( 同上书430页) 4) “ 长信私官”陶 瓮 残 片 (《 汉书新 证 》.114页) 5) “ 长信私丞”封 泥 (《 封泥考略》卷 ~0 (6) “ 黄室私官右丞”印 ®7) “ 私官”银盒® 8) “ 楚私官”铜鍾气“ 中私官” 、“ 私官”的名称早在战国、秦 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已有发现这一职官名称 显然为汉代所继承 私官” 之称, 也见于史籍, 《 汉旧仪》 卷 上云:太官尚食用黄金和器,中官私官尚食用白银和器,如祠庙器云《 汉书•张汤传附张放传》 亦记此官与太 官相对称 太官”是掌天子饮食的官吏, 据 此 有 人 认 为 “ 私官”应是皇后食官, 《 汉旧 仪 》卷 上 所 记 “ 中官私官”可 能 是 “ 中宫私 官”之 讹 气 但 也 有 人 认 为 “ 私官”是 “ 中私 府” 在稍后时期的又一种称谓& 。
还有人认为 “ 家官”亦 称 为 “ 私官”e从现有资料看,以 第一说为妥 私官”是 “ 皇后之官” @ 因此 其 前 可 冠 以 “ 中”或 “ 中宫” 把 “ 中官私 官”认 为 是 “ 中宫私官”之讹也是有道理的4)、( 5)指的是皇太后( 或太皇太后) 之官 “ 黄室私官右丞”是 “ 黄皇室主私官右丞”之 省王莽篡汉,废孺子婴为定安公,改皇太 后 ( 即平帝后)为 “ 定安公太后” ,以后又改 号 “ 黄皇室主” ,从该印的发现, 还是采用了 “ 随其所在以名官”的办法 说明黄皇室主私一 62 —官尚不止一丞诸 侯 王 后 也 有 “ 私官” ,“ 楚私官”铜量 可以为证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 私官” 银盒, 内 盛药丸该墓墓主是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赵 眛 ( 史 称 “ 赵胡” ) 赵眛生前僭称“ 文帝” 南 越国第一代王赵佗自称“ 南武帝” , 乘黄屋左 纛 ,称制,与中国侔,采取与汉朝皇帝分庭 抗礼的政策,虽然在汉文帝时期,派陆贾再 次出使南越赐佗玺书,赵佗答应去帝制黄屋 左纛,愿长为藩臣,奉贡职但其居国,窃 如故号,只是遣使到汉廷时,才称王,朝命 如诸侯 这种作法, 在赵眛时依旧如故。
因为 南越国自视为与汉廷分庭抗礼的南朝廷,采 取 “ 与中国侔”的政策,因此它的官僚体制 仿照汉廷, 并未比照西汉诸侯王国气因此银 盒 也 铭 刻 皇 后 之 官 “ 私官”二字并未如 “ 长信私官”残陶片, “ 楚私官”铜量,在 “ 私官”前冠以隶属者的宫名( 或封号)或王 国名称迄今所见汉代刻有“ 私官” 铭的器物, 计 有铜鍾、铜量、银盒和陶瓮既 然 “ 私官”就是指皇后食官, 《 汉 书 • 百官公卿表》载皇后卿詹事属下有食官令长 丞 另 《 后汉书•百官志》亦载太子少傅属 下有太子食官令一人, 是主饮食的官吏 《 汉 旧仪》 卷下云: “ 食官令, 秩六百石, 丞一人 ” 此外在汉廷太常属下也有食官《 百官公卿 表》云:太常,属 官 有 “ 诸庙寝园食官令长 丞” , 这是设在汉代诸帝陵园庙寝的官吏 史 籍 记 载 有 “ 渭陵食官令”冯 参 ( 见 《 冯参 传》 及注) , 文物资料见有“ 杜陵酞官□丞” # , -在 “ 食官”前 皆 冠 有 陵 园 名 称 这是职掌 “ 给陵上祭祀之事”的官吏,与宫官中的“ 食 官令”职掌有别文物资料所见宫官中的食 官有:(9) “ 长乐舦官”乳钉纹铜壶®。
10) “ 长乐饲官”好 畤 鼎 (《 汉书新证》 113 页) 11) “ 食官”鼎®_12) “ 东平似官长”印 ®13) “ 河间食官”铜扁壶、铜鍾®’ 14) “ 齐食官”鼎、钫等® 15) “ 北海M长”印 ®其 中 ( 9) “ 长乐似官”铜 壶 ,器底刻“ 甄氏,大官,五斗五升,今长乐鈥官 ”知 此壶原在大官, 后输于皇太后舣官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