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标本与活力九巷十坊商业街的设计思考-CCLA西悉.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421405
  • 上传时间:2017-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标本与活力:九巷十坊商业街的设计思考|西悉设计如果说传统零售业是过往街道生活里最有活力的网点,集结了各种原生的、自发的、亲密的邻里和街道生活,那么当下,大型商业综合体正在重构城市肌理,并形成各种带着孤岛化倾向的公共生活中心不妨借用电影变形金刚来看待我们的城市:人类和机器外星人共生共荣才能成就新的生态环境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各种高层建筑、综合体、商超有如机器人般规模化、集团化与冰冷化,而巷道是机器之外人类的生活区域,它的存在与尺度,正是传统生活方式和尺度,它是人类活动、交汇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因此,巷道必然要承担起再聚城市活力的重任因此,与城市的融合(血源)、本身的活性(功能)、景观表皮(形式)都与商业街成败生死攸关传统零售业所占据的街道往往生机勃勃——几乎中外都是如此,清明上河图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都在阐释这种尺度下的活力,商业也成为公共活动的引信——商业永远是个中性词,它也是我们设计所不能突破的框架因此,作为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的存在,我们必须仔细思考上述三个层面如何能够叠加归置入同一个商业场地 与城市的融合与城市融合的很多条件在景观设计介入的时候已经确定,但是景观设计师必须从商业利用的角度再一次梳理城市与商业街的关系,并从更高的位置去看清楚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并从景观设计的专业范畴进行更好的目标契合。

      九巷十坊位于苏洵公园之内,公共生活在现场存在生发基础,从城市性格上,商业街是更适合当地人生活趣味的商业形式,因此通过与外部动线的合理交接、公园景观的引入以及停车场等功能和标识系统,满足城市各种可达方式需求的同时完成公园与商业街的使用者分流商业街的活性商业街的活性其实是个综合目标和成果,景观专业必须自动自觉、自然而然也成为这一目标的一部分,基于商业建筑的构成形态,良好的动线、室内外空间的融合、建筑与景观表皮等等众多因素不能缺位 景观表皮生活方式与城市性格使眉山本地文化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作为整个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并秉承苏洵公园的文化延伸,“苏洵文化”自然而然成为作为眉州本土文化的代表,被当作表现主题巧妙置入,并密切的契合到商业建筑群符号语言的使用最终使九巷十坊也成为眉山的一个标本:熟悉的街巷尺度和文化要素,使集体记忆得到延续,虽然它是以商业的形式被表达 ----------------延伸话题分割线--------------话题 1:普遍而言,发达国家多青睐大型商业综合体,而亚洲国家更喜欢商业街具体到城市,城市格局和城市性格也会造成商业形态取向的差异如果说商业综合体是孤岛式的,是建立在汽车决定城市肌理的基础上,是街道和社交活动的室内化,那么在清迈,我们领略了另一种活力:巷道和夜市的魅力,它是市井的、大众的、多中心的和原生态的,是文化的生发地,是非顶部财富阶层的消费欢场。

      这种说法造成了两者似乎对立的印象,但它们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并共处于相同的商业规则之下,而景观设计作为其中的一个参与者,也许更应该以城市和商业的多重视角置身其中,为城市提供最大可能的价值话题 2:我们想分享一张照片给大家这是上海的百货公司,在城市商业模式剧变的时代,它们“正一家家倒下,它们也曾努力,但终究没有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这是个悲伤的话题但景观设计师们却似乎可以小小窃喜:我们正在亲身缔造新的传统,这个传统几乎囊括了包括商业、社交在内所有的生活方式,不是吗?-----------------------------------------* 更多内容请关注 CCLA西悉设计公众号或访问我们的网站:www.ccla.asia* 本文为 CCLA西悉设计原创,欢迎转载本文,转载请说明出处 CCLA(ccladesig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