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doc
8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1、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 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县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1.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词语注释: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寒冷的雨 4.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5.平明:清晨 6.客:在这指辛渐7.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8.孤:独自,孤单一人9.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10.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译文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4、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作背景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词语注释:(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7)江畔:江边 (8)时时:时常9)啼:(某些鸟兽)叫 (10)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花间不断欢唱5、石灰吟 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6、竹石 清 郑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rèněr dō 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注词释义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词语注释: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6.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 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 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 愁:忧愁11.漫卷:胡乱卷起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12. 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3.纵酒:尽情的喝酒14.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者想象春季还乡,途中有宜人(妻子),和景色相伴 15.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6.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17.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18.襄阳:今属湖北 19.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喜极而泣。
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今译]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8、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