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训练试题.doc
5页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训练试题 一、写出句子的含义: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德 高望重的意思: 这里把(老桥 )比喻为(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 古老 ),而且也突出了它( 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老桥的敬佩之情 )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是因为:(感到与祖国、亲人距离远了 ) 甜蜜是因为:(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能时常想起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日子 ) 4、“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桑娜沉默了是因为 :她想看看丈夫怎么看待这件事 5、“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第一个“我们”渔夫还在犹豫 , 第二个“我们”渔夫已经确定 你体会: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收养孤儿的美好品质 6、“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为什么说“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因为从一开始老妇人就用平静的眼神望着我,她为我琴技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希望我能更加努力 7、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从来 如许:如此 单:只 鲁 迅原名(周树人 )( 浙江绍兴 )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 革命家 )、( 思想家 )和(政治家 ) 六、破折号的用法: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哦!您,您就是——”( ) ——这本比那一本好 ) ——瘦!( ) ——他的手多瘦啊!( ) 七、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何为说:“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说:“…… ” 2、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3、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可恶!然而…… 6、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7、“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八、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3、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 4、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6、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7、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 8、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 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10、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 ) 11、我敬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赞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感叹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烈;讴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热忱 ) 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4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5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改为反问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的浪花。
2、看,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这个胆瓶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改为陈述句: 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3、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