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练习-总习题集.doc
136页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大纲要求 1.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内涵 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4.熟悉辨证论治相关概念的含义 5.熟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6.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发展概况 7.了解中医学基本特点的主要内容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2.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 )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 E.辨证论治 3.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 ) A.治病求本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D.四诊八纲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论著的作者是秦越人(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中藏经》 D.《难经》 E.《针灸甲乙经》 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中藏经》 E.《诸病源候论》 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 A.《难经》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中藏经》 7.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医著是( ) A.《针灸甲乙经》 B.《伤寒杂病论》 C.《小儿药证直诀》 D.《黄帝内经》 E.《难经》 8.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难经》 E.《脾胃论》 9.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 ) A.张介宾 B.华佗 C.钱乙 D.陈无择 E.张机 10.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诸病源候论》 D.《神农本草经》 E.《中藏经》 11.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致病说”的医家是( ) A.王清任 B.华佗 C.张介宾 D.陈无择 E.巢元方 12.将诊脉方法加以推广的医家是( ) A.巢元方 B.陈无择 C.张机 D.王清任 E.王叔和 13.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 A.朱震亨 B.张从正 C.王清任 D.叶桂 E.刘完素 14.被后人称为“滋阴派”的代表医家是( ) A.朱震亨 B.刘完素 C.叶桂 D.吴塘 E.薛生白 15.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 A.李中梓 B.李杲 C.陈无择 D.叶桂 E.刘完素 16.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是( ) A.王清任 B.吴有性 C.李杲 D.张从正 E.朱震亨 17.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 ) A.朱震亨 B.李杲 C.张介宾 D.张机 E.吴瑭 18.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 A.吴瑭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吴有性 E.叶桂 19.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 A.朱震亨 B.吴瑭 C.吴有性 D.刘完素 E.薛生白 20.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图经》 21.最早的药物加工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图经》 2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E.清朝 23.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 ) A.张机 B.孙思邈 C.刘完素 D.张元素 E.李时诊 24.在国内外药学界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药学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图经》 25.《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 A.张机 B.李时珍 C.陈藏器 D.李中梓 E.赵学敏 26.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著的大型方书是( ) A.《千金要方》 B.《千金翼方》 C.《外台秘要》 D.《太平圣惠方》 E.《普剂方》 27.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处方规范著作是( ) A.《太平圣惠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普剂方》 D.《千金要方》 E.《医方集解》 2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的作者是( ) A.张机 B.华佗 C.皇甫谧 D.王叔和 E.陶弘景 29.以“火热立论”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钱乙 30.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钱乙 3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陈无择 32.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陈无择 33.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难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3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府 D.形体官窍 E.经络 35.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二)B1型题: A.汉代 B.晋魏时期 C.唐代 D.宋代 E.明清时期 1.现存最早的药典是由哪一朝代颁行的( ) 2.药物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最早提出的时代是( ) A.《新修本草》 B.《本草拾遗》 C.《食疗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海药本草》 3.开创世界药物著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 ) 4.唐慎微所著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炮炙论》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图经》 E.《新修本草》 5.清代医家赵学敏所撰的著作是( ) 6.由宋代政府组织编撰的是( ) A.《本草图经》 B.《海药本草》 C.《食疗本草》 D.《千金要方》 E.《针灸大成》 7.唐代孟诜所著的是( ) 8.李珣所撰的第一部泊来药物专著是( ) A.《医林改错》 B.《医方集解》 C.《成方切用》 D.《温病条辨》 E.《普剂方》 9.清代汪昂所著的方书是( ) 10.王清任对瘀血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代表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食疗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11.第一部食用药物专著是( ) 12.最早运用自然分类法对所载药物进行分类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 E.《千金要方》 13.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论著是( ) 14.被尊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 A.张机 B.秦越人 C.皇甫谧 D.孙思邈 E.王惟一 15.《千金要方》被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16.率先铸造铜人模型的是( )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旦慧、昼夜、夕加、夜甚” 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17.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表现为( ) 18.昼夜晨昏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多为( ) (三)X题型 1.确立中医学术体系的论著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五十二病方》 D.《伤寒杂病论》 E.《神农本草经》 2.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钱乙 D.李杲 E.张从正 3.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 A.张介宾 B.吴有性 C.叶桂 D.赵献可 E.吴瑭 4.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是( ) A.张介宾 B.吴有性 C.叶桂 D.赵献可 E.王清任 5.下列属于《中医学基础》主要内容的是( ) A.整体观念 B.哲学基础 C.诊法辨证 D.病因学说 E.病机学说 6.对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有( )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辨证论治 E.精气学说 7.“证”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病理变化的本质( ) A.疾病的原因 B.病变的部位 C.疾病的性质 D.邪正关系 E.疾病的传变 8.中医学有诸多的特征,但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恒动观念 B.辩证观念 C.整体观念 D.思辨观念 E.辨证论治 9.下列哪些观点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 ) 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 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 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