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docx
8页《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两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目前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兴趣不高、能力较低”的现状通过长期观察,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只关注结果,忽视计算过程的思维训练2、忽视基本的口算、估算的训练3、缺少合理、灵活的计算技能的指导和训练4、计算正确率低,计算速度慢为此,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突出问题之一基于以上原因,我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掌握算法,明白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计算能力3、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二)课题研究意义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找出小学生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调查与分析农村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低和计算速度慢的形成原因;2、研究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与途径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简池镇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六年级(1 班)的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1、现状调查法:从实际出发,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现有计算能力水平、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方式等,解决计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2、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研究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主动向教科研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得到提高。
3、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同年级教师研讨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方法4、个案研究法:作好有关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研究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实效性5、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构建计算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归纳、论证、分析、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六、研究过程(一)通过全校性的计算能力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的计算能力调研和对个体的跟踪研究,我做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学生计算能力不强、计算兴趣较低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调研的数据分析全校 1-6 年级学情各不相同,但学生的计算兴趣却出奇的雷同——兴趣不高,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很厌恶计算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兴趣呈递减的状态通过对师生的访谈显示,近八成的教师和学生把计算错误归于 “粗心” 、 “习惯不好” 但是从数据分析来看,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够认真没看清要求、看错数字符号、不习惯使用草稿纸、书写不认真导致误认等这些习惯造成的继续深究2、只重视笔算轻视估算和口算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为此我校组织开展了:计算教学主题研讨月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课堂的观察显示:在专题研讨活动中教师根据研讨活动主题的要求基本重视了估算和口算的训练,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口算估算的题型设计和训练方式的呈现等环节的处理=略显生疏,同时学生面对口算和估算一头雾水正确率偏低从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我们的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基于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的考虑,只是在教学中遇到估算、口算题时才进行单一的估算、口算的教学及训练甚至用精准计算来代替估算和口算究其原因:部分教师认为估算、口算的作用不大,没有认识到估算、口算的重要性因为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加上学生也习惯于精确计算,不愿意进行估算,3、基础知识不扎实,算理算法不明确1)基础计算掌握不扎实部分同学不会计算 20 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混淆,搞不清楚运算顺序,各种数之间的互化掌握不牢,简便运算用到的运算律识记不清且不能有效使用,这些都是学生计算上的拦路虎2)对算理算法不理解学生只会简单模仿不理解过程中的计算原理,如在计算乘法时,积的对位问题,学生在计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时,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点:1、口算能力是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多种口算的方法,只有理解多种口算方法,才能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2、正确笔算是关键计算教学是枯燥的教学内容,要想提高学生的笔算的正确率,只有进行专项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习,只有练习量充分有效,才能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才能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使他们形成相应的学习技能在研究中我采取了分小组练习、学生板演笔算训练及小组竞赛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计算活动中来开展学生相互批改,相互比赛的形式,这样不仅练习了笔算,还培养的合作意识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从而大大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加强估算训练估算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是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是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计算的正确率就会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数学中渗透和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学生在计算练习中,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如看错题目中的数字、单位不统一、不会读题、小数点丢失、运算顺序错误等等要想提高笔算正确率,我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以下习惯:a、细心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会读题目要求,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知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这是提高孩子笔算正确率的前提B、专心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根据问题我想到哪些条件,根据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否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遵循计算法则c、精心检验的习惯在计算时要求学生看清数字、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每次计算后,都要教育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可以是自己检查,也可以是同桌互检,还可以是小组检查,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d、认真书写的习惯学生书写不认真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有的学生会把把“7”看成“1” 、还有的学生书写潦草,导致自己都不认识教师要教育学生书写工整、规范、整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七、研究成果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影响农村小学学生计算兴趣不高、能力不强的因素,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农村小学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的途径,形成了适应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体系,目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上新台阶。
通过本课题研究,本人的教学水平也有所提高, 《分数乘法》一课被评为县级优质课二等奖并面向全镇上公开课撰写了多篇调查报告、随笔、论文、案例等,其中论文《浅谈二年级的计算教学》荣获县级论文评比一等奖,案例分析《对“观念要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的思考》荣获徐州市中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 《一个都不能少》获徐州市科研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1、课题研究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让研究成为我教学工作的一部分2、不能养成及时总结养的习惯,只是到课题研究的某一阶段需要材料时才整理3、继续思考、学习,不断地研究、总结,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分享给其它教师,使该课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