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质疑反驳中的技巧与逻辑.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772291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1.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三、质疑反驳中的技巧与逻辑质询的三个基本动作:确认与对方的共识;削弱对方举证的可信度;激化对方的观点质询对方论点的常见处理方法有以下五种: 归纳:将论点与论点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论点加以合并 削弱:质疑论点程度的强弱常用于数据资料类论据的处理 反驳:与对方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需要背负对等的举证责任 拆解:细化论证责任,攻击对方论证的严密性 受身:承认观点,推动角度,重新诠释论点技术性较强,使用需谨慎对质疑的回应首先质疑问题的前提, 然后质疑问题的程度, 最后质疑问题与辩题的逻辑关系 例: 问:爱迪生经历了几千次失败才做出伟大的发明,难道不正说明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吗? 接:质疑前提:对方辩友只看到爱迪生的试验失败了,却不看他拥有多么好的科研条件 吗?质疑程度:对方辩友只看到了爱迪生,却不看千千万万在逆境中消沉了而一蹶不振 的芸芸众生吗?质疑逻辑:我方从来没有否认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只是顺境“更”有 利呀!有效的反驳法:归谬法 归谬法是指先假设对方逻辑是正确的,然后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 推导出一个荒谬 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在辩论里面,归谬法是最有现场效果也是最能深入人心 的,这需要辩手充足的准备、知识的积累和敏锐的反应。

      举例: 辩题:真理越辩越明 / 不明 论证观点:狡辩不是辩 正方:对方把狡辩都叫辩, 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 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豆吗?辩题: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 弊大于利 反方:大学生兼职会抢掉全职员工的饭碗 正方:如果按照对方这个逻辑推断下去,那么我们大学四年毕业后最好不要找工作,因 为这样就不会影响任何人的饭碗,对吗?辩题:金钱是 / 不是万恶之源 争论点: “万”是否等于“全” 正方:对方辩友说“万”是指“全”的意思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 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 苦; 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 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 万是一切吗? 反方: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 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辩论中常见的十一种逻辑错误2 一、强加因果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这种错误往往很具迷惑性,许多辩手场上反应不过来 前几年很热门的一本书叫《货币战争》,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林肯总统表面上看是 被南方暗杀,实际上他是在签署了XX 金融协议 X 天后被杀害的 ...肯尼迪总统遇刺前签 署了 XX金融协议,试图打击大财团利益 .... 里根总统在签署 XX金融协议后,旋即遇刺 .... ” 这些煽动性的描述让许多读者自行联想,从而脑补出“美国金融集团控制了美国政坛, 如果总统试图限制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连总统都敢杀掉”这个结论。

      这就是犯了“把前后联系偷换成因果联系”的错误 打个比方,我每次考砸前都会吃早饭, 但我不能说“我因为吃了早饭所以考砸了” 同样的,美国总统每年都会签署无数的文件,不能把遇刺总统都签署过金融相关文件就 得出“总统遇刺和金融文件”有关这里打个比方,宋鸿兵试图以总统遇刺前都签署过 金融协议来论证相关性, 但每个总统遇刺当天都会吃早饭,难道能证明总统遇刺是因为 吃了早饭么?显然不能何况,林肯、肯尼迪、里根等人的遇刺,显然和金融体系不直 接相关 一般情况下,因果联系都有前后联系,但前后联系不一定有因果联系二、倒果为因美国某州的麻风病患者全国最多、比例全国最高,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这个州的 气候一定是很容易得麻风病 ”但其实恰好相反,这个州的气候是全国最有利于麻风病 患者治愈的,所以全国的麻风病患者都会来这里治疗,所以这个州的麻风病患者才全国 最多、比例全国最高前几天的热门状态也是一个道理: “二战时,盟军请了一位科学家来研究该加强飞 机哪块机身的防护 这位科学家统计了飞机的中弹区域分布图,发现机翼是中弹最多的 部位,座舱和发动机则是中弹最少的那么是不是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呢?事实是,能统 计到的样本都是中弹后活着回来的飞机,而那些中弹后坠毁了的是不在统计范围内的。

      也就是说,机翼中枪只是轻伤,中弹最少的座舱和发动机才是致命部位,这里才是最需 要加强防护的 在辩论场上时,当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你觉得很突然的数据(比如 X 州麻风病人最多) 时,不要本能地逃避或者害怕,而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对方的数据是否能推出相应的论 据三、偷换概念 / 偷换前提 将辩题的前提和定义偷换成与公众认可的定义不相符的前提和定义如: 1.偷偷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概念 比如“情在理先 / 理在 情先” ,这个题目本来讨论的就是人际关系中人情和道理的比较,可许多反方会把 “理” 定义成“宇宙万物的生存规律”等奇怪的定义,就属于偷换概念 2.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整体属性,而非集合 概念所反映的是组成一事物类的每个分子的属性由于语境的区别,出现定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定义分歧一般都要先交锋定义 一般原则是第一常识定义不需要过多演绎,但是反常识定义必须开展论证演绎比如上 周六的南京 09 明星表演赛,反方将“梦想”定义成“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个定 义违反第一常识,所以反方就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演绎论证,虽然这个定义很难得到评委3 的认可,但是也成功打乱了正方部署,使得比赛一直在反方的节奏中展开。

      四、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仅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简单化的归纳方法由于任何实例 都不难找到,因此在严肃的科学思维中,仅仅靠个例只能提出初步的假说,而不能证明 任何命题在辩论赛的举例中,一般有两个原则:1.一个好的反例,比十个好的正例都要有效 果,尤其是在比较性辩题的讨论时; 2.正例一定要举那些不偏激、 具有典型性、社会性, 最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例子,这样一下子就能够起到良好的说服效果比如我如果要 讨论奢侈品消费问题,拿我自己做例子肯定是不科学的,必须要有社会性、典型性的数 据或例子 在数据的选取也是一样,首先要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广泛,其次要保证数据口径 的科学有效,最后在数据到论点的桥接上也必须有充分的关联,不然效力也很难保证五、类比不当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 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不 当类比 汪一峰学长和武大的周帅兜曾经说过“一切类比都是不当类比”,意思就是所有的 类比和你原来想要讨论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时候你经常需要告诉评委,你的 类比并不是要直接佐证命题,而是要演绎你体系中某一个论点。

      六、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诡辩术,指在同一问题上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是非标 准和取舍标准,以混淆是非,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这里需要讲清楚,如果两者性质不同的话,采用不同的标准是相当正常的但如果 两者性质完全一样,采用一样的标准就很扯淡了比如同样是分离主义运动,美国有时 候支持并说这是“民主自决” ,有时候则暴力压制,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七、包含式论证偷换概念的一种特殊形式, 将对方的立场也包进自己的立场进行论证,也叫包辩题 比如“为什么说管理比服务更重要,因为服务也是一种管理八、循环论证论题的真实性是要靠论据来证明的,而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去证明,就是循环 论证 这也就是常说的“套套逻辑” ,打个比方:“我爱你!”——“你为什么爱我呢?” ——“因为你值得我爱”——“我哪里值得你爱呢?”——“在我爱你的那些地方”在辩论赛中,循环论证经常被暗藏在定义之中比如“师者以传道为先”的立论是 “一般的老师以授业为先,但师者高于一般老师,他们是专门用来讲授天地道理的,自 然以传道为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经过包装后会很难发现4 九、充分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其实就是你必须有我才行,没我就不行。

      比如吃饭是活下去的必要 条件,因为不吃饭的话肯定没法活下去所谓充分条件,是指有了你会带来我,但没有你,嘿嘿,可能我还在比如喝牛奶 可以长高,但是不喝牛奶未必不能长高 在辩论赛的实战中,必须界定清楚比如“英雄莫问出处”中,正方要证明出处是 一个充分条件,反方则可以证明出处是必要条件,基于此才能开展要不要问的讨论十、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 三段论包含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概念;并且要求在两个前提中,中项必须 被周延一次中项,是指前提中重复的那个概念,周延,是指被判定全部外延所以, 三段论的错误主要分为四种:伪三段论;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周延中项错误比如,如下就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五班的男生都会踢足球小前提:顾博立是 五班的男生结论:顾博立会踢足球此三段论中的中项:五班的男生注:下文中 ①是大前提,②是小前提,③是结论)A 类:①我的邻居是中国人②我的邻居不勤劳③中国人不勤劳这里的 2 个“中 国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中国人”表示的是“某个中国人”,不是集合概念;后者 “中国人”表示的是“中国人群体” ,属于集合概念故这里面出现了4 组概念,三段 论不成立B 类:①卖国贼是说谎的②你是说谎的③所以你就是卖国贼。

      周延中项错误,在 这个诡辩中,“说谎的”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应该被周延的中项(大小前提的共同项), 然而实际被周延的却是 “卖国贼” “卖国贼”和“你”都不能涵盖说谎的的全部外延 )三段论中其他要注意的错误: 1、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①甲不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此三段论得不出任何 结论 2、一个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①甲不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③甲不轻松成立) 3、两个特称前提不能退出结论:①有的同学是运动员②有的同学是影星此三段论得 不出结论4、一个前提特称,则结论特称:①所有学生都是青年②有的影星是学生③有的影星是 青年5、中项在前提至少被周延一次: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全部的外延,则该主项(或 谓项) 是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都没有被做出全称肯定判断, 则称为没有被周延,那么大小前提就不能产生必然联系,就无法推出任何结论如:① 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②我不是运动员③我不需要锻炼身体在大前提中,“运动员”只 是需要锻炼身体的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中项“运动员”没有被周延,推理无效十一、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经常被应用于类似“大学毕业应该以待遇为先” 的辩题,来证明有钱的重要性。

      然而在马哲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概念,只能用 来指代类似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法制建设等宏观概念, 绝对不能用在微观和个人层面 2、物质决定意识 :经常被应用于类似“大学生应该坚持现实”或者“地震孤儿物质援5 助更重要”之类的辩题然而,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意味着物质比意识更重要成吉思汗 的爸爸妈妈决定了我的出生, 但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吉思汗的爸爸妈妈比他更重要所以, A 决定 B 不等于 A 更重要同样的,A 是 B 的基础也不等于 A 更重要念小学是念大学 的基础,难道就说明念小学比念大学更重要吗?通过物质决定意识,其实很难推出辩题 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这里的错误实际上分这样两种:一、A 决定 B 反映了 A 与 B 的对 应关系,好比说 A 是自变量, B 是应变量,但这个关系是客观的而A 和 B 谁更重要是 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讨论的不是A 和 B 的关系,而是 A、B 分别与人(或其他事物) 的关系因此讨论的对象不同,所受的主客观限制也不同二、“物质”和“意识”分 别是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抽象, 因此这是两个集合的对应, 而不是两个元素的对应 辩论中一方所讨论的比如“金钱” 、 “硬件”等只是“物质”的个别元素。

      集合间的关系 不能直接传递给元素这就好比, “男人比女人力气大” ,是推不出“男人A 比女人 B 力气大”的3、内外因理论 : “内因”和“主观能动性”往往会被混淆内因”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