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碧霞祠导游词经典文档大全范文.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追***
  • 文档编号:269652287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0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在中国神话中,泰山即中国古代开天辟地的盘古的头部所化而去泰山旅游,则必去碧霞祠碧霞祠是泰山保存的最好的古老建筑,到现在都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外貌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碧霞祠导游词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碧霞祠导游词1  碧霞祠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其主要的建筑有大殿、配殿、山门、御笔亭、钟鼓楼、神门等整组建筑巍峨严整,设计新颖独特,高低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南神门外是金藏库,俗称火池,专供香客焚烧纸香火池有照壁,大书“万代瞻仰”门上有歌舞楼,门内有东神门,西神门,盘道穿越其间院中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北为重台,南大门筑于重台上,前后廊式廊下东西山墙上有神台,供青龙、白龙、朱雀、玄武四方护卫神铜像正殿,上覆盖瓦、檐铃等,均为铜铸檐下有乾隆御赐匾额“赞化东皇”殿内中设神龛,祀泰山元君溜金铜像,两侧为眼光、送生二神铜像。

        院内还有东西配殿东殿供眼光神,西殿奉送生神,又称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均为铜像院中央有香亭,亭两侧有铜碑对峙;东为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是明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院东南、西南是御碑亭,内有清乾隆登岱诗碑祠东是道院,明代置东公署,香税总巡官驻此,清代改为跸亭碧霞祠现有道士、道姑50余人院南为宝藏岭,上有一狮子形状的巨石,俗称狮子峰  碧霞祠导游词2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高悬雍正帝「赞化东皇」、乾隆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晴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中国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  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时代,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1985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碧霞祠导游词3  各位团友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五岳之首泰山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  [泰山简介]  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

      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景观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天街东边,距岱宗坊约5公里,是祭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它背负天柱峰,面对五华峰,耸立于岱顶之中,突兀云霞之上,也是泰山上最雄伟,最有特色的高山建筑  碧霞祠是道教圣地,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北宋宋真宗登封泰山时,因疏通山顶泉池,发现了一尊被毁坏的石雕少女神像,便命人更换为玉石像,并建“昭真祠”,用于祭祀,赐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号为“圣地之女”,其源泉被称为“玉女池”由于帝王的发现与加封,一尊普通的石像一跃成为泰山女神金代,此庙称“昭真观”,明朝称“碧霞元君庙”、“碧霞灵佑宫”,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碧霞祠明清两代经数次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  碧霞祠为前后两进院落,建筑面积是3900多平方米,共有十二座大型建筑,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南北。

      左右对称,布局紧凑、严谨、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每当云雾升腾时,周围仙云缭绕,富丽堂皇的碧霞祠就像天上宫阙,威严神圣后人有诗赞叹“岱顶寻金阙,碧霞铁瓦红  [神门-山门]  碧霞祠建筑布局以山门为界划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大门叫南神门,上建歌舞楼大门内两个门洞为东西神门,上筑卷棚歇山式三间阁楼,与两座神门并列的是东西钟鼓楼  这座门叫山门,也是正门,这座山门把前后两院联为一体一进山门门厅,首先看到的是道教中镇守四方的四尊凶神猛将,左青龙,右白虎,还有朱雀、玄武,都是生铁铸造的,威风凛凛山门有五间,全部是铜瓦盖顶  [元君殿]  走过山门,有两座重檐歇山式方亭,东亭内竖有乾隆六年“重修泰山神庙”御制碑;西亭内立有乾隆登泰山诗韵碑  山门对着的是正殿——元君殿殿前是香亭,十分华丽两侧各有一座铜碑左边的是“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碑”,是明代万历四十三年神宗所立神宗皇帝的母亲慈生太后患眼病,求过泰山老奶奶后眼疾痊愈,皇帝特地更换元君像为镀金铜像还愿,并铸造铜钟铜亭,亭子叫“金阙”碑上刻有方从哲撰写的“金阙记”,记叙了仿武当山建造金阙的经过亭子右边的是“泰山灵佑宫铜碑”,立于明代天启五年碑上记载了重修玉皇庙、东岳庙、御香亭等的经过和碧霞祠的历史。

      这两座碑均为红铜冶铸,在形式、装饰方面基本一样高都是72米,宽1米,厚0.4米,碑庄重浑厚,铸造精细这么高大的铜碑,竟找不到任何麻眼和孔洞,细腻程度几乎让人认为这是木头做的  铜碑两侧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碑和碑亭各一座甬道上还有铜铸的千斤鼎和万岁楼,都是明代的遗留之物,院中还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供奉的是眼光奶奶,西配殿供奉的是送子娘娘  这里正殿有五间,都为重檐八角形彩画、斗拱,光彩夺目正殿采用的是金属和土木砖石相结合的材料,主要为了防止山顶雷电的轰击和狂风云雾的侵蚀造价极高,仅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次维修就耗费了黄金4950两殿上的瓦、龙头、鸱(chi)吻、檐铃均为铜铸,殿上的瓦垄数是360,象征着周天之数瓦当上有一排似龙非龙,似蛟非蛟的动物,叫蛟龙水兽古代人为了防火灾,常用水兽避邪镇火,而且,这些水兽可以铆住瓦当,起到坚固作用同时还有装饰、点缀、美化作用  正殿内供奉的是泰山上最有声望的女神——碧霞元君坐像为铜铸,凤冠霞帔,神态慈祥,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在夫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五岳之尊的泰山上供奉的却是女神呢泰山是阴阳交替之所,古代有“乾道有男,坤道有女”的说法泰山既代表高高在上的天,又代表孕育万物的地。

      明太祖朱元璋罢去泰山东岳大帝的封号,也不再封禅之后,无形之中禅化了碧霞元君明清以后,经道家附会,碧霞元君的身份越来越高,最初是东岳神的侍女,后来成了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又成了玉帝任命的天仙,势力超过了东岳神,成为“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的泰山女皇泰山上下共有三座元君庙,象征天上、人间、阴间无不在女神的掌握中其庙宇也遍及全国民间亲切地称碧霞元君为泰山老奶奶  泰山老奶奶被宣扬为赐福人间的神,能为众生造福,消病免灾穷人要衣食温饱,庄稼人要五谷丰登,有钱人要长命百岁,家族要传宗接代,都离不开这位女神,所以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礼拜这种朝拜活动经久不衰,形成了独特的泰山民俗  碧霞祠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得到泰山奶奶的保佑,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碧霞祠导游词4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顺着天街向东走,在天街的东首,我将带您去游览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这座大殿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殿里有很多精巧的铜、铁小铸件,而且这天上宫殿还是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高山建筑群我相信大家在看了它以后,都会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顺着天街向东走,在天街的东首,我将带您去游览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这座大殿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殿里有很多精巧的铜、铁小铸件,而且这天上宫殿还是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高山建筑群。

      我相信大家在看了它以后,都会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勤劳和智慧哎,这天上宫殿就是泰山碧霞元君的上庙——“碧霞祠”在古诗中啊,曾有诗人用"天门遥指碧霞祠,云雾衣裳日月旗"、"巍巍金殿插云边"等句子来赞颂它  “碧霞祠”创建于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时候,后世有过多次重修碧霞祠最开始的时候是叫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观,明代扩建以后改称碧霞灵佑宫,碧霞祠的名字,很可能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的碧霞祠现在有二进院落,五间正殿它在建筑上最大的特点是殿顶有瓦垄360条,象征着全年360天  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称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传说为玉皇大帝的女儿在清代张尔吱的《篙庵闲话》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汉时仁圣帝时,泰山上曾经有一对石刻的金童玉女,五代的时候大殿塌了石像也坏了,小童不知道散落到了哪里,而玉女则沦于泰山顶的“玉女池”中宋真宗东封泰山,在玉女池中洗手的时候,一尊石人浮出水面,洗干净之后,原来就是曾经跌落玉女池的玉女石像也于是宋真宗命有司为玉女建立祠堂,号为圣帝之女,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则俗称“泰山老母”,相传是保护妇女、儿童的神仙我们来祠院中碧霞元君的大殿,殿堂五楹,重檐八角,飞檐画栋,宏伟壮丽。

        碧霞祠的五间正殿由于山顶上狂风暴雨较多,加以冬季特别寒冷,陶瓦很易破裂因此正殿的盖瓦,檐铃都是铜的左右各三间配殿和五间山门的盖瓦,都是铁的殿前有香亭一座,亭内神像、摆设也都是铜质的铆固瓦当的是水兽,用来防止火灾正殿外的匾额由乾隆皇帝题字“赞化东皇”、内匾由雍正皇帝题字“福绥海宁”殿内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东西配殿供奉的分别阳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据说,这碧霞元君、阳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是姊妹仨她们姊妹三人在老年妇女中特别有威望,而这也正是很多老年妇女执着登山的重要的原因就好象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做领导的有没有威信,关键就看他是否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一样,这神威不威,看来也主要是看干的事能不能干到百姓的心坎上  好,继续参观碧霞祠在大殿的前面是“香亭”,里面供奉着元君的小铜像,大概是泰山奶奶为香客“开小灶”的地方亭的两侧是两块巨大的铜碑,这两块东西对峙的巨大铜铸大碑俗称“金碑”,东面的一块是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面的呢是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的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  南边的大山门,门的里面分别列有四尊铜像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门神左右两边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