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建模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公差的探讨1400字.docx
2页对建模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公差的探讨1400字 [摘要]对建立三维模型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公差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数控加工过程中程序调试的重要性 毕业 [关键词]公差;数控加工;程序调试;三维模型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arity of adding tolerance in three-dimensional and emphasis the impotant of debugging the NC program when NC maxhine tool craftsman process a product. Key words: tolerance; NC process; debugging program; three-dimensional 引言 对《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3月第3期P155中《pro/E环境下尺寸公差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一文提出在建立三维模型过程中应添加尺寸公差,笔者提出置凝众所周知,公差的作用是人们在加工某个尺寸时,达不到图纸要求而人为的退而求其次的规定这一尺寸的可以变动的范围,使其尽量在此范围内波动,便于零部件的更换与装配。
而在计算机中完全可以达到我们理想的尺寸要求,因而没有必要给它加上一个公差带再者,计算机中所建立的三维模型以及根据三维模型所生成的G代码与数控机床加工出产品间还有许多的不可确定的因素,例如:机床的误差、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切削变形引起的误差等等因此,笔者认为在建立三维模型过程中应添加尺寸公差实属画蛇添足,在实际加工中根本起不了作用下举实例论证: 1.问题的提出 我厂曾经接过这样一批活,如图1所示,材料为铝合金,大批量,毛坯尺寸如图2所示 根据我厂实际情况,我们先在Mastercam中按基本尺寸进行建模,然后生成加工程序代码,再通过局域网传输到加工中心上进行首件试切,加工完毕后卸下工件测量得到如图3所示数据 2.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实施 显然,尺寸2.3与10.46都靠近极限偏差,考虑到加工过程中切削的不确定性,此种情况下极易造成超差,为了使加工的公差充裕,决定对该程序作如下调整:将工件坐标系在Z方向向下降0.02毫米,精铣法兰的立铣刀Z方向向上升0.04毫米然后保存程序再进行试加工,加工完毕后测量得到如图4所示数据 3.结语 从计算机中的模型得到合格的产品必须得经过无数次的机床程序调试才能实现。
计算机中的模型塑造得再准确,没有后续的机床程序调试,照样得不出合格的产品况且在计算机中按基本尺寸进行建模,完全可以达到实际加工要求,我们需要提高的是把程序调试得更适合机床使用 参考文献 [1]汤彩萍.数控技术专业英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陈吉红,杨克冲.数控机床实验指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吴国经.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施平,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4. [5]乔世民,机械制造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华,机械制造工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胡绍军(1964-),男,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