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孟子思想强化管理理念.doc
6页用孟子思想强化管理理念用孟子思想强化管理理念孟子思想集中反映出“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内容他主张“以德服人” ,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形成了被世界推崇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 孟子思想不仅适用于意识形态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要管理好企业和下属,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管理好企业和下属,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就是说己正,才能正人无须讳言,如今,不少管理者把管理当成手中“狼牙棒” 、 “紧箍咒” ,专门去限制别人,因此企业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噪音孟子曰: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孟子是说: “君主没有仁德之心,下面就没有心存仁德之人;君主行事符合道义,下面就没有行事不符合道义的人;君主作风正派,下面便没有敢于作风不正派的人真有一个端正的君主,整个国家就自然安定了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所以要求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下属,这也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做到的要使管理目标可视化:成功的经理人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有着清楚的认识。
比如,与每个下属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每个员工工作效率更高等,并在脑海中不断加深对成功图景的印象,直到它已成为他们衡量自己及自身行动的一种标准脑海中美妙的可视化图景能帮助管理者取得难以置信的积极成果;还要让员工知道管理者的企图心:经理入应该有良好的企图心他们想要管理得更为出色,并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然而,只有良好的企图心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人真正了解经理人的企图心是什么在工作场合,人们评价经理人工作的标准,是他们的行动、举措,以及做出的成绩成功的经理人知道,应该把自己的企图心贯彻到工作实践中,而不是一个人在那里孤芳自赏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孟子是说要做好君主,就要尽到君主的责任,要做好一个臣子,就要尽到臣子的责任:孟子告诫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管理者,要自省自律,任重道远用仁政来指导人性化管理用仁政来指导人性化管理孟子思想集中反映出“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内容他主张“以德服人” ,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孟子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是说: “君主把下臣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自己的心腹;君主把下臣看得如同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平常人;君主把臣下看成尘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强盗仇敌 ”一个国家固然如此,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又何尝不是?孟子要求关心爱抚民,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上能奉养父母,下能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 孟子要我们以善待人,以善服人,就是这个道理要增强员工的自信:有些管理人认为,帮助员工是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这显示了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能赢得员工的尊敬事实上,很多成功的管理人的观点与之截然不同他们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管理人能鼓励员工学习、发展,以及更独立地完成工作,员工会更有自信,他们的工作质量、数量与速度都会提高增强员工自信的最佳方式之一,是让团队成员参与决策:当员工亲身体验了决策过程,或根据自己的意志作出了决策之后,他们更有可能相信决策的正确性,更好地去执行它如果只是管理人一个人作出决定,员工的响应程度就会差很多当成功的管理人让团队成员参与决策过程时,员工就有了“主人翁”的意识。
人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的行为、心理表现许多成功的企业,正是树立了“以人为本”这样一种价值理念,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 ,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国内现有成功企业不难看出,任何企业只有实施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才能出现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不少管理人员记住下属每个人的生日,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小小手段之一严格的管理要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体现严格的管理要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体现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 多年前英国古老的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治校有方,培养出了很多名满天下的学生,有人间他为何能把学校经营得这样好,这位著名的校长告诉问他的人,因为他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做到奖罚严明。
又说,如果给他一把手枪,他会把学校管理得更好,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故事的深刻现实寓意是不用怀疑的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出现过的,主角虽不是剑桥的校长,换成了别人,大抵意思也还是说只要有了严格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一定能把学校管理好,培养出好学生这里的“一条鞭子”就是孟子所说的“规矩” ,就是严格执行合理制度的代名词了其实,不单管理学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经营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鞭子” 关于如何经营企业,以及成功的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的问题,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比如有人强调要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有人看重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才,还有人倚仗良好的市场大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倾斜,等等:这些各有侧重的看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也是企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但都只是些硬件的要求而对于软件呢?制度、文化的因素又是不可忽视的毕竟企业是关于人的组织,而人的复杂多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质,要求企业必须营造出有利于共同理念和精神价值观形成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并约束、规范、整合人的行为,使其达成目的的一致性,最终有助于企业共同利益的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经济学关于人性本懒惰自私的假设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来说,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组织效率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宣扬的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西方经济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制度的变迁他这里讲的“制度” , 不仅包括国体、政体在内的“大制度” ,也包括了商业机制、企业制度、信用制度在内的“小制度” ;不仅包括了各种由长期习惯而形成的明文规则等正式制度,也包括了社会风俗、文化等隐性的非正式制度制度的创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居功至伟,而对于个体组织如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企业依法制订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立法” ,就是孟子所说的“规矩” ,是企业规范运作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聪明的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但实践中我们仍很遗憾地看到大量企业并未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他们认为反正有国家法律、法规,出了事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理就行了其实不然,国家法律、法规是大法,不可能针对某个单位具体情况,相对比较概括、原则,而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的是更准确详尽、可直接运作的规范成功的企业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运作平稳、流畅、高效,并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使企业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不战时则也可使企业尽打有准备之仗,胜券在握。
作者为安徽孟子思想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