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温度测控系统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docx
5页国外温度测控系统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 国外温度测控系统研究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的比较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的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等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的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一些国家在所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温度测控系统研究32475 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一些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不过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的方面我国的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总体上正在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单参数单回路的系统居多,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所讲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温度控制系统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的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反映,更能直接影响作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要求的重视,温度测量的精度也越来越被看重所以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就非常有意义测量温度的方法很多,按照测量体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温法和非接触式测温法两大类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其中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热敏电阻由于体积小,重复性好,测量方法简单,所以在一般的测量系统中广泛应用,但是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的测温系统需要A/D转换,信号放大与处理,并且测量精度不高,这也是热敏电阻的缺点、不足另一种热电偶传感器,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且热电偶的鲁棒性、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要考虑但是,热电偶传感器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线性特性较差,信号电平很低,常常需要放大或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进行处理论文网 源自-六~维"论`文;网(加7位3249`114 从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来看,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已被国内外许多公司和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硬件简单,软件丰富,能方便的实现现代化控制规律和多功能、性能优良、运行调试都很方便,且生产成本低廉,可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已开始受到重视和欢迎,加之近年来,单片机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却逐年降低,所以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 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①冷冻库,粮仓,储罐,电信机房,电力机房,电缆线槽等测温和控制领域②轴瓦,缸体,纺机,空调等狭小空间工业设备测温和控制③汽车空调,冰箱,冷柜以及中低温干燥箱等④太阳能供热,制冷管道热量计量,中央空调分户热能计量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经济日益趋于整体化,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温度的系统必将成为单片机发展的整体趋势在不久的未来,依靠着单片机控制温度所带来的便捷将充斥着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而且在工业化方面也将体现出单片机控制温度系统所带来的益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仪器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成为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趋势总之,单片机控制温度系统将会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 发展趋势 近年来,利用无线收发装置进行的温度检测系统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度测控技术包括温度测量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在温度的测量技术中,接触式测温发展较早,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低廉、测量精度较高,一般能够测得真实温度;但由于检测元件热惯性的影响,响应时间较长,对热容量小的物体难以实现精确的测量,并且该方法不适宜于对腐蚀性介质测温,不能用于超高温测量,难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
另外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通过对辐射能量的检测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法,其优点是:不破坏被测温场,可以测量热容量小的物体,适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还可以测量区域的温度分布,响应速度较快但也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仪表指示值一般仅代表物体表观温度,测温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在实际的温度测量中,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 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推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8位A/D转换器,其测温精度较低,分辨力只能达到1℃国外已相继推出多种高精度、高分辨力的智能温度传感器,所用的是9~12位A/D转换器,分辨力一般可达0.5~0.0625℃由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研制的DS1624型高分辨力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13位二进制数据,其分辨力高达0.03125℃,测温精度为±0.2℃为了提高多通道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转换速率,也有的芯片采用高速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目前,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总线技术也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所采用的总线主要有单线(1-Wire)总线、I2C总线、SMBus总线和spI总线。
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可通过专用总线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