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8799918
  • 上传时间:2021-1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摘要: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一国银行从封闭的发展模式走向 开放的国际市场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中 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业务种类单调、创新 能力薄弱、经营模式不利于国际化发展、境外机构数量少、 规模小、国际化水平低、资本金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差等问 题提出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业应对外资银 行挑战的措施和现阶段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策 略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同时按照与世贸组织的协议,入世五年后,即2006年的12月 11日,中国要全面开放银行业,给予外资银行同等国民待遇 而入世之时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离国际银行业相差较远,为 了应对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激烈竞争,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在 履行开放承诺之前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诸多差距,于是提出 引入具有优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的境外银行作为合作伙 伴的方案2002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 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当今世界金融正进入一个 跨国界竞争的新时期,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 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国家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 业绩和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 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 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为提高其国际竞争 力,必须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国 际化程度比较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 带来的压力及机遇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一)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定义商业银行国际化指的是一国银行从封闭的发展模式走 向开放的国际市场的过程,而此过程并非局限于本国银行向 外发展,也包括本国银行的对外发展及对外国银行进驻本国 两方面即商业银行国际化包括本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发 展与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经营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指银行按照国际规则在国际金 融市场上直接或间接加入全球性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银行 通过大规模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或建立代理关系,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内从事金融服务,实现以资本国际化为特征的跨国经营具体来说,国际化银行的业务活动 主要在国际市场,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或世界主要地区,主要 服务对象是进出口公司及跨国公司,金融产品实现了高度的 标准化和市场化,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进行金融合作与竞 争。

      目前,我国银行业竞争激烈,各中小银行增势迅猛,市 场占有份额持续攀升,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 的位置然而在金融结构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的仍是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因此,本文对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 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二)四大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当前,世界金融正进入一个金融资本跨国界竞争的新时 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业绩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不但成为了体现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而且也使国际贸 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全球金融发展趋势中的重要 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是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 球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银行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的内 在要求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 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但就目前而言,银行海外机构主要 集中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及新加坡等地区,仅少量分布于纽 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小、 客户群体小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方式,一是经营数 目较多的海外代理行网络以及各类业务联盟,二是直接开设分支机构O近几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经营方式也趋多样化,商业银行逐渐开始在境外发行债券和上市,或者参股 建立合资银行。

      截至2009年12月,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和 即将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投资总额将近537亿美元通过参股, 外资将获取中国银行业超过16%的市场份额截至2009年9 月,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累计金额38. 72亿美元外资 进入国内银行的重头戏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引 进投资情况(见表1): 2005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引入淡 马锡和美洲银行,持股比分别为5. 1%和9. 0%; 2005年8月, 中国银行引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China)、亚洲金融控股 私人有限公司(AFH)、瑞士银行集团(UBSAG)、亚洲开发银 行(ADB),总的持股比为16.19%; 2006年4月,中国工商 银行引入高盛集团、安联、美国运通,持股比总额为8. 48%; 2007年9月,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财团以31亿美元持有中行10%的股权,苏银占5. 1%股权,李嘉诚私人资金占2. 41%, 其余为美林证券为首的投资者所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 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提 高经营效率,加强竞争力截至2009年12月末,已有29 家境外投资者入股21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489 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9%左右。

      建行引入美国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风险 控制、IT、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银行、资金业务 等七个方面同美国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尤其是在零售 银行业务方面,借助美国银行在该业务模块上先进的管理技 术和经验,促进了建行“以零售银行业务为重点”的战略目 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建行还引进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 为财务投资者,使公司的产权主体更加多元化,公司治理结 构更加完善中行引进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为 战略投资者,分别在信用卡、财务管理、公司业务、个人保 险、投行业务、内控制度、反洗钱方面进行合作和提供业务 支持同样,中行也引进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为财务投 资者,使产权主体更加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而工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上更是有创新之笔,一 改中行和建行各引进了 一家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先 例,引入高盛、安联和运通作为自己的战略投资者其中, 高盛是国际知名的投行,安联是实力雄厚的保险集团,而美 国运通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信用卡公司和旅游服务公司引入 其他金融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使得工行与他们在业务领域方 面的互补性增强,符合目前工行作为国内最大商业银行的市 场地位,公司的业务发展水平和治理结构得以实质性的改 善。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投资规模远远大于境内的战略投资者境外战略投资者共投资约200亿 美元,平均每家投资约8亿美元,中国平均一家商业银行通 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融资10亿美元而中国商业银行从 境内战略投资者融资共约300亿元,平均一家商业银行通过 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融资50亿元,这个两者相差不大,但 境内战略投资者数量却比境外的战略投资者多不少对于大规模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我们是基于大多数 境外的企业具有银行经营管理经验、人才和技能对于国有 商业银行改革,以引入外资为优先目标,且外资注入国有商 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享受超国民待遇,这实际上是对于国 内资本的歧视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许多中国民营企业 在运作效率方面并不亚于国外企业,管理层应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银行股改针对目前我国 非公有资本规模较小且分散的情况,可以积极引导非公有资 本采取集合投资、或建立产业基金、或采取私募基金等方式 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并且,银行股权价值只有在多元投 资主体介入时才能体现出来目前,中国银行近四成利润来自其海外机构,截止2007 年三季度末已在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69家海外网点,同 时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作为参与国际金融租赁业务的 平台。

      工商银行自2009年底已将营业机构延伸至全球20个国 家和地区,海外分支机构总数达162家,境外机构总资产达491亿美元,近年来,先后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澳门诚兴 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股权建设银行截至2010年6月末,海外业务总资产为2536 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 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设有7家分行;在香港拥有两 家全资子公司;在伦敦设有全资子银行;在悉尼设有代表处, 还与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 系,加入了万事达卡(master card)集团,利用代理行的 网络延伸自身的服务渠道,全球客户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 升,初步实现了 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全球化经营目标农业银行在中国四大银行中最后一个在西方国际金融 中心建立分支机构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不同的是,农行海 外分支将主攻大宗农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农行在香 港、新加坡设有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法兰克福、首 尔与悉尼设有代表处,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贷学会和国际农业 信贷联合会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在中国加入WTO以前,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也在进行逐步 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但总体来说步伐比较缓慢。

      外资金融机 构都知道中国的银行市场巨大,但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不 能有效控制风险,不敢贸然出击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以 及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各外资金融机构便争先恐后地积极 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和在中国扩张的速度相对于在 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而言,参股合资的门槛要低得多,市场准 入也要快捷得多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并为我国的银行 业设定了开放的时间表:从2002年到2006年为5年过渡期(也称保护期),2006年底以后,外资银行原则上即可享受 与中资银行同样的待遇在存在这样的过渡期的背景下,各 外资金融机构为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为了绕过中国的政策障 碍和限制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和扩大市场势力,为了获取进 入的速度经济性和扩张的速度经济性,通过收购股权,或寻 求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获得利用某些国有商业银行 所拥有资源的权利,从而实现迅速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和扩张 势力的目标而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网点、存贷款比例、客 户资源在我国均占有绝对的优势,从这些意义上讲,谁能获 准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谁就抢占了市场先机,谁就能更为 迅速地享受中国市场增长和发展的好处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在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努力和 国际国内相关的制度、政策、法律和相应的经济金融基础下 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长期以来,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占有巨大的市场份 额,处于垄断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促进金融市场 的竞争和效率引入银行业的国际化能加速金融业的市场转 变同时,相对于业务活动处于优势地位的商业银行,国际 化经营为其提供了更广大的市场当各国经济状况不同或者 金融市场动向不一致时,商业银行由于国际化使自身业务形 成的多变化能减少银行利润水平的波动,商业银行国际化经 营不仅是为获利,也是为了避险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可 以以低成本了解各区域客户的财务信息及需求,及时调整自 身的战略方针,多样化的经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 营成本跨国银行选址一般都在伦敦、东京、纽约等主要国 际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优惠的 税收政策,更为及时的商业信息二、现阶段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一)业务种类单调,创新能力薄弱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单调,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存贷 款业务虽然利息净收入在国内外银行收入中均占有较髙的 比例,净利息收入至今仍是各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同的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利息净收入占比在 75%-85%左右,而一般国际大型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比在 5%-60%左右。

      随着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积极寻找新的收 入来源将处于竞争中的弱势地位非利息收入成为目前西方 发达国家银行的一种重要业务,很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 收入比重已超过50%o我国开办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