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薄荷小茴香..ppt
28页§ 实验四 全草类生药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麻黄、薄荷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 2.熟悉麻黄、薄荷的理化鉴别 3.了解麻黄、薄荷根茎横切面的组织构造 天麻人参三七麦冬牛膝苍术何首乌当归黄芪 二、实验材料、器材、试剂 1.材料:麻黄、薄荷生药的标本、饮片、粉末及根茎横切 面的永久切片 2.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天平 酒精灯、紫外灯、试管夹、水浴、微量升华装置(顶针 、木试管夹)、试管等 3.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稀盐酸、氨试 液、氯仿、氨制氯化铜试液、二硫化碳试液、硫酸、 香草醛结晶等 4.其它:火柴、吸水纸、擦镜纸、试管、胶头滴管等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麻黄、薄荷的性状鉴别 (二)、麻黄、薄荷的显微鉴别 1.草麻黄粉末的显微鉴别: 用水合氯醛透化观察:表皮细胞、气孔、纤维、导管、薄壁细 胞 2.薄荷粉末的显微鉴别: 用水合氯醛透化观察: 腺鳞、腺毛、非腺毛、表皮细胞、气孔、橙皮苷结晶 3.横切面永久切片的观察 (三)、理化鉴别 1.麻黄: ①荧光观察纵剖面,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②粉末微量升华,得细小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③取粉末0.2g加水5ml,稀Hcl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 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毫 升,振摇提取。
分取氯仿液,置两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 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 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 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2.薄荷:微量升华得油状物,镜检,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析 出;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 再加水一滴,既变紫红色 四、作业 1. 描述麻黄、薄荷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 2.绘制草麻黄茎横切面简图及麻黄,薄荷粉末 显微特征图 3.描述麻黄,薄荷的理化鉴别结果 【来源】 麻黄科植物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性状鉴定】 草麻黄 1.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2.表面淡绿色、黄绿色, 有细纵棱,触之微有粗糙感 3.节明显,节间长2~6cm. 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 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 反曲,基部筒状,红棕色 草麻黄药材 4.体轻,质脆,易折断 5.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 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6. 气微香,味涩、微苦 【显微鉴定】 草麻黄茎横切面 类圆形稍扁,边缘有波状棱脊. 1.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厚角质层. 2.棱脊间有下陷气孔. 3.棱脊内侧有下皮纤维束 4.皮层较宽,纤维束散在 5.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6.韧皮部狭小, 7.形成层环类圆形, 8.木质部成三角形维管束外韧型8 ~10个; 9.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有 少数环髓纤维 10.表皮细胞外壁、纤维壁及皮层细 胞均有细小方晶或砂晶 茎横切面简图 【显微鉴定】 草麻黄茎横切面详图 1.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 2.气孔→棱脊间有下陷气孔 3.下皮纤维束→棱脊内侧有下皮纤维束 4.皮层→较宽,纤维束散在 5.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6.韧皮部狭小 7.形成层 8.木质部呈三角形,有时连成环, 细胞全部木化 9.髓部 10.棕色块→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 1.表皮外被角质层, 2.棱脊间有下陷气孔 3.棱脊内侧有下皮纤维束 4.皮层→纤维束散在 5.中柱鞘纤维束 6.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9.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 ①表皮——被角质层,可见下陷式气孔 ②皮层-——下皮纤维,皮层纤维 ③中柱鞘——中柱鞘纤维呈新月形 ④木质部——三角形 ⑤髓——环髓纤维、棕色块 •表皮、皮层细胞及纤维壁有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茎横切面维维管束形成层环层环环环髓纤维纤维 草麻黄8~10个类圆类圆 形少 中麻黄12~15个类类三角形较较多 木贼贼麻黄8~10个类圆类圆 形无 【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 1.表皮细胞及气孔 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 ,气孔特异,长圆形,保卫细 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听筒 状 2.角质层突起条块状或乳头 3.皮层纤维细长,壁厚,壁上 布满附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 纤维 4.皮层薄壁细胞 5.棕色块红棕或棕黄色 6.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 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有多 数圆孔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 式穿孔板 6 草麻黄茎的粉末特征图 6. 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有多数 圆孔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 草麻黄粉末 1.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 气孔特异,长圆形,保卫细胞侧面观呈 哑铃形或听筒状 2.角质层突起部分条块状或乳头状; 3.皮层纤维细长,壁厚,壁上布满附 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4.皮层的薄壁细胞 5.色素块:红棕或棕黄色 6.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端壁斜 面相接,接触面有多数圆孔穿孔, 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 1.表皮细胞及气孔 2.角质层突起部分 3.嵌晶纤维 4.皮层薄壁细胞 5.棕色块 麻黄粉末图 薄荷 Herba Menthae 薄荷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 内皮层 5.韧皮部 6.形成层 7. 木质部 8.髓部 9.橙皮苷结晶 茎横切面 显微鉴定注意点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基本结构。
(2)表皮细胞l列,外被角质层,有腺毛及非腺毛皮层薄壁 细胞排列疏松,四棱角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 (3)形成层成环(方形)木质部在四棱角处发达 (4)髓部薄壁细胞大,中心常呈空洞 叶横切面 (1)上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下表皮有气孔,有腺鳞、腺毛与非腺毛 (2) 栅栏组织多为1列,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有橙皮苷结晶 (3)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常2~6个排列成行, (4)中脉处的上、下表皮之内侧均有厚角组织 薄荷 Herba Menthae 薄荷叶横切面详图 1.腺鳞 2.上表皮 3.橙皮苷结晶 4.栅栏组织 5.海绵组织 6.下表皮 7.气孔 显微鉴定注意点 粉末 (1)腺鳞头部6~8个细胞,含淡黄分泌物;柄极短 (2)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 (3)非腺毛1~8细胞,壁厚,微具疣状突起 (4)气孔直轴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 垂周壁弯曲 (5)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薄荷 Herba Menthae 显微鉴定注意点 薄荷 Herba Menthae 1.表皮细胞与气孔 2.腺鳞(a.顶面观 b.侧面观 c.示角质层皱缩) 3.腺毛 4.非腺毛 5.橙皮苷结晶 显微鉴定注意点薄荷粉末图 理化鉴定 取叶的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后得油状物, 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色, 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薄荷 Herba Menthae 【来源】 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西北、华北、东北;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小茴香 Foeniculi Fructus 1.双悬果由两个分果合抱而成,长圆柱形,两端稍尖,有的稍弯曲. 2.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基部有 果柄,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接合面平坦 3.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4.香气特异,味微甜、辛 小茴香分果表面及切面 [性状鉴别] 小茴香 [显微特征] 外果皮 内果皮 维管束 油管 胚 内胚乳 种脊维管束 1.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 2.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纵棱间有油管,接合面有油管2个 3.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 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 4.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糊粉粒,糊粉粒中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5.胚小形 分果横切面 略呈五边形 小茴香 分果横切面简图 1.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 2.棱脊处维管束。
3.维管束内外侧有多数大形木化网纹细胞 4.中果皮有6个油管(背面纵棱间各有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 5.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 6.种皮细胞l列,含棕色物质 7.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糊粉粒,糊粉粒中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8.胚小形 9.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显微鉴定注意点】 1.外果皮 2.中果皮 3.网纹细胞 4.木质部 5.韧皮部 6.内果皮 7.种皮 8.油管 9.内胚乳 【显微鉴定注意点】分果横切面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粉末绿黄色、黄棕色 1.外果皮细胞 2.内果皮细胞狭长,以5~8个细胞为1组, 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嵌列,习称 镶嵌细胞 3.油管碎片黄棕色、深红棕色, 分泌细胞扁平多角形 4.网纹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壁厚、 木化,有卵圆形网状壁孔 5.小簇晶 6.内胚乳细胞多角形,无色、壁较厚, 内含脂肪油、糊粉粒,糊粉粒中有小簇晶 小茴香粉末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显微鉴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