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6.docx
6页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6(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单项选择题</B> (总题数:1,分数:2.00)1. 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构成测验情境关系的是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分数:2.00)A. 测量对象B. 测量侧面 VC. 测量主体D. 测量工具解析:解析: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概化理论提出,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 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同时一个测量侧面又包括多个侧面水平因此本题选B二、 多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 下列量表中,不具有绝对零点的是(分数:2.00)A. 称名量表 VB. 顺序量表 VC. 等距量表 VD. 比率量表解析:解析: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表根据测量的不同水平以及测量中使用的不 同单位和参照点,可以将测量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 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 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表和等级,而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 单位,但等距量表没有绝对零点。
比率量表是最完善的测量量表,它除了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的特征外, 还具有绝对零点因此本题选ABC3.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分数:2.00)A. 参照点 VB. 量表C. 行为样本D. 单位 V解析:解析: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参照点和单位参照点是测量中量的起点参照点有 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绝对零点;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理想的测量单位应该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因此本题选AD4. 对其度量的数据可进行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量表是(分数:2.00)A. 称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 VD. 比率量表 V解析:解析:适合于对称名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适合于顺序 量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适合于对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 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适合于对比率量表进 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包括几何平均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因此本题选CD5. 心理测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分数:2.00)A. 行为样本 VB. 标准化 VC. 难度 VD. 信度和效度 V解析:解析:一个心理测验应该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指从总体行为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实际 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一组行为,可以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2)标准化指测 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3)难度或应答率难度太低或太高都不能有效地将 不同水平的个体区分开来,从而也不能保证测验的科学性4)信度和效度评价一个测验是否科学的重要 指标是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性,效度指一个测验的有效性因此本题选ABCD6. 关于真分数模型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 该模型未能区分各种测量误差 VB. 该模型对样本具有依赖性 VC. 该模型以弱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容易验证 VD. 该模型忽视了被试的反应组型 V解析:解析:真分数模型是以弱假设为基础的,因此这些假设容易验证并易于被绝大多数测验数据资料所 满足这是真分数模型的优点同时真分数模型也存在若干局限性,如该模型未能区分各种测量误差,对 样本具有依赖性,忽视了被试的反应组型等具体解释详见简答题第1题因此本题选ABCD7. 主要误差来源是内容取样的信度估计方法有(分数:2.00)A. 重测信度B. 分半信度 VC. 等值性系数 VD. 同质性信度 V解析:解析:重测信度是使用同一个测验在不同时间施测两次,因此主要误差来源是时间取样。
而分半信 度、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中的一种,复本测验是同时连续施测的)、同质性信度都会因测验内容而产生误 差对分半信度而言,将一个测验分成两半的方式有无数种,分半后两半测验就涉及同质性问题对复本 信度而言,需要构造两个平行测验,这也涉及内容取样带来的误差对同质性信度而言,内容取样决定了 测验题目是否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因此本题选BCD8. 时间取样是误差来源的信度估计方法有(分数:2.00)A. 重测信度 VB. 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VC. 分半信度D. 同质性信度解析:解析:重测信度是在不同时间使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进行施测,因此相隔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信 度的估计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是复本信度的一种,它与等值性系数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复本测验是间 隔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的,因此时间间隔是影响信度值的一个因素因此本题选AB9. 因评分者人数不同和评价对象人数不同而使用的不同的计算评分者信度的方式有(分数:2.00)A. 积差相关 VB. 等级相关 VC. 肯德尔和谐系数 VD. x 2检验 V解析:解析:当评分者人数为两个时,评分者信度等于两个评分者给同一批被试的答卷所给分数的相关系 数,根据所给分数的性质,可计算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
当评分者为3〜20人,被评对象为3〜7个时,评 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系数进行估计,并直接查表进行检验当被评对象超过7个时,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 之后还要计算X 2值,进行X 2检验因此本题选ABCD10. 实证效度包括(分数:2.00)A. 效标关联效度B. 同时效度 VC. 预测效度 VD. 表面效度解析:解析:实证效度也称效标关联效度根据效标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 效度两种效标资料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时称为同时效度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确定 时是预测效度因此本题选BC11.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分数:2.00)入.项目鉴别指数法 VB. 相关法 VC. 难度推算法D. Z检验法解析:解析:对于二分法记分的测验项目可采用项目鉴别指数法计算区分度在大规模或标准化测验中, 多采用相关法,即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相关越高,项目区分 度就越高因此本题选AB12.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信度的概念最接近的是(分数:2.00)A. 误差容忍度B. 概化系数 VC. 可靠性指数 VD. 信噪比解析:解析:克龙巴赫(1972)为概括理论建构了一个类似经典理论的信度系数,称之为概括系数。
Brennan 和Kane(1972)构建的与信度类似的指标是可靠性系数因此本题选BC13. 下列选择项中可以用相关系数的评价指标的是(分数:2.00)A. 难度 VB. 区分度 VC. 信度 VD. 效度 V解析:解析:在评价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难度、项目区分度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作为评 价指标故本题选ABCD14. 信度指标在心理测量中能够(分数:2.00)A. 反映随机误差大小 VB. 评价测量准确性C. 评价个体分数稳定性 VD. 反映系统误差大小解析:解析:信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反应随机误差的大小和评价个体分数的稳定性,而效度是评价测量 准确性的指标故本题选AC15. 下列信度系数里面,可能反映测验的时间取样误差的有(分数:2.00)A. 重测信度 VB. 复本信度 VC. 分半信度D. 评分者信度解析:解析:重测信度需要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复本信度中,如果两次测量间隔一段时间,也会反映时 间取样误差故本题选AB16. 属于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分数:2.00)A. 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 VB. 卢龙公式 VC. 克隆巴赫系数 VD. 库德一理查森公式 V解析:解析: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和卢龙公式计算的是测验的分半信度,克隆巴赫系数和库德一理查森公 式计算的是同质性信度系数,他们都属于内部一致性系数。
故本题选ABCD17.IRT的项目特征曲线上的位置与项目特征函数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 曲线拐点位置的斜率为区分度参数 VB. 曲线拐点的位置为项目难度 VC. 曲线下渐近线的纵轴高度为猜测概率 VD. 曲线是单调递减的形状解析:解析:IRT的项目特征曲线是一条单调递增的曲线,其中曲线拐点位置的斜率为区分度参数,曲线 拐点的位置为项目难度,曲线下渐近线的纵轴高度为猜测概率故本题选ABC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18. 简述经典测量理论的优点与局限性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经典测量理论的优点真分数模型是以弱假设为基础的,因此这些假设容易验证 并易于被绝大多数测验数据资料所满足经典测量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及统计分析方法经 典测量理论浅显易懂,便于在实际测验情境(尤其是小规模资料)实施,是目前测量学界使用与流传最广的 理论依据在测验实际工作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性① 该模型最突出的弱点就是把所有的测量误差都归为一类,而没能区分测验情景中的各类测量误差,也没有 说明这些测量误差究竟来自哪些误差源及各自产生的误差的大小。
②该模型的第二个弱点是样本依赖性 经典测量理论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各项指标,如难度、区分度和信度等,依赖于它们所来自的特定的被 试样本这些指标会因接受测验的被试样本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同一份试卷很难获得一致的难度、区分 度或信度③在真分数模型中,问题的核心是实测分数x(以及真分数T)并不位于等距量表上,因而无法 比较两组测验的得分④真分数模型巳经指出测量误差的存在,以一个相同的测量标准误作为每位被试的 测量误差,显然这种做法的适当性受到怀疑⑤在测验结果的精确程度上,是以测验信度和测量误差的方 差来表示的,忽略了单个被试在项目上的得分⑥结果应用的局限性经典测量理论的测验信度是建立在 严格平行测验假设基础上的,即两测验是以相同的程度测量同一心理特质然而,这一理论假设在实际的 测验情景中却难以满足,我们常常无法保证不同测量间得分的平均值和方差都相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 准来判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才是“平行测验”同时经典测量理论指导下的测验还要求测量条件完全标准 化,从施测指导语到测验记分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复本但功能相同的测验所测得的分数间,无 法提供有意义的比较,从而使测量目标变得狭小,这样就不能对测验进行有效改进。
⑦信度估计的不精确 性经典测量理论对信度的假设是建立在平行测验的假设上,但是这种假设往往不存在于实际测验情境里 ⑧经典测量理论忽视被试的试题反应组型,认为原始得分相同的被试,其能力必定一样其实不然,即使 原始得分相同的被试,其反应组型亦不见得会完全一致,因此,其能力估计值相应会有所不同⑨能力量 表与难度量表的不一致性在经典测量测验理论中,能力量表与难度量表没有定义在同一个参照系上,这 样就找不到验证某个项目是否匹配某种能力水平被试的计量方法,这使得选题带有一定盲目性被试能力 的估计依赖于他完成测验各项目的情况不管他做错什么题目都影响对他能力的估计,因此,他必须仔细, 否则不可能得高分对被试能力水平的估计精度也无法调节解析:解析: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使新的测验理论得以产生,因此,要理解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就 需要与项目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