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1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阅卷分析 高一语文(上)教学案例及备课资料汇编(97套).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5392213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20011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阅卷分析第四大题邛崃二中 杨明忠 本次调研考试考分共23分,就语文知识的考点来说,涉及三个知识考点:文言文翻译,现代诗歌鉴赏,古诗文默写针对这三个考点就本次考试学生试卷得失分析如下:第11小题,文言文翻译(10分),本次考试选材是《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教材,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大大降低,高考均考课外内容,预想学生的得分应该不错,但是这道试题绝大多数学生得分在6、7分左右,从学生的答卷来看,他们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翻译,而是脱离语言环境,想当然地以今解古,例如:将“已行”翻译为“已经走了”“已经出发了”等;将“山陵崩”翻译为“山陵崩塌”等等山陵崩”教材有注解,这说明学生平时学习没有很好地理解注释,消化注释,同时也说明学生缺乏古代文化常识第12小题,现代诗歌鉴赏8分,也是选材于教材,诗歌鉴赏高考均考古代诗歌,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也不大,可是这道试题学生失分现象较为严重,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考题要求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很多考生不知道怎样结合,只答出了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表现手法是什么,有结合诗句,原诗歌中的某些意象来分析导致失分,大部分同学得分在5分左右。

      表现手法这道小题,有部分同学得分为0分,由此可见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表现手法,建议这次调研考试过后,老师应对高一学生进行部分专题讲座,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哪些第13小题,古诗文默写5分,两题任选一题,大部分学生两道题均默写了,这次评卷,两道题默写的,只选第一小题评改从学生答卷来看,错别字现象严重,例如将“无以至千里”写为“无以致千里”;将“人不知而不愠”的“愠”误写;将“寥廓江天万里霜”里的“寥廓”写为“寥阔”;将“金就砺则利”写成“金就砺则厉”“ 金就利则砺”等等,还有将“学而不思则罔”写为“学而不思则惘”另外还有学生漏写,例如将“故不积跬步”写为“不积跬步”较多,丢掉了不该丢的分,这说明学生记忆尚不到位,今后应加强默写训练第五大题邛崃一中 梁波本次调研考试现代问阅读共22分,涉及的考点为: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鉴赏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作者思想情感针对这几个考点就本次考试学生试卷得失分析如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1、 缺乏答题技巧,不能看赋分罗列要点答题2、 对文本的理解肤浅,不能深入文章语言内核,情感、主旨把握不到位,答题只停留在表面3、 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细心,造成答题有所遗漏。

      具体问题:第14题6分,学生平均得分为2分左右,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单一,不全面,大多数同学只答“对村庄的思念、热爱之情”对于基于此对城市中生活而不能回归村庄的失落与痛苦和村庄所代表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痛苦不能作答,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能够回答这说明很多同学还读不懂文章,不会抓文中的关键词句,挖掘文中信息来答题只凭自己对文本的感觉来回答问题,希以后加强阅读训练第15题4分,学生平均得分2分,考生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细心,对于第一回答城市与村庄鸟的不同,有部分同学回答的是城市与村庄的不同,例如:城市钢铁小屋的冰冷,人与人关系冷淡;村庄静,安详,人与人关系和谐,温暖大多数同学不能判断出描写村庄的鸟的表达技巧,很多同学回答成了“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同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太少或者理解不深入第16题6分,学生平均得分3分,考生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仔细,很多同学没有看清楚第一问,只回答第二问,在回答第二问又只回答“承上启下、过渡”等作用,没有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有的同学看清楚了第一问,但只回答出城市与村庄的不同之处,比如:城市的孤独、失落,村庄的宁静、安详,但没有准确理解题意是“心灵上”不能承受,所以考生的答案应该是答作者对城市与村庄“心灵上”的感受。

      这说明很多同学在作现代文阅读时,没有审题的习惯,更不要说读出出题人意图了第17题6分,学生平均得分3分,主要问题是:还是出现了不会审题的问题,读不出题中隐含的答题信息,不知道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与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不可分割的,很多同学从炼字、炼句方面回答,未答出“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有部分同学答了表达技巧却答成了“想象、比喻、象征”等,部分同学能回答出“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但分析不全面、准确第一问只答出了村庄的温暖、幸福,不能深入作答出是表达作者酸楚和孤独心境;第二问能回答出故乡快乐的回忆和浓浓的人情,不能回答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第六大题本次调研考试本题共15分,平均得分6分,涉及考点:语言的连贯,压缩语段、语言的简明、得体,生动、形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针对这几个考点就本次考试学生试卷得失分析如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1、 对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很不熟悉,答题没有任何规律可循2、 错别字严重,造成表情达意思的错误具体分析:第18题,能够顺序全对的寥寥可数,很多同学全凭感觉来排列顺序,对于连贯的相关知识没有,这也可能说明很多老师对相关知识没有给学生讲第19题,这是一到说明文的压缩,关键在于找到说明对象和对象的特点,要解决这道题的难点是要对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但是我们很多考生,知识盲目地从这段文字中去找关键字词,随便胡乱组合这道题都能得分,可是得分很低由此可知,学生对语段的压缩这个考点的知识不熟悉,对于整合信息的意识没有第20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学生都能得分,但得分情况并不乐观,一是很多同学没有看请题干要求,要求有修辞手法,即使有的同学使用了修辞,可是使用起来很是牵强,为了用修辞而用修辞,显得很生硬,不能与整个演讲语段融为一个整体二是有些同学不了解演讲辞的特点,主题有些散乱,语言平淡,没有感染力,没有逻辑性第七大题一、 好的方面:1、 有话可说,能围绕“眼光”来写作2、 内容比较充实二、 主要问题:1、 中心不明确虽然说了几点,但没有能把他们统率起来的魂显得散乱如一会儿说“眼睛是和蔼”,一会儿说“眼睛是美好”,最终是什么,不知道2、 中心不够深刻谈到了“要有眼光”“要有独特的眼光”“人们的眼光是不同的”“眼光表现境界”等,没有特别的东西3、 结构条理不甚清晰,许多文章看不到顺序,古与今,中与外,正与反往往混为一团4、 人为改换题目的情况还不少比如该为《做个有眼光的人》《成功离不开独特的眼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和的眼光》等等5、 书写不过关。

      错别字想象比较严重,如沟通-勾通 琐碎-锁碎 实际-实计 尖锐-坚锐 决定-觉定 理睬-理踩 抱负-包负等等6、 对历史记忆不准确,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邓世昌-邓世倡 周敦颐-周郭颐 “降大任于斯人”-“降重任于私人”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