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格教学简介(概念过程教案格式分解技能要点).DOC
14页微格教学简介 主要内容与目标: 1.微格教学的概念 2.微格教学的过程 3.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4.教学技能分解训练 -―――――――――――――――――――― 1.微格教学的概念 “师范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最大之差异处,不在于专门学识之精通,而在于教材教法之 娴熟 ”——黄政杰《教育理想的追求》“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师范教育中最有影响的创新之一 ”── M·J Dunkin(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前言第 5 页 这两句话,一句表明了师范生应当具备的独特专长,另一句则表明了获得这种专长的 一种重要手段,即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微格教学(微型教学)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 1963 年提出创立60 年代末传入 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 年代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 年代传 入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微格教学最早被运用到一些操作技能技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领域的技能培训活动,例 如体育训练、军事训练、医学操作培训等后来发展到对教师的培训其主要特色是将复 杂的技能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技能进行小步调的专门训练,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观摩 反思。
我国大陆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 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 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W.Allen) “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 G.Brown) ““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 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 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 ((北京教育学院)2.微格教学的过程 (一) 事前的学习和研究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 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 (二) 提供示范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对教 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三) 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 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 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 能行为要素 (四) 角色扮演实践角色扮演实践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 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 一次教师角色扮演约为 5~15 分钟,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评 价员填写评价单 (五) 观摩反馈和评价观摩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 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 (六) 二次微格教学二次微格教学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及学员集体的建设性意见修改教案, 经准备后进行重教重教后的反馈评价方法与 (四)相同若第一次角色扮演比 较成功,则可不进行重教,直接进行其他教学技能的训练3.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由于是一个教学片 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 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 。
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微格教学设计给出的是微型课的框架,要付诸实施,特别是考虑到便于训练,还要把它落实为具体的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和技能训练目标表述要具体,确切,操作性强不贪大求全,以便于评价2) 、教师的教学行为按教学进程,写出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等教师的活动3) 、应用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可以归入某类教学技能,在其对应处注明对重点训练的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也是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的一项内容4) 、学生行为教师预想学生在听讲、观察、回答问题时可能发生的行为对学生行为的预先估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5) 、教学媒体将需要用的教学媒体,按顺序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6) 、时间分配教学中预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持续的时间 教学设计与教案模板建议教学设计与教案模板建议姓名学号班级训练的主要 技能与目标(引入、讲解等教学技能)课题课题来源课题对象教学目标是该段内容的目标,而非整个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常以分秒 为单位)教学环节与 意图 (复习、情 境创设、实 验、举例、 总结等等, 从教师角度 对这一时间 段的内容或 目的的概括)教学行为 (具体的如 提问、讲解、 组织、演示 及其内容)技能类型及 要素等 (如导入技 能之激发认知需要)预期的学习 行为与效果 (听课、笔 记、练习、 观看等等)信息呈现方 式及内容 (多媒体、 板书、演示 实验等)………………………………………………………………………………………………………………………………实际效果与 评价反思(主要内容:以预定计划检视结果,并进行反思。
建议按此框架自行设计 观摩评价表) 我要练的技能是…… 我涉及到的技能类型是…… 技能或要素的功能是…… 在准备时,该技能的要素的要素与教学行为的对应情况是……(如某行为 对应某功能或要素) 在实际中,教学行为与要素之间实际的匹配情况是……(如要素是否完整, 功能是否发挥等) 实际效果的原因是……4.教学技能分解训练 以下提供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一种框架,包括各种技能的功能、要素、类型、应用要 点、评价清单等等,同学们可参考其它专业论著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一)(一) 、导入、导入导入是教师在讲解新课开始时运用建立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为新的学习活动进行知识准备等的一类教学行为1、功能、功能(1) 、提供必要的信息引起学生注意,使之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2) 、设置问题情境、制造学习气氛,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3) 、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产生学习期待2、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 、引起注意(2) 、激发认知需要(3) 、形成学习期待(4) 、、促进参与3、类型、类型(1) 、直接导入(2) 、复习导入(3) 、故事事例导入(4) 、直观演示导入(5) 、设疑问题导入4、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 、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目的(2) 、内容设计有利于引入新课教学(3) 、时间安排恰当、内容丰富但又紧凑(4) 、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习兴趣5、导入技能的评价单、导入技能的评价单日期 任课教师请您在听课后对以下各项进行评价,并在恰当的等级栏内划√评价等级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项目 优良中差1、能引起学生注意,进入学习准备状态2、教学设计合理,能自然引入新课3、时间和内容安排衔接紧凑恰当4、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二) 、讲解、讲解讲解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的方式,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和阐明原理、表达思想情感的教学行为。
讲解技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1、功能、功能(1) 、讲述事实,提供教学情景(2) 、通过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3) 、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4) 、体现教师情感、贯彻教育意图2、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 、使用例证恰当(2) 、适当进行强调(3) 、语言清晰流畅(4) 、音量和语调的变化(5) 、讲话的节奏和速度、必要的停顿3、类型、类型(1) 、讲述法(2) 、讲解法(3) 、讲读法4、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 、观点与材料统一 (2) 、讲解内容条理清楚(3)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4) 、语言准确、清晰、通俗易懂(5) 、方法选择恰当5、讲解技能的评价单、讲解技能的评价单日期 任课教师请您在听课后对以下各项进行评价,并在恰当的等级栏内划√评价等级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项目 优良中差1、讲解内容准确、观点科学2、讲解目标明确、条理清楚3、描述生动,富于感染力,有趣味性4、语言简练、清晰,普通话标准5、音量、语调、语速、节奏合适且有变化6、启发学生思考、戒除“满堂灌”您有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三)(三) 、演示、演示演示是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说明和印证学生所要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
演示通常是配合讲解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对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有重要的作用1、功能、功能(1) 、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2)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3) 、提供感性材料、加快教学过程2、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 、演示设计(2) 、指引观察 (3) 、操作控制 (4) 、归纳总结3、类型、类型(1) 、挂图、教具(2) 、实物、模型(3) 、幻灯投影(4) 、声响(5) 、电影、电视(6) 、多媒体4、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 、要有具体明确目的(2) 、操作正确规范、保证演示成功(3) 、演示与讲解相结合(4) 、要有归纳总结5、演示技能的评价单、演示技能的评价单日期 任课教师请您在听课后对以下各项进行评价,并在恰当的等级栏内划√评价等级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项目 优良中差1、演示体现教学目的、内容与课程内容配合紧密 2、演示操作规范熟练、效果清楚明显3、唤起学生兴趣,积极探索4、指引观察及时恰当5、归纳总结形成概念6、演示简便易行您有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四)(四) 、板书、板书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向学生及时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逻辑体系,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行为。
它与演示一样,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1、功能、功能(1)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逻辑体系 (2) 、有助于突出教学要求和重点(3)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4) 、有助于调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2、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 、板书语言准确、有科学性 (2) 、文字规范、文辞精炼、优美(3) 、字迹清楚端正、大小合适、行书平整(4) 、板书布局合理、整体性强(5) 、板书出现及时、有针对性3、类型、类型正板书正板书(1) 、纲要式 (2) 、线索式(3) 、表解或表格式(4) 、图示式(5) 、对比式付板书付板书必要性、恰当性、及时性、直观性与实用性4、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2) 、文字简练、概括(3) 、有条理和逻辑性 (4) 简明易懂、灵活多变5、板书技能的评价单、板书技能的评价单日期 任课教师请您在听课后对以下各项进行评价,并在恰当的等级栏内划√评价等级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项目 优良中差1、板书反映教学内容完整正确2、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逻辑体系3、文字规范美观、文辞精炼优美4、书写工整、布局合理美观5、板书出现及时、书写时间掌握恰当您有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五)(五) 、提问、提问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做出必要反应的教学行为。
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双向交流的桥梁,是教师启发式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1、功能、功能(1) 、检查教学和反馈信息(2) 、促进学生思维(3) 、引导教学过程、调节教学节奏(4) 、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