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5页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 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 结合实际,对现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一、 修订依据(-)对现行方案进行修订是适应人才市场的需姜近年来,我国工程测量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水平大幅 提高,对本专业毕业牛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对部分用人单 位和人才市场的实地考察,听取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牛的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 认为,原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的定位与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一定距离,必须 进行针对性的修订二) 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1. 高职教育的特色不突出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始定于2004年,制订时主要 参照了专科院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n标中高职特色不突出,产学结 合特色不突出2. 实践教学的地位不突出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侧重学牛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课程设置广而全,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不足40%,学牛动手能力培养未得到 足够的重视三) 修订思路针对原方案的不足,专业指导委员会拟定了如下修订思路:1. 培养H标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
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H标, 新方案将培养H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工程测量行业牛 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熟悉工程测量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掌握工程测量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 高的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新方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H标、以 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牛的知识、能力、索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和 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1)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牛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新方案中实践教学 占总学时比例己超过50%,较好地体现了“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育人思想2) 改革课程体系新方案以地面应用测量为主线,围绕主线开设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测量平差、数字地籍测量、GPS测量和工程测量等课程,另外增加若 选修课,以拓宽学牛的知识面,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一1一测绘工程系(3)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岗位工作需要和项FI驱动”的课程设计方法, 课程设置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职业设计课程”的基木理 念,删减、压缩部分过吋和职业岗位不需要的内容,突出技能,按岗位整合课程 内容。
二、 招牛对象与学制招牛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牛、“三校牛"及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全Fl制三年三、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德、智、体等方 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测量基本知识和现代测量仪器操作、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和 计算机绘图等技术,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面向测绘、地 矿、城建、土地、交通、水利、能源等部门工程建设牛产第一线,从事大比例尺 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城镇规划测量、土地规划测量、建筑施工测量、河道测量、 地籍测量、工程建设施工测量的牛产与管理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四、 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 人才培养规格1. 基本素质:(1)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 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 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良好的 人文艺术修养;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3) 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社会、历史知识,准确的汉语语言及 文字表达能力。
4)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厚德重能,规范创新掌 握基本的就业、创业知识,有一定的择业、创业能力,知识迁移和继续学习能力, 有可持续发展能力5)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应用基础,具有木专业信息查找和处理的能力, 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6) 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翻译本专业 英文资料,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标准7) 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卫牛保健知识,具有健康的体 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牛活习惯2. 专业知识及技能:(1) 掌握以数字地形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一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遥感技术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3) 了解测绘企业管理、测绘经济管理和测量规程、合同法有关法律知识;(4) 具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测量计算及地形图的绘、制图能力;(5) 具有较强的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设计、实测及基层测绘 工作的管理能力;(6) 具有把GPS测量技术、数字测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应用于牛 产实践的能力3. 资格证书表一、资格证书项H表(二)职业及能力分析1. 岗位职责任务分析: 表二、岗位职责任务表-3-测绘工程系2. 职业能力分析表: 表三、职业能力分析表 -4-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5一测绘工程系(三)知识结构1. 文化基础基本知识(1) 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具有社会公徳和职业道德;(2) 掌握法律及法规方而的知识;(3) 掌握阅读、翻译外文资料所必备的外语知识;(4) 掌握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5) 掌握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6) 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基本知识;(7) 掌握基本的人文、历史知识;(8) 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2. 专业知识(1) 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基础理论知识;(3) 初步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识图能力;(4) 熟悉测绘CAD的基本功能;(5) 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知识;(6) 了解测量相关专业英语的知识;(7) 掌握控制测量的基础理论知识;—6—工程测量技术专业(8) 掌握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9) 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10) 掌握各类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仪器操作方面的知识;(11)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测量中的应用;(12) 掌握数字地籍测量和数据库建库知识;(13) 掌握房地产测量的基础知识;(14) 了解测绘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绘牛产一线管理的方法1) 能力结构1. 专门技术能力(1) 具有一定的数值运算能力;(2) 具有从事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能力(3) 具有从事工程建设各类控制测量与计算的能力;(4) 具有从事河道水下地形测量的能力;(5) 具有从事GPS测量、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的能力;(6) 具有从事各类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测量的能力;(7) 具有各类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校、维护和熟练操作能力;(8) 具有一定的测量技术规范应用能力。
2. 关键能力(1) 具有献身工程测量技术岗位,热爱木职工作的精神;(2)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3) 具有较强现场管理和组织牛产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4) 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3 •职业延展能力(1) 具有测量软件的技术改造能力;(2) 具有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力;(3)具有一定的测绘现场与质量管理能力4. 基本素质(1)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协作创新的工作适应能力;(2) 具备高职人才所需人文和文化知识;(3)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牛产的能力;(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5) 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 核心职业能力(1)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控制网的布设、野外观测及内业资料整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掌握工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7-测绘工程系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拓展 选修课、职业技能课和素质能力课1. 公共必修课: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6门课程组成,共计 388学时,21学分。
2. 公共选修课模块由学院统一编制公共选修课方案,学牛在校期间自主选择 学习,但必须获得6个公共选修课学分3. 职业基础课:由测量技术、线性代数、测绘CAD、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 库应用等课程组成,共354学吋,20.5学分4. 职业技术课:由控制测量、数字地籍测量、GPS测量、测量平差、工程测 量、测量软件及应用、矿山测量等课程组成,共440学时,24学分5.职业 拓展选修课:由航空摄影测量、测绘英语、遥感技术基础、房产测量、地理信息 系统基础、测量规程应用等课程组成,学牛应获得4.5个学分6. 职业技能课:由军事训练、图根控制测量训练、测绘CAD训练、地形测量 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测量平差训练、GPS测量训练、地籍测量实习、工程测量 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组成,共49周,48学分7. 素质能力课:色扌舌入学教育、军事理论、职业设计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 策、社会实践、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资格等级证书等索质能 力课程一般安排在课外吋间,学牛应取得20个学分教学总学时为2519学吋,其中理论教学1392学时,实践教学1127学时,实 践教学占44.7%o详见下表:表四、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表表五、理论和实践环节课吋分配比例表六、教学计划进程安排1.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