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材料课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纲.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u****
  • 文档编号:241944725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教 学 大 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英文名称:General theor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时:34学时学分:2学分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物理等本科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入门必修基础课程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教学目标: 考虑到材料类专业是非传统专业,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类专业还不了解这一现状,为了使学生尽早地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对材料类学科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热爱本专业;在学生还没有正式接触专业课之前,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为尽早接触专业文献、学术报告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作为材料学科的一门主要课程,既要考虑“概论”的特点,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又要考虑使学生从该门课程中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就需要该教材具有一定的广度和适当的深度本课程主要介绍材料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材料的相变、固体的一般性质和材料的检测与分析。

      材料制备的一般知识和一些代表性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教材共分13章前四章介绍材料的一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引论、固体的一般性质、材料的相变和材料的检测与分析5~8章介绍材料制备的一般知识9~13章为常见材料简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熟悉和掌握了解为最低要求,掌握为最高要求凡需要了解的内容一般都为基本常识,要求学生知道即可最高要求则必须概念清楚、能熟练运用概念解释有关现象,定量处理相关问题具体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如下第一篇 材料的一般概念和基本知识第一章:引论(2学时)本章主要介绍材料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 1 材料科学的诞生与发展1.2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4 材料与现代高新技术基本要求:了解材料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熟悉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章重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材料与现代高新技术第二章:固体的一般性质(10学时)本章主要包含晶体的描写(晶面、晶棱、顶点、解理面);晶体的宏观特性、晶面角守恒定律;空间点阵、原胞、平移周期;固体物理学原胞、结晶学原胞、点阵常数;七个晶系、十四种类型;密堆积和配位数;结合力、化学键;正电性元素、负电性元素;四类化学健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结合力的普遍特征、结合能;晶体弹性的微观解释、晶体的范性形变和位错。

      2.1 晶体的宏观特性 晶面角守恒定律2.2 空间点阵、原胞、平移周期2.3 固体物理学原胞、结晶学原胞、点阵常数2.4 晶系与类型2.5 密堆积和配位数2.6 结合力 化学键2.7 晶体弹性的微观解释2.8 晶体中粒子的运动2.9 晶体的范性形变和位错基本要求:了解晶面、晶棱、顶点、解理面的概念;晶体的宏观特性、晶面角守恒定律;熟悉密堆积和配位数;晶体弹性的微观解释、晶体的范性形变和位错、结合能掌握空间点阵、原胞、平移周期;固体物理学原胞、结晶学原胞、点阵常数;七个晶系、十四种类型;结合力的普遍特征本章重点:晶体的宏观特性、原胞、平移周期、七个晶系、十四种类型本章难点:七个晶系、十四种类型、密堆积和配位数第三章:材料的相变(6学时)本章主要包含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曲线、范德瓦耳斯气体及等温线、过冷气体和过热液体、等面积法则、杠杆定律、临界点的概念及其临界点的确定、三相图;相变的概念及其单元系一级相变的宏观特征;同素异晶转变;二元及三元系相图的一般知识3.1气液相变 理想气体等温压缩曲线3.2 范德瓦耳斯等温线 过冷现象和过热现象3.3 等面积法则 杠杆定律 临界点的确定3.4 固液相变 固气相变 三相图3.5 单元系一级相变的宏观特征3.6 同素异晶转变3.7 二元及三元系相图基本要求:了解过冷现象、过冷气体和过热现象、过热液体的概念,如何防止,如何应用;相变的概念及其单元系一级相变的宏观特征;二元及三元系相图的一般知识;临界点的概念及其临界点的确定。

      熟悉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曲线;范德瓦耳斯气体及等温线;等面积法则;同素异晶转变掌握杠杆定律;三相图本章重点:单元系一级相变的宏观特征、过冷气体和过热液体的概念、临界点的概念、杠杆定律本章难点:范德瓦耳斯气体等温线第四章:材料的检测与分析(2学时)本章主要包含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4.1 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扩展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EXAFS)4.2 成分分析(电子探针、电子能谱、离子束分析)基本要求:了解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扩展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EXAFS)、电子探针、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光电子能谱(PES))离子束分析(二次离子质谱(SIMS)、背散射和沟道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重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二篇 材料制备的一般知识第五章:单晶制备与材料的搀杂(1学时)本章主要包含熔体生长、溶液生长、气相生长、热扩散、离子注入、MOCVD 和MBE5.1熔体生长与单晶炉5.2 溶液生长与液相外延炉5.3气相生长与气相外延炉5.4 搀杂基本要求:本章内容全部为了解内容本章重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六章: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1学时)本章主要包含粉料的制备、混合、成型、干燥、烧结,非晶体材料的制备。

      6.1 粉料的制备与混合6.2 成型与干燥6.3 烧结6.4非晶体材料的制备(急冷法、蒸发、溅射、电解、化学沉积等)基本要求:本章内容全部为了解内容本章重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七章:薄膜材料的制备(1学时)本章主要包含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7.1 物理气相沉积7.2 化学气相沉积7.3 溶胶涂挂基本要求:了解真空蒸镀的主要方法:包括电阻加热法、电子束轰击法、激光束加热、反应蒸镀和分子束外延(MBE)、溅射和离子镀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本章重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八章:纳米材料的制备(1学时)本章主要包含气相冷凝法、非晶晶化法、高能球磨法和溶胶-凝胶法8.1 气相冷凝法8.2 非晶晶化法8.3 高能球磨法8.4 溶胶-凝胶法基本要求:了解制备的各种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本章重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三篇 常见材料简介第九章:金属材料(2学时)本章主要包含铁一碳合金的组元、相图;钢的分类;形状记忆合金9.1 铁—碳合金(组元、相图;钢的分类)9.2 形状记忆合金基本要求:了解顺磁体、铁磁体和居里点的基本概念、768℃时为一相变点;形状记忆合金。

      熟悉α—Fe和γ—Fe均为同素异构体以及它们的区别;碳在铁一碳合金中的作用;奥氏体、铁索体、渗碳体;钢的分类掌握铁一碳合金的相图和五种相、形状记忆效应本章重点:相图的应用本章难点:马氏体相变第十章: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2学时)本章主要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以及主要性能和应用领域10.1 分类10.2 结构与组织10.3 性能和应用基本要求:了解晶体相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特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特征、非氧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特征;玻璃相的形成及作用;气相的形成及作用熟悉陶瓷的机械性能;塑性、韧性或脆性的概念;物理化学性能;本章重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本章难点:搀杂与晶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十一章:高分子材料(2学时)本章主要包含高分子材料的一般知识,它们包括单体的概念、合成的方法;主要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常见类型11.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11.2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11.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分类基本要求:了解单体的概念、合成的方法;主要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常见类型本章重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第十二章:复合材料(2学时)本章主要包含复合材料的一般概念和优越性能;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常见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纤维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2.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12.2 一般复合方法12.3 复合材料性能与分类基本要求:本章内容全部为了解本章重点:复合材料性能第十三章:功能材料(4学时)本章主要包含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敏感材料等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质和用途13.1 半导体材料13.2 超导材料13.3 磁性材料13.4 纳米材料13.5 敏感材料13.6 新能源和节能材料13.7 生物植入材料基本要求:了解本征半导体与搀杂半导体;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发光效应;超导现象与完全抗磁性;超导微电子器件的优越性;软磁和硬磁材料的概念;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碳纳米管;新能源和节能材料;生物植入材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领域本章重点:各种材料的主要性质和优越性三、教学安排及方式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作业量引论21固体的一般性质1015材料的相变610材料的检测与分析23单晶制备与材料的搀杂1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11薄膜材料的制备1纳米材料的制备11金属材料2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22高分子材料22复合材料22功能材料473646作业批改量:全收半改。

      四、考核方式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与期末笔试相结合五、参考教材本课程由于没有先期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广泛,目前没有一本能全部含盖所有内容的参考书,对相应章节可查阅有关参考教材如百科全书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卷以及《热学》、《材料物理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教科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