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阿凡达》中看到的未来科技.doc
8页被送往太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电影情节:2154年,美国残疾军人杰克萨利从低温“冬眠”环境中苏醒,抵达跨星际开矿集团已经驻扎的潘多拉星球,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此成为集团雇佣军真实科学:2006年底至2007年初,包括《大众科学》在内的许多科普科技杂志都报道了美国军方的最新动态:研制新一代亚轨道飞行器,目的是“跨越”他国领空范围(距离地面80公里以内),以便避开繁琐的跨国境申请程序,在两小时内将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从美国本土投送至全球任何地点,非常适合前往那些局势不稳定的国家执行解救人质的任务该计划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中校罗斯福拉方丹他目前供职于Schafer公司———一家专门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企业,与美海军陆战队保持着合作关系该项目名为“用于进行空间运输和投送的小型装置”,简称SustainSustain的原理是利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将飞行器提升至30公里以上的空域后,再使用火箭发动机将飞行器以抛物线轨迹“抛”至距离地面1.1万公里的高空,然后飞行器将自行在几乎任何平坦的地面上着陆Sustain的批量生产时间接近2030年投向潘多拉星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雇佣军新一代亚轨道飞行器寻找“第二地球”电影情节:《阿凡达》开篇描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发出的白黄色光芒照亮了巨大的气态行星“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及其炎热的卫星“潘多拉”。
在这个郁郁葱葱的世界,大型猛兽在丛林中徜徉,如翼龙一般的动物在空中翱翔名为“纳威人”的蓝皮肤类人族在那里繁衍生息,深谙与自然和睦相处之道真实科学:“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不是卡梅隆随手拈来胡编乱造的,它是组成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三颗恒星之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距地球4.37光年,是除太阳外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如此亲近也为揭示系外行星能否是我们邻居的大量研究工作注入了灵感今年1月,耶鲁大学天文学家芭芭拉费舍尔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设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的1.5米孔径望远镜,展开了对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将长达五年的研究芭芭拉表示,此类恒星系中存在质量接近于地球的行星的“可能性非常大”眼下,科学家仍然不确定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否存在适宜生命萌发的类地世界,芭芭拉认为这个答案不久便将揭开她说:“ 2012年前,我们将会解开这个谜团潘多拉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反物质飞船电影情节:《阿凡达》描述:为准备赶赴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星际之旅,人类建造了长近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太空飞船这些太空飞船使用混合反物质聚合发动机,航行速度大概相当于光速的十分之七,即每小时6.7亿英里(约合每小时11亿公里),然而,即便是照此速度航行,赶赴潘多拉星球也需要大约6年时间。
真实科学:作为一种用于推进的能源,物质和反物质粒子接触并彼此湮灭的进程无法阻止物质与反物质湮灭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作推进剂,或者反物质可以在其他物质中诱发裂变(原子分裂)或聚变反应(原子合并),生成数量少但却强大的推力从事先进推进系统研究的美宇航局科学家乔治施密特表示:“这是我们所知最强大的能量反应然而,地球距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有26万亿英里(约合42万亿公里)之遥,要完成距离如此遥远的星际之旅需要足够的反物质但生成反物质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施密特称,造价数十亿美元的专门设施能以每毫微克600万美元的成本制造反粒子施密特说:“令我高兴的是,《阿凡达》电影制作者提出以混合核进程作为能量来源相比纯粹的反物质火箭,这种概念需要的反物质数量更少不过施密特同时指出,混合反物质聚变发动机不可能产生所需达到光速十分之七的推力反物质《阿凡达》中的反物质飞船机械战甲电影情节:杰克萨利刚推着轮椅走进潘多拉星球人类驻地的机场,就有一个“大家伙”从他旁边啪嗒啪嗒走过———这个大家伙叫“增强机动平台”(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简称AMP),它被操纵人员“穿”在身上(具体穿着过程可见电影中的大反派、铁血军人迈尔斯夸奇上校找杰克谈话那一幕),操纵人员的手臂和胳膊活动会传达给AMP的外部肢体,得到“增强”:操纵人员摆动手臂,摆幅只有几英寸,AMP相应的金属臂却可挥动周长超过3米的圆弧。
手提庞大的30毫米自动大炮参加战斗,就如一个人扛步枪般轻松真实科学:几十年来,美国军方一直在开发有动力装置的外骨骼服,可以让士兵携带重型装备参加行动,帮助实施救援任务、工程作业以及伤员康复训练他们开发的机器名为“XOS”,重150磅(约合70公斤),可以戴在人的手臂、胳膊和背部铝制XOS的水力学原理可以让使用者数百次举起200磅(约合90公斤)的重物也丝毫不觉得累,而且用起来非常便捷,使用者仍能自如爬楼梯或踢足球XOS研发小组成员戴维奥迪特说,虽然AMP在“电影中让人无所不能”,但实际上此类装置将承担繁重的后勤工作不过,从另两部科幻大片《第九区》和《钢铁侠》也拿机械战甲说事的情况看,人们似乎已经认定这种装置将成为未来军事标配《阿凡达》中的增强机动平台现实中的外骨骼服《第九区》中的机械战甲《钢铁侠》中的机械战甲转移意识至“第二肉身”上电影情节:“阿凡达”是人类科学家利用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威人DNA合成后人工培育而成的“空壳肉体”但这一“空壳肉体”并非任何人的“灵魂”都可进驻,阿凡达只能接受它含有的人类DNA的提取者意识进入这就是为什么残疾的杰克萨利会被选中成为阿凡达之一的“驾驶者”,因为其中一个阿凡达是用他的双胞胎兄弟汤米的DNA制成的,但汤米意外去世,而同卵双胞胎的DNA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杰克才会“被选中”。
真实科学:这一神奇的过程看起来像“灵魂转移”,其实同样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为实现《阿凡达》中所描述的景象,科学家曾实施了大量研究,试图将生物“湿件”(Wetware,一种模仿生物系统及结构的智能程序)融入机械硬件对人机界面研究的部分目标事实上就是,赋予像杰克这样的残疾人以活动能力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系统学家米格尔尼古莱利斯说:“《阿凡达》中展现的内容与我们当前正在实施的实验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尼古莱利斯是一个多国科学家参与的研究计划“重新行走项目”(Walk Again Project)的首席科学家,该项目正在开发外骨骼“神经假体”设备,这套装置可以披在瘫痪者的身体上,从大脑接收指令去年,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实验室,研究人员训练一只猕猴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接着,他们从植入猕猴脑部的电极获取神经信号,通过互联网将这些信号连同视频一起发给日本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一个机器人可以随猕猴做出同样的动作尼古莱利斯说:“我们训练猴子利用脑波活动控制它们自己的‘阿凡达’阿凡达人脑控制机器人继续阅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