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圆认识》教学反思15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347191549
  • 上传时间:2023-03-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编写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认识直径和半径;认识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教材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圆,然后画圆,最后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的做法,体验感受圆的特征这也是我们一般教学的几个环节  上了几节课,却没有体现出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氛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1、生本课堂体现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的角色没有真正的转变,所以学生回答问题时,自己问的多,而没有关注大家的想法,所以课堂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2、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当学生回答与问题无关的问题时,教师应心中有数,不要被无关的问题牵着跑,从而离题万里  3、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自己就是缺乏驾驭教材和孩子的能力。

        4、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答不到点子的时候,总是再把学生的思维在拽到这里,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总之,只有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具有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是上好生本课堂的关键《圆的认识》教学反思2  这节课属公开课,优质课等经常选定的内容,要想有更多的创新,的确很难在集体备课时,本组教师打破了课本固定的教学顺序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操作、实验、探索和发现上反思自己本课教学如下:  一、在复备“圆的认识”这  课时,没有规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只备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和一些操作活动的设想本人所教的“圆的认识”的教学顺序虽然与集体备课时的不同,但教学目的和手段相同,那就是激励学生从尝试读书入手,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程序,为自我学习定向让学生在自学课本中自主探索圆的有关知识,发现什么新知识就说什么,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把“学生跟随教师的课前预设”变成“教师跟随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去引导探讨”  二、重点放在设计操作活动和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新知学生通过折圆形纸片,领悟到圆心、半径、直径的特征;通过画半径、直径的比赛活动,明白“在同圆中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通过量同圆中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发现“同圆中的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通过尝试画圆的活动,领悟到“画圆的方法步骤、圆心确定位置、半径确定大小”等等。

      这样把“教师讲授新知,教师操作演示活动”变成“教师设计活动,学生操作活动,领悟新知”,同时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自己悟懂的知识有了学生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数一数等“动”的实践活动,有了学生在活动中自悟的学习基石,内化新知,发展提高之目的自然会达到  探索的方法,促进创造式学习  三、在教学过程中,我补充了许多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如用课件演示小动画,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等,富有趣味,生动活泼,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另外,在最后还穿插了一些人文方面的小知识,如《墨经》中的关于圆的研究等,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不足之处的: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形式比较单一如一开始时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画圆这一环节,我反馈的方式是请学生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谁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学生有的说用瓶盖画;有的说用圆形的尺画;有的说用光盘画等等其实这些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借助圆形物体来画圆学生一个个来说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交流、反馈的面很狭窄。

      如果这个时候,我这样提问:“同样都是借助于圆形物体来画圆的同学请举手然后请那些没举手的学生来介绍其他画圆的方法,不但交流反馈的范围能够从个别学生延伸到所有学生,而且交流出来的画圆方法可能会更多一些,而不会仅局限于用物体来画这一种  从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看到: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提出更多的跟本上不同的见解,学生的素质会提高,能力就会发展《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直线图形,而这节课学习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的基础,所以至关重要通过课堂教学我感慨颇多,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遗憾,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带有圆形的物品和剪出小圆片,并且相互展示,这样上课前就给了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  3、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和同桌讨论,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探究,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学生最容易忘记“在同一个圆里”,我先让学生自己量,然后与同桌比较,最后小组讨论,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圆的认识》教学反思4  通过课后分析,感觉学生对于这部分教材要求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画圆的方法掌握不错极少数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说在同一圆内,课上我举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来说明同一圆内的含义我认为教师课前应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对教学的合理、有效的设计  整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个人预习,还是小组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都比以前有所改进,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很好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对本课教学设计作出如下调整:  (1)、引课利用ppt幻灯片,使学生真正看清生活的圆确实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使学生在认识生活中圆的同时,更增添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  (2)、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画圆等环节的教学中,多次让学生动手画圆,多次合作交流,使学生逐步通过每一次画圆对圆的认识、理解更深入一步  (3)、画圆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出画圆的技巧、圆心的位置和半径与圆的大小和位置的关系、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等。

        我认为课堂上再加入ppt幻灯片,课堂一定是生动直观的,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圆的认识》教学反思5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课通过教学本课,我收获颇多,现将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谈话的方式,提出问题:车轮、井盖呈什么形状?(圆形)为什么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别的什么形状?在这里若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出示车轮和井盖,让学生在感知圆的表象上初步认识圆效果会更好  由于六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要好,所以接下来安排学生直接尝试用圆规画圆,并且大多数学生能够用圆规画出圆关键是学生用语言表述如何用圆规画圆,学生说教师板书,在这一过程中就能知道圆规的构成、画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一环节的实施效果良好在画好圆后,提出:这个圆把黑板分成了几个区域?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由于过早地出示了课题,刺激了学生视觉效果,没能说出  二、探究本节课重点、难点  这部分分三个教学内容:  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会画圆  3、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第一部分时,直接提问:关于圆,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已预习过,说出圆心、半径和直径是比较容易的,美中不足是没有总结和出示准确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作为概念教学课,这是大的失误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虽能理解但不容易用语言总结在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自学,之后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学生会很容易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然后让学生总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接、通过、线段”这些 7 /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